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中,不仅营养丰富,且热量、氨基酸、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含量,均比蜂蜜要高,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蜂蜜酒对神经衰弱、失眠、性功能衰退、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心脏
病等慢性疾病,有增强血液循环、活血化瘀之功能,对哮喘等痼疾,也有一
定治疗效果。饮用蜂蜜酒还能促使皮肤红润,永葆青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很适合成年人和老年人长期饮用。
蜂蜜酒酿制方法,蜂蜜五百克,加水四千克,再加红曲五十克(无红曲,
可用白曲即酒药二十五克代替),混匀装于干净的小口坛或瓮、瓶中,外用
牛皮纸封口,经过一个半月发酵,即可过滤饮用。若需制成陈酿,则不必过
滤,并作适当封严。蜂蜜酒除盛夏以外,其他时候均可酿制。
如果经发酵之后投入当归、熟地、党参、黄芪、枸杞、仙/pgn0267。txt/pgn》
灵脾等补气补血补肾的中药,制成蜂蜜补酒,则却病延年的功效更好。
7。克服嫉妒心理,有助治疗神经衰弱。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善嫉妒的人不仅在生活上是苦涩的,精神备受折磨,
而且也给自己生理上造成危害,加速衰老的出现。研究结果表明,嫉妒能造
成人体内分泌紊乱,肠胃功能失调,经常腰背痛和胃痛,经常夜不成眠,易
患神经衰弱症。因此,要克服嫉妒心理,才能有利于治疗神经衰弱症。
【拔罐疗法】
1。取穴:新设穴、胸至骶段脊柱两旁全程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治法:单纯疏排罐法,或涂云香精或皮肤针轻叩潮红后,施行疏排罐法,
留罐十五至二十分钟。起罐后,针对有机能紊乱的某一脏器,取同名背俞穴
(如胸闷取肺俞,心悸取心俞,胃胀取胃俞、腹胀取大、小肠俞,等等),
或取对该病症有较好疗效的常用穴(如遗精、早泄、阳痿、多尿取志室、肾
俞,关元;月经不调取肾俞、肝俞、气海俞、关元俞等),或取循行线上的
相应部位的压痛反应点,进行闪罐六至七次;也可在起罐后,取上述有关穴
位施行挑痧法。每隔一至三日施术一次。如果头面煟取12姆常哐现亍?br/>
多汗者,加涌泉、劳宫穴施行单纯罐法;头痛、头晕甚者,加太阳穴施行单
纯罐法。若无效,改于百会、四神聪穴点刺放血数滴或毫升刺二十分钟(也
有取百会穴施行单纯罐法的,但不轻易用,因要剃发)。
2。取穴:心俞、嗝俞、肾俞、胸至骶段脊柱两侧全程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及周荣穴。
治法:以拇指指腹在心俞、膈俞、肾俞上进行往复重力揉按五次左右,
然后于两侧膀胱经上各拔罐四个(均匀分布),留罐三十分钟,起罐后即在
周荣穴的范围内又拔罐约三十分钟,每周治疗两次,六次为一疗程。
3。取穴:胸至骶段全程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治法:单纯走罐法,至局部皮肤紫红起丹痧为度,每周两次,六次为一
疗程。
验案:
(bsp;彭某,女性,十八岁。近一个月来,因复习功课紧张,导致出现疲乏、
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胁胀、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本月月经已延期十
八天未至,午后和夜间手、足心和额头发热,且面部煟确10欤谘视谏ㄑ?br/>
红),失眠、多梦。注意力集中不持久,记忆力明显下降,体重已减轻二点
五公斤。曾服数种中、西药治疗不见好转。拔罐治疗取新设穴,胸至骶段脊
往两旁全程膀胱经内侧循行线,施行涂云香精疏排罐法二十分钟,起罐后,
在两侧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关元俞、小肠俞上各闪罐五次左右,
然后又于每穴上寻找明显痧点一至两点施行挑痧法。治疗当日,头晕,头痛、
心悸等症状减轻,午后大便一次,夜能安眠。第三天再施术一次,第四天月
经来潮,诸症已明显好转。此后每隔三天施术一次,连续四次,疗效保持。
【敷贴疗法】
1。药物:夏枯草六十克,麻油适量。
制用:将夏枯草捣烂,加入麻油调拌,外敷贴于火椎穴,期门穴。
功效:疏肝清热。
主治:神经衰弱,以及妇女更年期心中烦乱,睡眠不安、口干便秘者。
2。药物:香附十二克、枳实十克、葱白三十克、樟脑三克,蜂蜜或鸡蛋
清适量。
部位:心俞穴(双)、中脘穴。
制用:将前四味研成细末,加入蜂蜜或鸡蛋清调拌成糊状,外敷贴心俞,
中脘穴。
功效:行气化瘀,化痰和中。
主治:神经衰弱,以及妇人精神忧郁、失眠、烦躁、时欲哭者。
3。药物:野菊花八十克。
部位:两侧胁肋部。
制用:将野菊花捣烂,外敷两胁肋部位。
功效:清心除烦,疏肝利胆。
主治:神经衰弱,妇人心烦不宁,情绪易激动,胸胁胀闷疼痛,难寐,
多梦,口干便秘者。
【气功疗法】
1。强壮功
(bsp;采用自然盘膝坐式。臀部着垫,两小腿交叉压在大腿之下盘坐,足掌朝
向后、外。头、颈、躯干端正,臀部稍向后,以适于含胸,颈部肌肉放松,
头微前倾,两眼轻闭,两上肢自然下垂,两手四指上下互握,也可将一手置
于另一手的手心上,放在小腹前的大腿上。
意守丹田。
采用深呼吸法。即用鼻子呼吸,舌尖轻抵上腭(鼻腔通气不良者可微张
口辅助呼吸),吸气时胸腹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要求呼吸深长、静细、
均匀。这种呼吸法不宜在饭后进行。
每日练功二至四次,每次三十至六十分钟。
2。太极内功
采用静练式立站式。姿势与太极拳预备式相似,立正。左脚横开,脚尖
向正前方,与肩同宽。头正直,下颏内收,含胸拔背,松肩沉时。两手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