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们欢聚在一起真是幸福无比,吃起饭来都直带“笑谈”!他们添油加醋、以寒玉做最好的对照,说起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以及内涵,真是头头是道。而寒玉当仁不让,甘当与“东方人”――亲人们不大好相互沟通的“西方人”让亲人们开心……
西方的分餐制,虽不至于那么绝对化,但看起来挺好的,文明、卫生是一方面吧!哪怕是一大家人,最起码吃起来不至于好没有数,不易造成浪费;在浪费方面,中国人太铺张了,非常不可取。分餐制真是挺好的,是一个好习惯。只是就中国人的特性整体上很难接受。
过去,在寒玉执著基督教、寒青一大家人受寒玉的影响、迁就她、怕她多想都随她了,不过有点不情愿:如此显得亲人们很生疏。而现在,一是自自然然的接受了。自安、心语、可枫更是从心底赞同!可以说,分餐制是一种进步。从餐具、饭菜上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你看那西方,那餐具刀是刀,叉是叉,勺是勺,碟是碟,碗是碗,盘是盘,自顾个,吃完饭,也很有调理。厨房里呢,整洁干净,难见什么油烟,做的饭菜中国人不一定吃得习惯,却很好看;而中国呢,一双筷子“吃四方”――好用的很,就是汤不适用,不行直接端起来就喝个痛快!!一顿饭下来,在好个“推杯换盏”,那更是杯盘狼藉。再看厨房,也许油腻满天飞――这也没办法,不如此,饭菜不好吃。也许菜做的不如西方的简单、好看,可是却好吃,从可口方面讲,是西方无法比拟的,做出来的饭菜,就如中华五千年的源远流长,很有内涵。如果东方、西方相互综合一下就好了,东方,也就是我们中国也学点西方的饮食文明。西方的饭菜,能得点东方――中国的内涵,也好吃点,相互间就完美了,说不定到时,世界也就大同了。当然是笑谈,世界那么容易走向和谐呀!
大家还探讨了不少东西方的同与不同――这更是让人发笑的一个问题,也是未必当真的话题,却不得不又去探讨一下:
同,就拿亲情关来说,有在不知不觉而“同的”一面。表面上论道西方的亲情薄,中国的亲情重,中国人好以此乐道西方的文明不行,可是中国人亲情重又能怎样,多少人因生活的艰辛,不得不将这份亲情放淡、看轻;而就各项保障比较健全的西方来说,他们的亲情观倒更显父母的博大心胸:相互间处的象朋友,都很独立自主。相互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谁也不依赖谁。西方人的一生有点像小乘佛教,就是尽可能的管好自己;而我们中国人呢就有点像大乘佛教了,下意识中管的人多了,不管能不能做到,总有点想法,至少总有点亲情观吧,也就是你不讲父母兄弟姐妹情,你总得有点儿女夫妻情吧!在中国目前的意识形态下,有的人没有点亲情,很有可能是一个特别自私自利、无情无义之人,更是一个不好救药之人。而有的人儿女亲情表现得很重,他应该去这样洒脱自己――其实家人也是众人,该放手时那就放手吧,只要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只要他们愿意,就随他们去了,去多远都行……
不同,就拿对龙的认识来说吧!龙在西方的传统意识形态观念里是邪恶的象征――他们所认识的龙就是他们文化中的恐龙;而我们中国人对我们中国龙在根本上的认识与西方截然不同,就如有一文作者是这样美誉我们中国龙的――东方苍龙是神圣吉祥的,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保护神;也是神秘的,正如古老的东方哲学;是身处卑微而不苟且的,自尊自强;是善良、宽容的、仁而恕;是诚实而乐于助人的,信而义;是儒雅谦和的,温柔敦厚;是强大而和平的,威而不武;是聪明漂亮的,智而美。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君子人格理想的象征!伟哉,龙也。
到此,就当笑谈说吧!如什么时候西方能认同中国龙,那西方社会就圆满了吧!当然,凡事都应该是相互的,我们中国也要能做到用心去理解西方才行……。
让西方人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容易,别说西方人,就说中国人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用心去了解中国文化传统,多少很具深意的词汇被扭曲了原意!如简朴二字,简朴不是贫穷困苦的生活,简朴被异化了,简朴从字面上可理解为纯真、朴实、不虚华,追求简朴,就是在追求真道的一种表现。而“人”字自古就有种写法,在那一撇一捺的捺上还有两小撇,那两小撇是啥?那就是天使的翅膀,从中可见中国的汉字是很有内涵的,人光顶天立地是不够的,还要插上天使的翅膀才算圆满。
西方与我们中国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方整体上有宗教信仰……
说到宗教信仰,还是交由自安论道大家才能心满意足:
在西方人看来,你要是不信点啥是很奇怪的,说句笑话,也许你说你的宗教信仰是儒教,也许人家才会觉这个人的精神算正常点了吧,人的灵魂,总得有点寄托吧!
