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陈英收拾好东西辞别校长和王闲李峰等人开始归家,家里在乡下,不像现在,那时还没有什么城乡之间的交通工具,因此一大早陈英就要起来开始往家里走。
陈英前一阵子为了安排的事情,只是一直在学堂这里等待消息,因此也没有往家里报个信,想着这回要给父亲一个惊喜。
离家整整两年时间,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依依不舍的离开家里,两年后又在这个时候归心似箭的回到家里,当然两年后的今天也没有雪。
想起两年前就想起了与父亲辞别时情景,越发的思念起来。走在经常出现在梦中的乡间小路上,听着时不时传来的炮竹声,陈英紧了紧衣领,收拾好心情迈起大步向家里走去。
整整走了小半天的时间,直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才看到了远处的自己熟悉的村庄。
走进熟悉的村子,听着村子里响起的一阵阵的狗叫声,倍感亲切。
村子里的乡亲也被自家养的土狗的叫声引了出来。前一段时间南方闹革命,北方地方也听到了风声,传的沸沸扬扬的,乡亲们即使过年也警醒起来,因此听到狗叫,很快就在在村老的带领下赶紧出来。
陈老今年已经是八十二岁的人了,不再像前两年那样健康,身体已经是一日不如一日,走起路来都要儿孙辈的扶着出来。
刚刚家里人听到狗叫的厉害,担心出什么事了,就把饭碗搁下,赶紧让最小的孙子陈狗蛋扶着自己出来,带着乡亲们王村口赶去。
陈英看着村子里出来的一群人,仔细的看了一眼却是没看到自己的父亲陈琼,还没等陈老发问,就难掩失望的对着领头的陈老说道:“陈老,还老记得我吗?您最近两年过的可好。”
对于陈老是陈英为数不多的他印象深刻的乡亲,不过对方看起来却是比前两年显老了许多,就连他自己也在两年间变了许多,再不是刚出村时的乡里娃娃了,还不知道同村的还记不记的自己。
村子其他人看着这个穿着很不一样的年轻人,双眼有神,身子周正,都是有点惊异的相互议论着,当他们听着陈英对陈老说的话,个别反应快的人这才有点眉目了,仔细看了看陈英的面相,暗道难道是两年前离家的陈加娃子?
陈老有点惊疑的看着眼前向自己问好的年轻人,仔细的看了一遍眼前有些熟悉的眉目,终究是想了起来,但仍是有点不确定的问道:“你是陈家娃子?”
待到陈英点头应是,这才反应过来,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赶紧让自己的孙子扶自己上前,激动的对着这个两年前离家留学,今日终于返乡的陈家娃子激动的说道:“你今天可算是回来了,两年了,我还以为自己临死之前再也看不到你了呢,赶紧的跟我回家坐着,别在这里站着了。”
说着推开孙子,自己拉着陈英往家里走去。乡亲们也是闹哄哄的跟着,议论着这个从国外回来的村里人,小声的赞叹着,再转头看自己家的孩子,又免不了教训一顿,对着陈英的背影是满脸羡慕。
陈英虽然没看到父亲陈琼,但现在被村中的族老拉着,也不好现在就问,只好代替者陈狗蛋扶着陈老往他的家里走去。
“我还以为自己这把老骨头再也看不见你了呢,这两年你倒是长高了不少,也变了许多,我是差点没认出来,回来就好,不忘本,回来就好呀。”刚刚到陈老家里坐下,听着陈老连说了两句“回来就好”一时也有些感慨,向乡亲们拱了拱手,眼眶有些湿润,在哪里也没有在家里心里实在呀。
看到周围的村里小孩子,赶紧把自己在城里买的一些糖分给他们。陈老又赶紧让儿子泡了些茶,把自己珍藏许久不舍得喝的茶叶也掏弄出来,泡了满满的一壶,顿时室内生香。
陈老与陈英说着最近两年家里的情况,又时不时的问些陈英在海外的情况,扯着家常,但总是有意无意的避开着谈论陈英父亲陈琼的话题。又过了好一会之后,陈英还不见父亲过来的身影,又看到乡亲们每次话题牵涉到父亲都躲躲闪闪的,扯到别处,心里顿时不安起来,再也忍不住的对着陈老问道:“陈老,我父亲在家里可安好,不知今天是不是上我舅舅家里去了?”
这句话刚问出来,整个房间就安静了下来,陈英感到气氛不对,环视了乡亲们一眼,看到他们看到自己的眼神都赶紧的低下头去,生怕自己看出什么来的样子,心里顿时揪紧了起来。
陈老看着陈英叹了一口气,心里想到总归要让这个孩子知道的,下定决心之后,也不再隐瞒,咬了咬牙沉声说道:“孩子,我给你说个事,你别激动。”
听到这,陈英不祥的预感越发的强烈起来,强忍着心中的隐痛,勉强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对陈老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