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加水吃饭(上篇)_闲时风月闲时情_奇书网
返回

闲时风月闲时情

首页
停车加水吃饭(上篇)(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车子从国道拐上山间小道时,我和李都不说话了。许是一路上两人把各自的东长西短讲得差不多了;许是山路狭窄弯曲,开车的,坐车的都比较紧张;许是李累了,倦缩在副驾驶位上,眼神木木的盯着前方。

晌午的太阳爬过郁郁葱葱的大山,狡毒的印射在车玻璃上,刺眼烘热,我把遮阳镜戴上,打开空调,放起了萨克斯音乐《回家》。

“我睡一会儿,”李说,“你小心开车,累了叫我。”说罢,他便放低了靠椅,扭动着身体找着舒服的姿势。我笑了笑,继续开我的车。这里的山不高,但却连绵,一眼望去,我们的车便好像是纵深在触目的绿色世界里。路尚算好走,除了弯道太多以外便是狭窄,山道多处是只能容一辆车通过的,那路的一边是黑色坚硬的崖石,另一边则就是深遂的悬崖了。如对面有车驶来,两车相会时必要有一辆车需倒退到相对宽敞的地段,方能缓慢擦身而过。我的车速一直不敢太快,一来是怕方向打得太满,转弯时不小心会滚下山崖,二来也怕转弯处猛然惊觉对面来车。说实话,倒还真是第一次走这种路况,抓方向盘的手紧紧的,满是汗,所幸没有碰到任何其他车辆。

这样的路,大约走了二十分钟,转过一个弯,眼前竟然辖然开朗起来,一条比之刚才算是笔直且宽的石子路呈在眼前,虽然颠簸,但总算是没有那么危险了。我一直悬着的心也总算能放下一点了,眼睛也有暇四处游梭着欣赏一下山里的景色了。

山里很静,远远的看去皆是一片绿竹,在风中摇摆着发出婆裟的响动,车到了近处,倒还能看到山上一些裸露着的大石头,在满目葱翠的竹海里青青黛黛的呈现着,让你晓得这是山,不是海。偶然有过得山涧,便能看到湍流的溪水,急急的争踊着过得山石往下游奔去,水声哗哗的一路陪着我们的车,时隐时现。再往远一点看,还能稀稀落落的看出有点点人家,说点点是因为实在太远了,在你的视觉范围内,那就是一个黑黑的小点,要不是这个时候有着袅袅的炊烟生起,那还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醒了,关掉了音乐,关掉了空调,打开车窗说是要听听山的声音。山的声音是和谐的,除了山竹随风发出沙沙的或是唏嗦的声音,除了山水奔踊怦击山石,冲刷落叶的哗哗声,还有鸟儿动听的歌声。听,这个是画眉的叫声么,“喳,喳喳”的响亮婉转;那可是夜莺?抑扬婉转,叫声有时响亮,有时低沉,柔和;那定是百灵鸟了,叽叽啾啾之声轻脆甜美,气韵悠远。

感受着窗外的和风,听着百鸟的鸣唱,我和李都显得有些兴奋起来,李更是把头伸出车窗说是要找到那些唱动听歌曲的鸟儿,我笑着侃他是“薄发少年狂”。他更为得意,摇头晃脑的吟诗:“未觉已入青山里,流水声声弹虚琴。不对,不对,要末便是好鸟深藏竹,幽僧少出山?也不妥,也不妥.........”

看他这样,正待笑他,忽见他手往前一指,又大叫道:“沈童,你看!那是什么?”我转回头,定睛向前望去。

视力的尽头,接连着有好些花花绿绿的蓬子,蓬子前面另有高杆,飘着大大的布条,上面显然是写着字,可就是看不清楚。我跟李有些兴奋起来,打赌那是什么?我猜测着是不是有电视剧摄制组在这里拍戏?李更绝,说会不会是有占山为王的好汉在此立的山头挂的名号?我笑着说不会的,你不瞧那儿还有好几辆车子停着,有卡车,也有小车,好像拍电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李看了看,有些丧气嘟哝着:“刚一路都没看到过有车,也不知道这些车是哪冒出来的?”

