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上回诸将摇头苦笑时,一个声音在我左边响起:“好一个“情报不明,无法判断”,这小子我十二师要了。”我转头一看,一个方面大耳,典型的北方汉子少将指着我说。“不行,这小子是我的。”另一个阴柔的声音在我右边发出。我有赚头,发现说话的是一个面带那种可以骗到所有人的微笑的少将,看看标牌,应该是九师的。“好你个方振国,什么都要和我争,这人我要了。”十二师的少将接着又对我说:“来我的师吧,我的师可比他的师强多了。”“呵呵,武军,好像军演你还没有赢过我呢。”“你……”……结果,我的分配转变成了武军少将和方振国少将的争论。我苦笑,然后我看见那个黑的中将招手叫我过去。“小同志,这位是赵刚军长大人,我是参谋长,叫余凡。”然后又扫了那边面红耳赤的两人,刚要开口介绍,我说:“那是十二师的师长武军和九师的师长方振国吧。”赵军长和余参谋长疑惑而又惊讶得看着我。“他们刚才自己说的。”“你们刚才介绍过?”“不,他们刚才的对话中……”我挠挠头。
那边的两个师长猜起拳来,决定谁赢了我就归谁。我又一次苦笑,居然用这种方法来决定我的归属。不过,我喜欢这儿的这种气氛。“别玩了,”余参谋长说:“小徐去十二师吧,他们正好少一个参谋。”……
我跟在似乎打了胜仗的武师长后面,还得要和他一起昂着头从方师长面前通场。好像我是他们争执的玩具,结果武师长赢了。我苦笑。
……
中印之间的冲突很快就结束了,当然,并不是永远的结束。总有一天会大打出手的。我想。
……
来到四十军十二师后,紧张繁重的工作就开始了。
十二师是个装甲师,下辖师部,警卫营,装甲团,两个机械化步兵团,师属炮兵团,工兵营,侦察营,防空营,后勤营,通讯保障连,电子战连,特种战连。
师属装甲团(第十二装甲团)--团部,团部连,两个装甲营,防空连,喷火坦克排。
装甲营(第一、第二营)--营部(辖坦克四辆),四个装甲连。
装甲连(第一……第八连)--连部(辖坦克两辆),三个坦克排,每排坦克四辆。
(坦克标志如下:坦克排的,字母“p”开头,继营编号,继连编号,继排编号,继排第几号车。比如第二营六连三排排长车,则编号为“p2631”。连部车,排编号为零,如第二营六连连长车,则编号为“p2601”。营部车,连编号为零,如第二营营长车,则编号为“p2001”。)
防空连--连部,自走防空导弹排,自走对空炮排两个。
喷火坦克排--什么都没有。
机械化步兵团(第二十四团,第二十五团)--团部,警卫连,三个机械化步兵营,炮兵连,工兵连,侦察连。
机械化步兵营(第一……第三营)--营部,警卫排,三个机械化步兵连,混编连。
机械化步兵连(第一……第九连)--连部,警卫班,三个机械化步兵排,迫击炮排。
机械化步兵排(第一……第三排)--排长,副排长,三个机械化步兵班,每班两辆步战车,战士十六人,其中步战车驾驶员两人,辅助人员两人。
炮兵连--连部,四个炮兵排,其中三个85mm加榴炮排,一个100mm加榴炮排。
工兵连--连部,三个工兵排,每排三个工兵班,每班卡车两辆,战士十二人。
侦察连--连部,三个侦察排,每拍三个侦察班,每班六人。
师属炮兵团--团部,警卫连,自走火箭炮营(三个连,每连自行火箭炮四辆),自行火炮营(三个连,每连自行火炮八辆分两个排),两个牵引式155mm榴弹炮营(四个连,每连155mm榴弹炮12门分三个排),运输连。
防空营--三个防空连(第一、二连同装甲团防空连,第三连为85mm对空高炮连(85mm炮六门))。
工兵营--三个工兵连(每连三排,每排三班,每班十六人,卡车三辆,战场推土机一辆(未装备)),一个伪装连(什么都没有)。
后勤营--四个后勤连(每连战场抢修车两辆,装甲输送车四辆,卡车二十辆(其实除了卡车什么都没有))。
通讯连--四部大功率电台车,一个接线排,一个便携式电台排。
电子战连--基本上什么都没有。
特种兵连--基本上什么都没有。
……
这就是我这几天得到的部队数据,一个师才104辆坦克,而且杂七杂八什么都有。三十八军正在重建,五十六军准备全部换装。我们军就把他们的各式装备都接受了。不过那些破烂货我们都没要,只把最好的那些收下了……不过,以这样的打击力度,实在和一个加强了坦克的步兵师没什么不同。而国家又确实没钱呀,只能把最好的装备交给最好的集团军。这次,中央下了大决心,把技术储备转化为战斗力,而且某些非军事专用技术,国家投资向民间推广。但这怎么都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而最早受惠的也不可能是我们军。--所以,以军长的话说就是:“想办法以现有装备打赢现代化战争。”
想起和武师长同坐一车回师里的时候,他问我:“说实在话,你到底懂些什么?”
