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寒的晨风中,公子甲巡视安军的车兵。虽然此次西征交通不便,连夜整备只能凑出十辆战车,但是公子甲已经有胜卷在握之感。每辆戎车上的三名战士都有贵族头衔,配属在每车的步兵则是车上贵族封地中的平民,所以每辆车的保养都能保持在最佳状况。用于挽曳战车的战马则是每辆车配属的平民平时共同饲养的,人马相熟。而整组车兵的战技自然也已经在平时作绵密的训练,而不致有临时征集而将不习兵之苦。虽然经历了千里播迁的疲累,但一经召集,每组车兵都能在半天之内将全车组合并调适,完成人员的分配以及兵器的分发与检查,并在指定位置就位。即使一夜未睡,但老练的战士们仍然精神抖擞。对他们而言,车战即如生活一般平常。
在公子甲满意地视察自己的车兵时,巴人援军的主将仲虎前来向公子甲致意。公子甲知道,仲虎是巴国国君的次子,在巴人之中素有英勇善战的名声。这次巴国派出两千藤甲兵参战,由二公子仲虎与三公子季虎统领。妇南相当重视这支援军,公子甲也不好怠慢,连忙上前慰劳盟友。
巴军主将仲虎面露一丝倨傲,只透过翻译与公子甲作礼貎性的寒暄,然后就仔细查看公子甲的戎车。公子甲为了拉近关系,必需找些话题与仲虎闲聊。他注意到巴军的老虎旗帜,以及巴国公子名讳中的虎字,于是向仲虎请教原因。
仲虎说道:”我们巴人生活在山区,条件极为艰苦。例如,我们的图腾”巴”指的是大蟒,这与平原上代表养蚕种桑安乐生活的”蜀”截然不同。所以我们需为生存而奋战。巴人因此有尚武之风,而山区最威猛的虎就成为我们的图腾。公子请看”。
仲虎喊来一队身披藤甲,佩有青铜短剑的士兵。”我们巴人的作战方式,与平原的蜀人乃至中原人都大有不同。我们使用中原人所不太会用的短兵器,崇尚近身搏战,这是山区作战的习惯。也许我们没有如公子您的强大战车与雄健战马,而只能徒步应战,但是我们在面对强敌的时候,一旦贴身近战,几乎没有任何军队能与我巴军相抗。。。。。。”。
仲虎顿了一下,说道:”我此次奉命前来,也是想见识见识大邦的战车,学习平原作战的战术”。仲虎态度恭敬,但眼神微带轻篾,仔细看了他面前的一辆战车。仲虎说道:”如此沉重的战车,是否真有战争上的实用性据说中原人作战,自有一套礼法,两辆战车必需刻意在车的右边交会,以使两方持戈的武士能够作战。我想,离了中原,这些战车就不是那么实用了吧”。
公子甲微微一笑,说道:”各种武器都有其独到的功能,否则不会被发展;各种战斗方式都需随时随地因应战争而改革,否则就没有实战价值。即以车战而言,如果戎车。。。就是您说的战车。。。只能适应您说的固定战斗方法,那戎车很快就要被淘汰了,如何能长期成为我商军的主力”
公子甲决定仔细介绍戎车作战,强固盟邦的信心。于是他带着仲虎到戎车队中,指着车轮与体积最大的两辆驷马战车,作详细解释:
“这两辆戎车叫作”武冲大扶胥”。扶胥就是车,我平常简称为武冲车。每辆武冲车使用八尺车轮,以四匹最壮健的战马拖曳,配属二十四名步兵。武冲车就是您仲虎公子印象中的中原战车,车上一共有三名武士,中间一位驾车,左边一位”戎左”使用弓箭,右边一位”戎右”使用长戈。既名为”武冲”,作战时这辆最巨大的战车就要排列在军列的最前方,率先向敌方的步兵方阵或战车冲锋,击垮敌方的方阵,而配属各车的步兵则能立即投入武冲车冲出来的缺口,而扩大战果,诱导步兵主队的攻势”。
仲虎语带怀疑地说道:”我们巴人不相信马匹或马拉的战车。马匹会在惨烈的战况中惊慌,破坏战车冲击中的协调性。而且马匹毕竟是肉身,如果敌方以密集的长矛阵指向您的战车,战车发起的冲锋恐怕难以得手”。
公子甲微微一笑,解释道:”公子的徧见来自巴蜀本地的马匹。如果以中原产的壮健马匹担任冲锋,即使马匹在冲击中被长矛剌倒,高速度战车的冲力也足以突破敌方的步兵方阵。而且,除非是必死之士,谁能在高速冲来的马车前保持冷静呢况且,每辆戎车还配有装备弓箭,长矛或长戈的步兵。指挥官可以因应战况调整步兵与戎车的配置。例如在敌方布署成长矛阵时,就以配备长戈的步兵突出于戎车之前,以戎车射出的密集箭矢为依托,先行扰乱敌方的长矛阵,再发起戎车冲锋。至于,您所担心的马匹稳定度问题,使用于戎车的马匹自然经过严格的训练,而驾御马匹的车御更是从小练起。我们中原的君子,从小就要接受严格的驾车训练。在车上三名武士中,操作六条辔绳的”御”常由三人之中最老练的武士担任。必要时,我们能以皮或布遮蔽马匹的目光,以免马匹的惊慌破坏整辆戎车的协调性”。
