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方无名之野(今三星堆遗址以南六十公里)公元前1197年4月27日凌晨(武丁五十四年季春壬辰大采)
侦察兵黄甲攀在一颗枝叶繁茂的大树上,细数面前蜀军队伍的人马数量。他的无鞍枣红马在树下焦躁地跺步,发出轻微地嘶声。不过黄甲并不担心坐骑会曝露自己,因为这匹马是公家交给他们一家从小喂养的,人与马之间已经建立完全的信赖。只要黄甲不开口,即使有再大的惊吓,他的坐马绝不会任意乱跑。
在黄甲面前是蜀军的一个行军中的大纵队,约有三千人,但没有看到戎车或骑兵,士兵只装备弓箭,青铜剑与短戈。给合蜀军的行进方向,他们的目标显然是安军的右侧背。黄甲心中暗地佩服安侯的睿智。在被派往各方向的侦察兵准备出发时,安侯亲自召集他们训话。安侯说,蜀军人地相熟,一定会设法运动到我军侧背。所以此次要派出如此多的侦察兵,以掌握蜀军动态。安侯同时交待,分析蜀军此次出兵的兵力不会少于一万人,所以侦察兵要详细报告敌军的人数,以免误判蜀军主力位置。黄甲仔细观察眼前的纵队,没有车兵,没有主帅帐前的蜀字大旗,显然只是一支用于突袭的偏师。黄甲爬下大树,招呼在树下等候的邻兵,他的弟弟黄乙,轻声将侦察所得对黄乙说一遍,黄乙默记在心,轻轻地策马返回中军大帐复命。
在安军的中军虎皮大帐中,妇南轻敲着面前的兵棋,陷入沉思。依据前方侦骑回报的敌情,蜀军主力约八千人正迎面而来,已经推进到安军正面前方五十里处,预计明日中午将与本军主力正面接触。而在本军右翼,也发现约三千人的蜀军纵队。妇南面前是一张依据当地农民叙述所得的沙盘地形图。
妇南在沙盘地形图上看出蜀军的部署。在我军主力的左翼约三里处是岷江的一条支流,不利于大军展开,所以左翼的探骑并没有发现蜀军大队。而在右翼出现的蜀军大纵队,应该是蜀军准备用于侧翼的奇兵。虽然安军右翼有一片浓密的大树林,但是土生土长的蜀军应该不难利用树林间的密道出现在安军右翼。如果蜀军部署在正面的主力与右翼的奇兵同时出击,就能对安军形成压迫之势,溃散的安军很有可能被顺势压入河中。
不过,妇南并不忧心蜀人在右翼的骑兵。因为此时福婆正率领三辆提翼车与三百骑兵驰往右翼,预计在傍晚就能与蜀军右翼接触。妇南的作战目标简单而清晰,福婆的快速纵队并不被期望能全歼右翼的蜀军,只要快速纵队能造成蜀军的慌乱,使蜀军误认安军在右翼已经部署强大兵力,而能将这支蜀军由右翼向中压迫,让他们两军在安军主力正面会合,安军就能稳操胜卷。
福婆快速纵队蜀军纵队右侧五里公元前1197年4月27日下午17时(武丁五十四年季春壬辰莫)
福婆与两名侍从骑着无鞍的白马,在蜀军营区约两里之外伫定,观看蜀军的行动。在草原间,三名骑士的身影显得格外明显。
蜀军已经停止前进,刚开始砍伐木材,准备搭建今夜营区的临时工事。蜀军营区也升起数缕炊烟。福婆的出现似乎惊动了蜀军,一名颇有贵族派头的蜀军指挥官在一排手持短戈士兵的保护下,打起图案斑斓的旗帜,急步向福婆一行靠近,似乎准备对话。但草原上的三名骑士却完全不动,这不免使蜀军的指挥官有莫测高深之感。
福婆麾下的三百骑兵已经下马,分成三”行”。第一行在原地牵马,每人手牵三匹,待命投入作战。第二行在距离蜀营区约一百五十步(两百公尺)处的深草丛中潜伏,手持漆成白色的角弓,背着一个装满一百枝箭的箭袋”箙”。第三行则身背两箙羽箭,手持短戈,与第一行的士兵俩俩搭配。为了避免灿烂的晚霞影响射击,担任射击任务的两百名士兵在深度及腰的草丛中潜行到蜀军营区右后侧就位。