西方人在谈及自己的文明时说,我们有两条轨道约束着社会正常地前进,一个是法律的轨道,一个是基督教的轨道,假如没有这两条轨道并行,西方文明只能是幻想了……
西方人信基督教无可厚非,那就是他们的传统,如果让一个东方人,也就是中国人去真正去相信基督的学说,真是很难叫中国人去置信不疑的――比如旧约中的许多故事就不好让人接受:
不听上帝的话,上帝就惩罚你,甚至灭你的全族;上帝显灵派天使助你参战,而获胜者对敌人绝难留情,失败者生还的希望渺茫;作为上帝的信徒,是重信守诺,向上帝许诺什么,就必须做到,无论残不残酷。如以色列人一个叫耶弗的统帅,在击溃敌人之前,向上帝耶和华发誓,他若获胜,就把回家时所遇到的第一个生物祭献给耶和华,耶弗凯旋而归,骑马回家,很不幸,跑过来迎接他的竟然是他的宝贝独生女儿!耶弗信守誓言,他把女儿敬献在了耶和华的祭坛上,焚烧了她的身体----和平竟能再次普照以色列的国土!看来他们认为,他们的上帝耶和华,连如此进献的人都能接受……
连人都能祭供,那杀牲祭奉更是平常,这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是背道而驰,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对此都是大忌……
可是千百年来,为什么西方人会置信不疑,还有那么多人信上帝,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轻贱生命,到如今反而更显对生命的可贵,看来他们对所信的言外之意的理解,是中国人不好把持的……
有的人是这样对西方理解的:人诞生之初,也许太愚昧了,只有让他们去感受,看到上帝的神迹,他们才可能去相信,如此,因为上帝的神迹太真实了,所以才流传不息,一代又一代,已不知不觉溶入了西方人的骨髓里,虽已几经磨难波折,仍然不改初衷,这也许是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差异,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不同的很重要原因吧!……
如果不计不好理解的,圣经中所传出的上帝的大爱,确实能把一些无主的心吸引住:耶和华――慈爱的人,你以慈爱待他;完全的人你已完全待他;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高傲的眼目,你必使他降卑……
耶和华----耶和华的法律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路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正义。我必凭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圣殿下拜;只要你信上帝,上帝会派天使在你身边驻扎,保护你……
有的人是这样理解信教现象的:
“现实的缺憾是不可改变的,天国的完美是永恒的,与其说他们信仰的是上帝,还不如说他们信仰的是真善美的极至。对于飘摇不定的灵魂来说,游离动荡的苦况,并不是总能忍受的,在教徒们看来,基督教就是上帝为人类的灵魂造就的牢靠的栖息场所……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灵魂的无家可归”――一群没有任何信仰的人,碌碌无为地活着,他们生活得不富裕,精神上,他们没有任何幸福可言,他们好像遭受上帝放逐的一群“丧家之犬”,在地狱里忍受着煎熬……
有的人是这样信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