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涛将这年所有熟悉的人回忆个遍,打来电话的胡德还是没有回到广州。
刘晓涛可以肯定,只要胡德回到广州,他就绝对会给自己打来电话。
对于胡德的归来,晓涛实在是很期待。
因为只有在胡德嘴中,方可以得到波仔的下落,得到老吴的下落。
如果能知道他们的下落,并告知江门的莫老板,莫老板的心灵才可能宽慰。
尽管法律上的追诉期早已经过去,胡德几人不会再有麻烦,但是,莫老板私发的“江湖追杀令”并没有撤下,社会对胡德几人道德人沦上的谴责也依然悬着。
胡德,波仔,老吴集体失踪,自然缘于那个阴谋。
......刘晓涛回到湖南过九八年春节的时候,胡德他们的阴谋正在实施。
这个世界骗子很多,每天都有上当受骗的事情发生。
陌生的骗子,人们都很防备,上当的机遇不多。如果是一个熟人成心要骗你,那就无法防备了。如果是一个比较好的朋友骗你,那就基本不用出招。如果一个人朋友没良知了,只要成心骗你,就绝对成功!
江湖上所谓“杀熟”,说的正是没良知的朋友欺骗朋友的事。
胡德派老吴和波仔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到江门提货时,根本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胡德一直是莫老板的朋友。
胡德一直在江门走动。
胡德一直是公司的客户。
胡德经常在公司买进卖出。
胡德的手下带来了两辆平板车。
胡德的手下带来了一张支票。
所有一切,都很正常。
于是,所有的一切就都很顺利,比胡德,老吴,波仔想象的还要顺利。
即便是莫老板看到销售日志时,也绝没想到这批20吨的不锈钢卷板会人间蒸发。
星期一早上,公司财务去银行进帐时,才发现是空头支票。
莫老板立刻打胡德的手机,打不通;打银晶公司的电话,语音提示,因用户原因,该电话停机。
一种不祥涌上莫老板心头。
可是,一切都晚了。
老吴和波仔已经在上个星期六早上,将两台平板车押运至潮阳。
在此等候的胡德则顺利将不锈钢卷板从客户手中兑成换成为现金,拿到手中。
这桩典型的杀熟事件,后来轰动一时。
不是因为它的货值大,而是因为所谓的欺骗又一次印证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格言。
也再一次让莫老板相信了他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所说的“大部分友谊是为了痛快一下”这句话何其准确。
他们换了多少钱?分了多少钱?怎么分的?在哪分的?刘晓涛一概不知。
他们分了钱以后,去了哪里?怎么去的?刘晓涛也是蒙查查。
然而,俩个自称来自广东某检察院的人还是按图索翼找到了远在湖南的刘晓涛。
刘晓涛骑着自行车来到检察官要求准时到达所住的宾馆的时候是在这天下午。
除了胡德的事,唯一让他自己心虚的是回湖南过年时,在火车上做过对那少妇做的荒唐事。
假若是这件事,晓涛打算当场就承认,除了失去形象,也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过完年自己又去广州了,问题也不大。反正未来的自己一定要在广州混出个人样的,不再回湖南。
想通后,晓涛踏实了一些。
进了房间,俩检察官坐在他的对面。
其中一个特别严隶的检察官全面打量了刘晓涛一番,说:“知道我们为什么找你吗?”
刘晓涛自然是摇头。
“你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不找别人?为什么会在春节这样的时候来找你?想一想,再回答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