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心语相惜4_天堂有多远 天使的心_奇书网
返回

天堂有多远 天使的心

首页
34.心语相惜4(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可枫与心语的言谈中,了解到心语对中医知之甚少,并且完全西式化教育的她,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中医,更别说找中医看过病了,如此,象她这样一个冰雪聪慧的人都难免被一些所谓的科学权威,否定中医的言论所误导。而在这方面,在她面前,可枫完全称得上是专家了――多病的母亲基本是靠中医中药维持身体,他是在母亲的病痛中了解、认识中医中药的,并有许多亲身经历、感受,也就不怕“班门弄斧”的借用一些中医专家、学者的观点,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中医论道一番了:

整体上,人们对中医的定义有误解,中医的中,并不只是中国的医学,或中医大夫的代名词,“尚中”、“中和”,才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义。《中庸》有曰:“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是“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而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医医人的终极目标即是“致中和”,这是中医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中庸》一书中哲学命题的最高境界,在这个终极目标下,中医是用气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这亦是某些否定中医的所谓学术权威说中医迷信、不科学的一种所谓理由。

而事实上,这三种学说亦能恰如其分的阐明人体,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上,用哲学概念熔铸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理解、诠释了这个世界是如何运动形成的。……

为什么连中国人都好不理解中医了呢?

百年来,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药受到了排挤,如此,亦是中医成了反封建、落后的一种替罪羊之嫌。从被称为革命旗手的鲁迅先生的某些文章中不难看出这一点,除了讽刺,就是排斥。当然,这里说鲁迅,并不是贬低他在那个时代所给中国带来的进步意义,只是说,打压中医成了一种潮流,自觉不自觉被卷入了其中。何况中医中确有被人曲解成不成样子的糟粕。

尽管中医药在困境中,因其旺盛的生命力,勉强维持了传承,但严重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与使用。

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是很难理解中医的。其实,中医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人文科学,或者说是一种精神。

中医和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但西式化的、统一的模式的教育结果,割裂了对这种传统文化的正解。“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哲学理念、思维方法,不但没有在教育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反而因为一些片面的宣传和引导而被误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使得曾经很容易被中国人认知的概念和学术体系,越发显得有种却之千里的隔膜,如此,中国人也就很难理解并自然而然的接受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医学术体系了。

在现今社会,甚至在很多西方国家,都对中医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立法纳入其医疗保健体系的今天,我们国内的某些所谓的专家,还在大言不惭的放言:废除中医药,是何等的无知、愚昧!

2007年7月24日《健康报》报道: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新近发布了一项与中医药密切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局指南初稿,首次认同中医药与西方主流医学一样,是一门有着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独立科学体系。

实际上,中医没必要以西方承不承认来壮自己的门面。

中医是一门生命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宏观调控、辨证论治;升华了说,可把人体比作一个小宇宙,自然空间为大宇宙,小宇宙与大宇宙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人体这个小宇宙,要顺应自然界空间这个大宇宙的变化,以求达到一种防未病的境界。如此,就要修身养性,调节人体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按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的规律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同时,调节人体的心里状态与社会发展状态的和谐统一,适应社会变化。医家促使患者做到了这一步,也就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者父母心,医心为上,医身次之,这正是医者的最高境界,也就可能达到了“致中和”――《中庸》所阐述的最高境界。

事实上,中医和西医是两大医学体系,两种思维方法,中医药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科学的基础上,经历了几千余年的临床实践和完善,其理论框架具有自身很强的独立性,在艾滋病和非典等新的疾病出现时,中医并没有失效,而是显示了自己的优势,中医治病看到的先是人,然后才是病,着重于看症状在病人身上是如何出现的,综合调治,以消除疾病。

如果用西医的尺度来衡量中医,否定中医的科学性,不仅无知、也是荒谬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虽然不能被西医的实验方法证实,但能被临床实践所证明。中医理论的很多思想和方法是科学的、甚至是超前的、是值得人努力学习和发扬的。

