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_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_奇书网
返回

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

首页
第36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5。退热便方:用毛巾蘸冷水或井水擦患者头部、腋腘窝、腹股沟、手足

心等处,或用冰块袋敷患者的头部、腋腘窝、腹股沟、手足心等处。

【毫针疗法】

1。取穴: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外关、列缺。

临证配穴:若咽喉肿痛加少商,点刺出血。

治疗手法:针刺泻法。

主治:风热犯肺,症见发热咳嗽,微恶风寒,汗出头痛,咽痛口干、苔

薄黄、脉浮数。

2。取穴:大椎、曲池、商阳、内庭、关冲、中府、少商。

临证配穴:若高热不解加十宣;便秘,腹痛加合谷、天枢、上巨虚。

治疗手法:针刺泻法。

主治:温邪内陷气分、症见高热,不恶寒,面目红赤,口渴饮冷,咳嗽

胸痛。苔黄燥,脉洪数。

3。取穴:曲泽,中冲、少冲、委冲、曲池、血海。

临证配穴:若神昏谵语加十宣、人中。

治疗手法:针刺泻法。

主治:邪雍滞营血,症见高热夜甚,烦燥,甚至神昏谵语,口燥不渴,

或斑疹隐隐,或衄血、吐血、便血,舌红绛而干,脉细数。

4。取穴:大椎、曲池、曲泽、二井穴、金津、玉液。

临证配穴:若神昏加人中、百会。

主治:暑热蒙心,症见壮热心烦,口渴引饮,口唇干燥,肌肤灼热,甚

则神昏痉厥,舌红绛而干,脉洪数。

5。取穴:曲池、合谷、外关、委中、陷欲、不商。

临证配穴:若见丹痧加曲泽,委中、血海。

主治:疫毒熏蒸,症见壮热、头面红肿热痛,咽喉肿痛、烦燥,或丹痧

密布肌肤,咽喉腐烂作痛,舌红苔黄、脉数。

【耳穴疗法】

方1:点刺耳尖放血三至十滴。

方2:点刺耳背明显怒张的浅静脉(俗称青筋)一至三处,每处放血三

至五滴。

方3:点刺耳尖、肾上腺、屏尖穴各放血一至五滴。

临证配穴:感冒和肺炎者可加肺穴,中者得加心穴,咽喉肿痛者可加神

门和耳轮六穴之中的红晕、压痛点,肠炎者可加神门穴,均可采用点刺放血

一至二滴,或采用埋针,压丸法进行治疗。

按:

1。耳穴放血疗法对高热症有明显的疗效。退热作用一般开始出现于术后

约三分钟,幅度以零点二至零点五摄氏度范围缓慢下降,出汗不多。退热速

度虽慢,但效果可靠,较少有“反跳”现象。

2。一般每次取双侧耳穴,退热效果不理想者,可于第一次术后约一小时

再放血一次,为巩固疗效,亦可隔六小时后再放血一次。

3。可针对病因适当配合药物治疗。

【药物疗法】

可服用感冒退热冲剂,每日三次,每次冲服四分之一袋;或用板蓝根冲

剂,每日三次,每次二分之一袋;或服用小儿退烧片,每日三次,每次三分

之一片。

●注意事项

平时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天气冷热及时增减衣服以防感受风寒。要保

证充分的休息,多喝开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

1。忌喝浓茶。一般的家庭习惯给感冒发烧的病人喝点热的浓茶,实际上

这种方法不妥。茶叶里的茶碱会提高人体的温度,并使降温药物的作用消失

或减弱。

2。忌不喝水。感染性发热患者应多喝水或清凉饮料,以帮助毒素的稀释

和排出。

3。忌大便秘结。大便秘结使高热患者体温难降,必要服大黄等轻泻药,

能够每日大便二至三次,有利降温退热。

治疗神经衰弱一百六十六法

【症状诊断】

神经衰弱是最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主要是由于长期精神负担过重,脑力

劳动过度,不注意劳逸结合等,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精神活动能

力受到影响所致。一般来说,体质瘦弱,性格不太开朗,脆弱多虑的青壮年

脑力劳动者,更易患病。

神经衰弱大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含糊而繁多,常有反复和波动。

早期兴奋性多,易激动,烦燥易怒,对外界刺激(如光、声音等)敏感、失

眠、睡眠浅,易惊醒,恶梦多等。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精神疲劳: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不易集中,时间稍长,即感到头昏脑

胀,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

神经过敏: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缺乏耐心,常因小事与人争吵,工

作缺乏头绪,对外界的声音、光线等刺激特别敏感。自感头痛及周身酸痛等

等。

失眠:入睡困难,清晨头痛头重,乏力,睡意仍未解除,白天昏昏沉沉,

至夜又担心“睡不好”,形成恶性循环。

疑病:怀疑自己得了脑瘤、心脏病、胃癌,害怕会发展成精神病等,因

而焦虑、紧张。这种病人经过检查并无阳性发现。

焦虑、忧郁:心烦意乱,惶惶不安,心情沉重,双眉紧锁,坐立不安,

手足无措,甚至还有忧郁消极的情绪。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心悸、

胸闷、呼吸不畅、消化不良、腹部胀满、腹泻或便秘、易出汗,以及遗精、

月经失调等。

【简易疗法】

1。笑疗。神经衰弱除了用药物治疗之外,更重要的还需要采用“笑疗”。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