深草间僁促的声响,虽然已经引起蜀军的警觉。不过安军要的就是使蜀军警觉的效果。
在蜀军前来谈判的指挥官一行走出营区,小心接近福婆之时,福婆左边的传令官突然举起一面鲜黄的令旗。一百名射手在深草间站起,整齐划一地拉满手上的角弓,射出密集的羽箭。蜀军营区马上传出一片鬼哭神号。不过已经被惊动的蜀军早有预感,所以许多士兵并未解下皮制的甲冑,在箭雨之中,大部份的蜀兵都能迅速找到掩蔽或者自己的盾牌,而在安军的箭击之下存活。
蜀军指挥官立即退回自己的营区,约两百名蜀军挥舞着手中的短剑与青铜戈,咆哮地向埋伏弓箭手的草丛冲去,不过这支仓促出战的蜀军,队列不免混乱。
福婆冷静地命令传令官再次扬起黄旗,又一阵箭雨大弧度射入蜀军的营区。向深草区冲锋的蜀军并不退怯,反而加快了速度。于是福婆下令举起大红色的令旗。
在冲锋中的蜀军逼近深草区不过十余步时,两辆潜藏在深草间的提翼车突然掀去车上的草堆,战马喷着愤怒的气息,高速向蜀军左侧冲来。两辆戎车并非并排冲击,而是一前一后,以便居于戎右位置长持长戈的武士能够顺畅发挥手中长戈的威力。在两辆提翼车的冲击下,蜀军倒下十余名的战士,原本已经混乱的队形完全被打乱。最重要的是,蜀军冲锋的气势已然中断。
福婆下令举起白色的令旗。一百名佩戈的士兵解下身上的箙,以整齐的一字两排队形从草丛间冲出,杀向队形散乱的蜀军士兵。而潜伏在深草区的弓箭手又向蜀军营区射出第三次箭雨。福婆知道,蜀军单纯以木条扳成的弓射程只及安军角弓的一半,只有不到八十步。所以蜀军无法以弓箭回击深草间的安军弓手。在两军缠斗之时,蜀军也不敢冒着误伤的危险向安军射击。而安军持续的箭雨,更能制约蜀军的援兵。
福婆下令传令官回舞红色的令旗,两辆提翼车调转马头,又向蜀军的溃兵冲杀。向深草区出击的两百名蜀军已经伤亡殆半,失去斗志的残兵纷纷向营区逃回。福婆下令鸣金,召回追击中的戎车与戈兵。
此时夜色已经合聚,福婆下令弓兵向前推进五十步,在以浸有油脂的碎布包裹箭矢,点燃后的箭雨在黑夜的夜空中划出明亮的弧线,落入蜀军的营区,蜀军在黑夜与大火中乱成一片。不过蜀军的指挥官非常镇定,混乱的蜀军营区仍有一批坚毅的弓箭手向深草区方向高速作密集的盲目射击。
蜀军指挥官的镇定处置恰好曝露出他最大的忧虑。夜间营区大乱之时,最怕敌人乘机劫营。虽然蜀军的射程不能打击到深草区中的安军,但若安军正在准备冲锋,也能发生相当的威吓作用。所以蜀军不惜浪费箭矢作威吓性的射击。不过这也正中福婆下怀。福婆喊来身边的传令官,向树林一指,传令官领命策马而去。
树林间,负责照看马匹的一百名骑兵已经上马,每人手牵两匹马。在传令官传达福婆的命令后,一百名骑兵引着三百匹马开始在原地来回跑步,人喊马嘶。三百匹马的马蹄声在黑夜中显得格外骇人。
深草间的弓箭手已经射出第五十轮整齐的箭雨,而蜀军营区的呼喊哀嚎之声逐渐平息,福婆吩咐传令官告知弓手的行长停止射击。夜色中,大火已经在寂静的蜀营间漫烧。这时,侦察兵黄甲快马奔驰到福婆面前,一跃下马,向福婆秉报:”当面蜀军大队已经撤出营寨,正向南方的本队靠拢”。
福婆满意地点点头,下令黄甲带上十名骑兵,继续尾随撤退中的蜀军,一定要确定蜀军与他们在安军当面的本队会合。同时派出快马,向安军的中军大营急报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