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高大人,早,早。”
“何大人,好久不见,精神了许多。”
天微亮,王宫门前已经站满了前来上朝的王公大臣们。眼见离上朝还有点时间,大臣们互相聊了起来,已经一个月没有上早朝的他们已经不适应起床这么早了。
雾霭中缓缓行来一辆车,众人定睛一看,正是当朝丞相肥义。众人纷纷上前问候。
“肥丞相,几天不见,倒是年轻了好多啊,哈哈。”
“何大人哪里话,这些天一直忙着,折寿啊。”肥义道。
“肥丞相为我们赵国可是鞠躬尽瘁,晚生佩服,佩服!”众人拍马道。
“呵呵。”肥义不再答话,只是很有风度地摆摆手,站到了一边。
远处又过来一辆车,正是王叔赵成,众人又涌上前去溜须拍马,赵成满脸严肃,并不搭理众人。
众人无趣,忽然看见前面走来了两人,却是姬胡和吕嘉,众人大喜,又围上去和两人搭话。姬胡是国君的结拜义兄,吕嘉又是国君的跟前大红人,虽说现在还没有被封官职,但那是过不了这次早朝的事。所以,怎么说众人也要攀上这根高枝。
姬胡被众人拍得舒服,不多时便和众人嘻嘻哈哈地打成一片,称兄道弟了。
吕嘉看起来精神疲倦的样子,并不理会众人,只是在一边眯着眼睛养神,众人识趣地没去打扰他,都纷纷围了姬胡聊天。
“呸,贼虏就是贼虏,村夫野老一个。”那赵成看姬胡得意,忍不住低声骂道。
见他如此,吕嘉脸上露出了不易觉察的微笑。
“咚,咚,咚……”宫中传来一阵鼓声,众人随着鼓声依次站好队,姬胡吕嘉分别站在了队尾。
鼓声结束,宫中传来一声锣声,宫门打开,接着奏乐声响起,众人就随着节奏碎步缓缓走上大殿,三叩九拜之后依次到各自席位上坐定。
赵雍正坐在殿上,一个宦官站在右侧,信期正佩剑站在左侧。
“众臣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宦官用细细的声音唱道。
“臣有本要奏!”肥义走出来,行了一礼,道:“前日韩国、魏国派来使者,约我国共同结盟,一同攻打函谷关,瓜分秦国土地,此事体大,臣不敢妄做主张。”
“哦,连年来我国多有征战,百姓疲惫不堪,人民流离失所,土地抛荒,我赵国此刻正国力凋敝,怎能经此大战,还望丞相递寡人回复二国使者。”赵雍说道。
“臣以为不然。”赵成站出来,行了礼说道:“臣以为,这九年来国君励精图治,我赵国国力已经较先王之时有所大增,而经过连年征战,我赵国疆域得到扩大,士兵久经沙场,士气高昂,这正是我赵国鼎盛的时候,怎么能说是国力凋敝呢?如若我赵韩魏三国能够合力,则必定能攻打下函谷关,消灭秦国。”
听他这么一说,朝堂之上分成了两派,众臣们纷纷激烈争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