车越行越近,慢慢的便看明白了,那蓬子大多都是红白相间或是绿白相间的尼龙油纸布,四面撑住了竹杆所搭建起来,前面多数还有一根高高的杆子,上面有白布或是红布扎着,充当幌子,上书:停车加水吃饭。我笑着跟李说,“都猜错了,是吃饭的地方,倒搞得鲜亮鲜亮的,有点趣致。”听是吃饭的地方,李再次兴奋起来,“好耶,我们也下车吃饭吧,不知道会不会有土鸡吃,那才叫正宗的土鸡,贼嫩贼仙的。”说着好似口水都要流下来似的,我的肚子也不由的咕咕的叫着喊饿,于是两人便决定停车吃饭。

沿路这样吃饭的地方很多,看我们车子减速慢行,我们两人又左顾右盼的张望,饭蓬子的老板便大声的招呼着,格外的热情,“来,来这么子吃饭!”我们的车又往前滑行了一段,终于在一家尚无生意的蓬子前停下。

男主人黑黑瘦瘦的,迎出来时说着有口音的普通话招呼我们,“客人,吃饭么?请进来坐,这里荫凉。”我们点点头,关了车门,相继下了车。李唱了一句京腔,“店家有啥好酒好菜的,尽管端上来。”那男主人低着腰陪笑着,“有,有,有,都是山中的一些土菜土味,你们城里吃不到。”

我也下得车来,查看了一下轮胎,一切都好。又打开水箱看了一下,从车上拿了壶水出来,慢慢的往里倒。里面李喊道:“沈童,芦花山鸡吃不吃?”我大声应道:“行!”加完水,我站在车前向左右看了一下,前前后后大概一里多路,这样的饭蓬子不下有十家,而且看来吃的人不少,几乎家家前面都有车辆停着。大部分是卡车,这些卡车是到山中载竹子的,一摞摞的竹子生绿生绿的堆码的很高。也有几辆像是我们这样的小车,很显然不是来旅游便是如我们一样来访友的。

再看这家人家,饭蓬前面的高杆上,一块白色的布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除了“停车加水吃饭”这六个字外,另有几个好似“山中人家”的字。饭蓬的顶子是用三大块红白相间的尼龙油纸布拼接起来的,蓬子下面一分为二,前面摆着两张矮桌子,和数条小板凳,是给客人用餐的;后面有一个泥砌的土灶对着山路,上面支着的一口大锅冒着青烟,旁边还放着一张小方桌,上面有着若干菜品,李便站在桌子前面与主人定着菜谱。他们的旁边有一个大缸,想来是蓄水用的。我的眼睛转了一圈回到蓬子口,竟然发现门口还有一个自制的铁架子,上面的铁板上还一摞摆着四五个竹筒子,下面的火苗舔着铁板,散着淳淳的饭香,我大喜,高声问道:“老板,这是竹筒饭么?”里边李应道:“点了,点了两客了。”一边说着一边走了出来。

我转身望向车子右手边的山涧,山涧不高,水流却湍急,哗哗的撞过山石,又哗哗的向前方奔去。涧旁有几只花白色的鸡在自个觅食吃,每只大约有二斤多重,想来便是李问的“芦花山鸡”吧。李出了蓬子,跑到我面前,神神秘秘的压低嗓音,说道:“沈童,我看到美女了。”

“嗯。”

“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大概有二十岁左右吧。”

“是吗?”

李看着我有些诧异的样子,急了,“真的,不信你进去看,就在那灶后面生火,肯定是老板的女儿,长的可真是水灵。”我笑着往后看了看,被那土灶给遮住了,没有看到,我又转过头来,笑着说,“我信你的,不过,我现在要下那山涧,去打点水,你来不来?”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车上的水壶,便踏着石头下那山涧。

(未完待续)\');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