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发生的一切,东方宇尽看在眼里,结果不出他所料,得意就会忘形,忘形就会失败。他离开座位,来到武台中央,笑呵呵道“今天小儿力战各位舵主得到胜利,纯属侥幸,老夫相信他在这场武比当中学到不少各位舵主的武德。刚才那场比斗真是令人神往,难以忘怀,特别是沈舵主的虎形擒拿手,可说是炉火纯青,招招十足力道,如果不是一时松懈粗心的话,绝不会败落,至多打成平手。”
沈阳此时还在想为什么会败在东方红的手上,这个现实真的无法让他忍受,听到东方宇的一番话后,心胸终于开阔:原是自己比试时得意忘形,放松了戒备,是以败在这小子的手上。于是接连赞叹道“这小子当真机智灵活,不愧为练武的好材料。”
群雄正在台下议论纷纷,不知议论何事。过了片刻,却见史长青行至台前,拉着东方红的右手,大声喝道:“今天第一场武比选贤,乃天地教主之子东方红获胜。”群众此时亦随之高呼“东方红获胜,东方红获胜……。”围在乾坤宫四周的有些女子亦鼓掌,欢呼声持久不绝。东方红站在台前与群雄挥手招呼,表示非常感谢,神情甚是得意。
二人方才一战确实精彩,打斗的十分吃力。时值申牌时分,万里无云,烈日当空,虽是三月半的天气,但二人还是比得满身大汗。东方红高兴之际,并没发现大汗满身,停下来时才发觉全身湿透,偶尔迎面吹来一股春风,稍感有些凉意。
第二场比试即将开始,众人的目光高度聚中,均投向武宾台上。这一场是比文,当时就有好些人自行退出。其中有人笑道“使刀弄枪还凑合,舞文弄墨那还真不行。”也有人道“我一拿到笔,手就发抖,头脑一片空白,更别说写出什么好诗来。唉!可谓是肚中没货,怎么倒也倒不出来。”这些人自动退出,那是怕丢人现眼,颜面尽失。
这场比试全由史长青一手监试,他以才学和机智而闻名全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有武功不济,有道是“文武不兼得。”这里指的是好文才,高武功。不过,这也是相对于一般人而言,古人当中也有不少文武兼修者,例如抗金大将岳飞,著名词人辛弃疾等等。他们不但文才和智谋一等,而且武功也十分高超。
文武全才者毕竟不多,不知道天地教中有没有这类人才。群雄不禁将目光投向东方红,因为他是史长青一手栽培起来的,从小到大一直跟随他学习各门知识,诸如四书五经,孙子兵法,唐诗宋词……皆读得滚瓜烂熟。此外,他除了诗书读得好,棋乐方面也比较精通,又因为近年去江南水乡姑苏深造,大家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他。
这场文比共分五小项,通过两项者为俊贤,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竞选人面对的对手不是参赛人,而是有‘状元之称’的史长青。参加竞选的人个个心急紧张,只有东方红镇定自若,满怀信心。
首先上场的是赤马舵主,可惜,一项也没通过;紧接着是第二位,第三位……。直到最后,只有东方红和飞龙舵主李中华两人顺利通过了其中一项――数,二人算是打成平手。
两人没分胜负,当然还要接着往下比。最后一项是乐,如果谁能胜过史长青,那谁将赢得这场比试。刚才的一番比试,史长青用玉笛吹奏自已创作的《小桥流水曲》,无人能敌。众人聆听此曲,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意境十分美妙,特别令人神往,乐声悦耳动听,好像潺潺的流水声。
这一场比试也许将是最后一场,也是众人最神往、最关注的一场,谁才是真正的贤者?比完这场便可知晓。
这一次是三个人一起比试,谁奏出的乐声最动听、最美妙、最吸引观众,谁就获得胜利。史长青、东方红、李中华三人各站一方,并挑选了自己喜爱的乐器。三人挑选的乐器尽不相同,史长青的乐器依旧是玉笛,李中华挑了一把瑶琴,而东方红的乐器则是十五个瓷碗和一双竹筷,并且碗中盛有不同分量的清水。
众人无不心感惊奇,暗想“就凭这十几个破碗,怎么能奏出什么悦耳动听的曲子来?”倍感莫名,想不清楚东方红是什么用意。
三人一起发声,顷刻间,整个天地教都洋溢着三股强盛的乐声。大家看来,起初应属史长青的《小桥流水曲》最为动听,最吸引人。后来,其他二人的乐声逐渐跟上,不相伯仲。