当然中医像西医一样,不可能包治百病,亦不能因为有些治不好的病、就把中医变得一无是处。就目前西医疗法占统治地位的医疗系统来看,谁治不好的病人多?那理所当然的是西医式疗法了。不能病人倒霉在西医疗法就是必然的,倒霉在中医疗法就是把柄了。

有本民族特色的的东西、在世界上才可能有价值,这里并不是在贬低西医,在各自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意识形态下,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亦有很强的互补性。不过,绝不是生拉硬套捏在一起的所谓中西医结合……

我们中国人、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全部接受西方的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的,因为我们民族骨髓里积淀的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内在精神,已自觉不自觉地融入我们民族的生命长河里,是不可磨灭的。一些所谓掌握了西方精髓的、自认为最科学的某些人,实质这样的人只学了西方的皮毛,并没有领悟到西方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在他们的国情下,更显包容性的根本所在。于是乎这样的人实则是没有信仰、说好听点是信仰缺失。亦因此变得不伦不类,看似先进、实则落后;看似进步,实则保守。思想僵化到已不是一般的程度……

中西医临床实践的最大差别在于西医是以疾病为基础,讲究诊断与治疗;而中医以症候为基

础,辩症施治。所以在疾病前状态、西医无病可断,缺乏有效的措施预防其发展。而中医认为虽无“病”但有“症”,可根据其表现辩症施治,能有效减轻病人痛苦,扭转病变过程,或预防转变。现代中医更重视辩症与西医变病相结合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无论怎样,中医学内涵的更深刻、外延更广泛是毋容置疑的。人的症候千差万别,而相应的中医疗法就有千变万化,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用西医的方法来规范。

中药如果离开了中医理论的指导,也就不能称之为中药,如果以现代药理学研究结论做为选方依据、即“辩病”而“辩症”地使用中成药,其结果不但会导致中药制剂在临床上使用混乱,亦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如日本、在厚生省一九九四年对小柴胡汤改善肝功能障碍的功效予以认可后,举国上下有上万人同服此药,两年后显现出副作用,有八十八人导致间质性肝炎、十例死亡的情况;又如我国的“龙胆泻肝丸”事件,也是由于违背中医理论、不在中医的指导下,长期乱用出现的负作用。如此,更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冠冕堂皇的借口打压、甚至叫嚣取消中医了。

中医药与西医药一样,是世界医药多样性的组成部分,都具有主体性。中医药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现代科学验证、考验、试验、实验之后,并没有被揭秘,只能说目前的科学发展还没有到那个程度,但不能否定中医药的科学性。用现代的科学手段将中药中、西医认定的有效成份、做为西药在临床上应用,不能不受中医界的批评,因为它脱离了中医理论治病的原则。尽管如此,但这些研究成果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对中医药的认识,不能不引起他们对中医药产生极大关注。时代毕竟不同了,随着科学的进步,中药研究也在探索如何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有效成份揭示中医中药的实质,研究思路也向中医的整体靠拢了,可见中医理论有不可或缺的科学性。

在有些人眼里对中医的偏见,不乏庸医和假药造成的:

那些打着中医名家旗号的庸医,从古至今都有,而在今天看来、最显危害的当属假药了。尽管说假药问题至古就有,但那时只要你有医德是不难辨真伪的,现今就不同了,药材质地好坏,不是单凭经验就那么好判定的,就如那速生的果蔬,哪个不显得光鲜诱人、品质优良,其中有多少不是用激素、违禁药物维护的,不经过严格检验,到哪里能知道!如吃了这样的东西、其残留物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就如有人养鸭子、几个月甚至更短就能出笼,不出都不行!用药喂的,到最后就像喝醉了酒、走路都直打晃,再不出笼就要喂死了。而养猪等大型牲畜何尝不是如此、因为价值高、只能有过而无不及。那用药喂的,都是一把一把的,就说有一户养牛的、当牛养到最后一个月,要加肥速生、一个月能长三百斤,喂这一个月就得卖了,不卖就用药喂死了。这样有毒性的牛,人长期食用那还有个好!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