我:“……”根本就不知道我的情况,刚才还争得那么起劲!
他居然看出了我的疑惑:“我只不过看见老方想要,才觉得你不错而已……”
我:“……”
于是,我就成了四十军第十二装甲师的一个战术参谋。
……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一转眼就过了两个月。国家的一切都从失败中恢复了正常。中央竭尽所能的致力于经济建设,而军队也得到了更多的军费。至少,师长转达军长的话说,我们的钱够每年作两次师级的军演了。已经十月份了,那么今年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军事演习,就设定为了方师长的第九师和我们的十二师对抗。
部队向东北进发,中途作了长途行军,行军中补给,行军中展开,短途奔袭等等。折腾了将近一个月,才来到了一片丘陵地带,附近有一个叫“马头村”的小村落,只有在他们的县地图中才能找得到。部队休整了三天,然后演习正式开始。
一个多月来,我仔细的研究着九师和我们十二师上三次的交锋--第一次,还是六年前了,那是方师长和武师长都还没来,不过就九师在我军占尽地利的包围圈中强突出来这点看,这是一个作风顽强的集体;第二次,三年前,方师长和武师长的第一次交锋,就是居然用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作诱饵,端掉了武师长的师部,虽然那个机械化步兵团被全歼,但是演习指挥部判九师赢;第三次,去年,方师长一退再退,拉长了十二师的战线,然后大举反攻,三战三捷,漂亮的赢得了胜利。那么他这次会怎么样呢?天知道。我从来不愿意去猜敌方会怎么想,因为我想得到的他一定会想得到。
演习已于昨天开始,师部召集开战场会议。师部帐篷里的大桌上铺着大幅战场地图,两军的态势已经清晰的画在上面,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敌方部署侦查得如此详尽,显示出了主力集团军装甲师的素质。
“九师将部队根据地形排成新月形,是妄图吸引我军进攻中央,然后两翼围上来,将我军或我军一部围歼,从而取得胜利。”是参谋长钱雄少将,一个外表精明强干的中年人,指着地图上蓝色的战线说。
“所以我和参谋长研究决定,以一部佯攻中央,主力集中于其一翼,待敌合围时,伺机吃掉它一部,取得战场优势。”武师长说。
“那该打那一翼呢?”一个参谋询问道。
“这就是这次会议的需要讨论的了。”副师长符东方说,这是一个和蔼的人,而且我觉得“符师长”特别适合做“副师长”。
于是师部里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我看着地图,总觉得有些不对--这决不是诱敌入中央的“虎跑阵”,中央没有坚强的前锋,就是一个明证;九师将主力集中在了两翼,而将装甲团分散在了外围……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呃……”但是我欲言又止,毕竟我还没有熟悉这些人,有时候明哲保身比胜利更重要吧。
“小徐,有什么看法吗?”武师长看出我欲言又止,问道。
“师长,这是“偃月阵”啊,明似诱敌入中央,实则诱敌攻其一翼。当敌军攻其一翼时,全军反转,未被攻击的一翼就直扑敌军主阵,一举奠定胜局。”
“噢……”师部里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那该怎么办呢?”副师长问我。
“既知敌谋,破其不难。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我说。
“呵呵,别掉书袋子了,快说。”副师长笑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