众人皆已进入细心聆听的状态,不少人双手跟着节拍摆动,甚至有些人的脑袋都跟着摇摆起来,目的是为了配合曲子的节拍,人人兴奋激动。这也许就是音乐的魅力,它能够带给人们无限的激情与欢喜。
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聆听音乐时,忽然听到铮铮两声,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由此终止。不少人大惊失色,脱口而出道“怎么回事?”原来李中华抚奏时,由于太用感情,弹到高潮时,便使劲的弹奏,可是琴弦哪里经得起这般折腾,只好选择断开。李中华只会这一种乐器,而且全教仅此一把,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余二人比试,吹的吹,打的打,很有劲道,也很有情感。
众人眼见李中华退下武台,当即将目光投向史长青和东方红的身上。东方红开始对手下的乐器不太熟悉,等到打了一段时间之后,手法渐渐熟巧,越打越动听。
大家之前从来没见过由碗筷组成的乐器,感觉特别新鲜有趣,再加上东方红打出的曲调越来越动听,听众也因此增多。后来,东方红发挥特长,将曲调打奏的淋漓尽致,感情动人,瞬间吸引了一半多听众。
东方红双手各执一筷,坐在石椅上,各个瓷碗被日光斜照,不时散发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光芒,极为漂亮。他打着打着,慢慢地离开座位,直立身子,双手舞动,全身摇摆,或左或右,或上或下,两手犹如无形,不停地敲打瓷碗边缘。台下人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轻重自如。
东方红神采飞扬,豪情万丈,微闭着双眼,越打越有劲、动听、兴奋。为了使乐曲更加吸引听众,连续使出了他最顺拿手的几首曲子,打完一曲又响一曲,乐声连绵不断,曲调有快有慢,有喜有悲。
群众受到东方红的影响,台下不少人都跟着曲调的高低,全身摇摆起来,看似十分好笑。这时,台上只剩下一股乐声,全教上下皆被东方红打奏的千古名曲《梁祝》所吸引。台下听众个个刮目相看,没发出半丝杂音,而之前感人悦耳的《小桥流水曲》已经不复存在。
此时的史长青不再吹奏,而是认真地聆听那美妙无穷的乐声,极其入神,看他的神情,像是要把东方红的乐器原理琢磨个透。群众见状,无不感到稀奇,叹道“堂堂本教状元,也会对它服输。”
待东方红敲打完毕,史长青才回过神来,眼见众人皆在凝视自己,脸上顿时泛红,笑道“史某自当甘拜下风,佩服佩服。”说罢向东方红跪拜,行了一礼。这一举动令所有人骇然,东方红也不例外。他急刻走到史长青跟前,扶他起来道“史叔叔,你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
史长青站起来,笑道“红儿,你的乐器是怎么想到的?这么动听。”东方红沾沾自喜,道“这玩意儿其实是我无意中发现的,当时感觉它很在趣,声音打出来也比较动听,于是常常练习,想不到今天却派上用场。史叔叔,这还得归功于你,若不是你平时教导有方,让侄儿多学些东西,侄儿今天也赢不了。”史长青心中不禁大乐,道“哦,原来如此,难怪连我也吸引住了。”
这一场比试大家有目共睹,有耳共听,谁都知道东方红再一次夺得胜利。其中一人高声道“少主机智过人,竟然会想到运用我们平日见过最多、最平凡的饭碗组成乐器,真是太厉害了,太神奇了。”也有人道“这一场竞选又是少主获胜,教主之位非他莫属,大家快为少主欢呼。少主神功盖世,机智过人,少主神功盖世,机智过人……。”一时众人跟着呼叫。
暮色降临,天地教四周泛起了一层云雾,模糊不清。此时,一轮圆月缓缓升起,光辉洒落整个天地。天地教武宾台上点起了无数根火把,照得武台周围一片通红,每个人都红光满面,兴奋不已。
史长青拉着东方红站中武台中央,举起东方红的双手,高呼“文武选贤的最后得主是――东方红,大家来点掌声为他祝贺。”台下掌声震动全教,轰动整个华山。其中虽然有些人颇为不服,可他毕竟确实拥有实力,若说一次胜利算是侥幸碰运气的话,那全局胜利将意味着什么?这恐怕是实力和能耐吧!因此,教中几乎所有人皆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