仲虎点头称是。公子甲继续说道:”事实上,如您所见,戎车不只一种。请看这辆”。公子甲带仲虎走到四辆车型较小的戎车前,说道:”这两辆叫作”武翼大橹扶胥”,平常我称他们为武翼车。同样也配有二十四名装备弓箭,长矛或长戈的步兵,车型较小,使用五尺车轮。这两辆戎车在作战中并不担任正面的冲击,而是前面您看过的两辆武冲车的侧翼掩护车。在一辆武冲车全速冲锋时,两辆武翼车配署在武冲车的两侧。当然,武翼车的位置可以略徧后。您可以看到,这种戎车配有巨大的木盾,足以抵挡来自侧面的弓矢,保护中间的武冲车。使武冲车能够专心一致冲破敌阵。而武翼车本身也有强大的冲力,必要时可以配合武冲车突破敌阵。其次,武翼车的的车型较轻,所以在冲锋中能够灵活调整位置。或者置主力于冲锋,或者置主力于保护武冲车的侧翼。所以,武翼车的配置,确保中原车战冲锋的灵活性”。
“冲锋不是面对敌阵,以匹夫之用策马驱车的硬干。只有武冲车与武翼车互相搭配,才能完成冲锋。兵法上称这种冲锋战斗为”震骇”,但这不是车战中唯一的战斗方式”。
看着仲虎的仰慕神色,公子甲更有劲了,接着带仲虎到四辆更小的戎车前,说道:”这是提翼小橹扶胥,我平常叫作提翼车。车体最轻,所用车轮最小,是三种戎车之中最为灵活的一种。这种戎车并不用于冲锋”。
仲虎急问:”作战不正面不冲锋,那如何作战呢”
公子甲笑着解释道:”战场格局千变万化,但是攻势战术原则可以总结成一种,就是争取敌人的侧翼。您想,一个矛头向前的威武步兵方阵,最坚强之处在于前方,而方阵的左,右与后方,就是他们脆弱的侧面。所以在攻势作战中,如果能在单纯的正面冲锋之外,再加上战术性的侧面攻击,就能轻易摧毁敌人的步兵方阵。这就是提翼车的功用”。
公子甲喊来随车的士卒,将两匹战马套上提翼车,解释道:”所谓”翼”,自然有侧面之意。而”提”则有进一步扩大之意,甚至,提有一种积极引领的味道。您由”提翼”之名思考,就能体会这种两马牵引的小型战车,有何等重要的战术价值。提翼车在作战时,可以配属在大军主队的两翼,以轻快的机动能力,去争取打击敌方阵形的侧面。或者也可以配署在武冲车或武翼车的后方,在前方戎车冲锋开辟一条血路之后,就以提翼车跟进深入,并迅速转向两方暴露侧翼的敌方步兵或戎车,以扩张战果。因为这种车讲究机动,所以不配署步兵,但是车上持弓的戎左要有充份的箭矢,以便在侧翼攻击时作灵活的长程打击”。
公子甲语带憾意地说道:”提翼车应该最多,但是此次西迁,能随带的车辆有限,所以只带来四辆提翼车,不能充份发挥提翼的作用”。
仲虎是个带兵打仗的直爽粗人,所以毫不掩饰心中的钦佩。公子甲意犹未尽:”其实戎车的类型不止这三种。在中原,最讲究的部队还有装备强弩,以箭击构成火力重心,以远程杀伤力取胜的”大黄参连弩大扶胥”,我叫这种车为强弓大戎车。这种强弓车在作战中居于最适合发扬火力之处,所以往往配有称作”飞凫”或”电影”的指挥旗,或者全车以鲜艳的彩布包裹。还有搭载精锐武士多人的”大扶胥冲车”,在敌人横队较为松散时担任正面冲锋,而车上的武士可以随时下车扩张战果。还有较小的一种”扶胥轻车”,又称”电车”,可以搭乘三名武士。虽然因为车型较轻,不能让武士在车上作战,但是可以迅速将这三名武士配置到战场的重点,在追击中尤为重要。这种轻车迅速部署的战术,兵法上称作”电击”或”霆击”。只可惜,这次没有带来这三种车,而不能用于眼前的大战”。
仲虎问道:”据说商军的强弓硬弩,才是作战的主力,公子将会在这次大战中让我们见识见识吗”
公子甲说道:”这趟虽然带了不少箭矢,但是在沿途射猎,消耗太大,所以此次作战不能切实应用我军弓矢的优势。我观察蜀军的弓箭,尚属较原始的单体弓,射程有限,所以这场大战很快就会进入白兵较量”。
公子甲顿了一下,严肃地对仲虎说道:”明日作战,我将亲率武冲车与武翼车冲锋在前,破坏敌阵。我的妻子福婆会率领提翼车打击蜀军的侧翼。贵军的步兵善于交手战,所以部署在我军随车步兵的后方,负责在戎车击破蜀阵之后迅速由缺口深入,向蜀军的两翼席卷,如此,贵军的短兵近战优势才能切实发挥”。
仲虎很高兴,联军的统帅是如此懂行的高手。仲虎恭敬地左膝着地,向公子甲行最隆重的军礼,表达对主帅不贰的信仰:”小子虎,敬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