第35章_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_奇书网
返回

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

首页
第35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刮痧疗法】

用硬币一枚蘸清油刮颈部、背部夹脊及肋间,刮至皮肤微红或瘀血,有

很好的退热效果。

【物理退热法】

1。酒精擦浴:用三十至百分之五十酒精,反复擦拭背部及四肢皮肤,约

五分钟,注意重点擦拭腋窝和腹股沟。

2。热水泡脚。用深桶一个,以温热水浸泡双脚,不要过烫,半小时后病

人胸、额、背部发汗后即达目的。用毛巾擦干汗水,卧床休息。每日进行一

次。

【撮痧疗法】

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处撮痧,以身背部出现红紫斑点为度。

【简易疗法】

1。酒精擦浴疗法。

本法主要适用于体温在四十摄氏度以上体质较好而无汗的病人。新生儿

及年老体弱者禁用。方法是用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酒精(如无酒精也可用六

十度白酒代替,一份白酒掺半份水),主要擦四肢和背部,一般三至五分钟,

用力适当,使皮肤血管扩张,热量随酒精蒸发而扩散。

2。温水擦浴疗法。

用三十二至三十六摄氏度的温水,用毛巾浸湿后擦拭皮肤,使皮肤血管

扩张,血流加快,散热增加。每擦完一遍后,待皮肤上水分蒸发干后再擦第

二遍,直至体温下降。擦完后盖好被,以免受凉。

3。用刮痧疗法降温。

刮痧疗法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古老的物理疗法,用于退热有较好效果。

方法是:用瓷汤匙在背部(蘸水)上下刮,以刮出紫红色斑点为度。发热病

人,轻轻一刮,就能刮出痧点,痧点呈紫红色,粒大,密布,而正常人刮痧

出痧慢。

刮痧疗法具有以下功效:1解太阳之表邪,不使邪气内传。2通过疏通

俞穴,达到调和内脏气血,阴阳之功能。3可引邪毒外出,从而减轻内脏损

害。1刮痧后出现皮下出血,然后再经吸收,起到组织疗法的效果。刮痧疗

法适用于感染性发热,可作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4。柴胡注射液滴鼻疗法

柴胡注射液(或其他退热的中药注射液也可)滴鼻,是简便有效的退热

方法之一。用柴胡注射液滴二至三滴在患者鼻孔内(小儿更有效),或用棉

球浸透中药退热的注射液(包括柴胡注射液),塞入鼻内,让药液慢慢渗入

鼻腔发挥药效。这是因为鼻腔内的血管极为丰富表浅,药液滴入后渗透力强,

发挥作用快,而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可作为临时降温的简

便措施(然后再到医院治疗),更可预防小儿因高热而发生惊厥。

5。服大黄泻热降温。

大黄有较好的降温作用,中医称之为通腑泄热,使热从肠道而泄。可用

大黄粉三至五克,口服,或用大黄十克,芒硝十克,玄参十五克,水煎服。

此法简便有效,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脐疗法】

1。药物:文蛤、首乌、白矾各三克。

制用:共为末,包脐眼。

功效:用于治疗高热。

来源:《贵州民间方药集》

2。药物:青蛙一只,冰片零点零三克,雄黄零点一五克。

制用:将青蛙剖开,纳冰片、雄黄于内。敷脐部一至二小时。

功效:用于治疗高热。

来源:民间验方。

3。药物:燕子窝泥三十克,母螺(去壳)九个,井底泥三十克,青黛零

点零六克,鸡蛋一至二个。

制用:用鸡蛋清调前四味药成糊状,敷脐部一至二小时,用于高热。

来源:民间验方。

4。药物:燕子窝泥一个,生香附五个,四季葱三克,生姜皮适量。

制用:共捣烂,布包,用开水浸泡。趁热擦全身及手足心,然后敷于脐

部,五岁以下敷半小时,五岁以上敷一小时,同时水煎白茅根三十克内服。

用于治疗高热。

来源:民间验方。

5。燕窝泥一个,青壳鸭蛋一个。

制用:取燕窝泥与鸭蛋白调匀成饼,敷肚脐上,二小时有效。用于高热。

来源:《常见药用食物》

备注:小便通即药力到,可敷到热退,并可换药连敷。如发生唇青呼气

冷,加葱白、艾叶水泡后同敷,对小儿麻疹高热发痉挛有效。

6。药物:黄连、牛黄各适量。

制用:研细末,调湿,敷于脐部,用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

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bsp;来源:《大众中医药》一九八七·四·二十五。

【外敷法】

1。药物:白芥子九克,鸡蛋清二个。

制用:将白芥子研末,调入鸡蛋清敷足心。

主治:发热。

2;药物:葱白六克,生姜九克。

制用:将二药捣烂,冲入沸水一大杯,趁热熏口鼻,一日数次,发热初

起者见效快。

来源:民间验方。

3。药物:鲜薄荷五十克(若用干品二十克即可)。

制用:用开水一盆浸泡上药,待水温适中,全身擦浴。

主治:适用于高热无汗者。

注意:擦浴后应保暖休息,汗出则热退。

4。药物:柴胡、荆芥、紫苏、薄荷各二十五克。

制用:将水一盆煮沸后,加入上药文火煮五分钟,倒入盆中,待水温适

中,全身擦浴。擦浴后注意保暖休息,汗出热退。

5。退热便方:用毛巾蘸冷水或井水擦患者头部、腋腘窝、腹股沟、手足

心等处,或用冰块袋敷患者的头部、腋腘窝、腹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