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涛正在津津有味回想南区作协最有趣的时光。
王梅给他打来电话,请他帮忙去火车站接她归来的女儿和老公。
晓涛笑说:“你是亲爱的领导,那就只好听亲爱的咯。”
王梅笑说:“瞧你那德性,说话就沾便宜。别罗里罗唆,记得去接他们呵。”
王梅不想开车过广州来,一是市区车多路不熟,一是吃得定晓涛,他准同意。
果然,晓涛笑说:“放心,就象接我的女儿一样嘛。”
王梅说:“你这个天杀的,没几句话不沾便宜的。”
晓涛笑说:“就是没沾人便宜。”
王梅也不直接回这话,只大声闹道:“记住,晚上九点到,t97次,卧铺3号车。”
晓涛还想调情打趣,或责备她让自己上站台。没想到,王梅的电话放下了。
“奶油的,自己就象她的人的一样。”晓涛抱怨一句。
不想她了,哥们想往事去。
……刘晓涛很快进入南区作协工作。
老何对他提出的方案非常感兴趣。对他抛出的所有选题都值肯定意见,全都照单收下。
最后定下三个选题立刻实施。
三个选题是,编一本《广州公共汽车线路指南》,编一套《广州科学技术人员辞典》,编一册《杰出的南区人》。
老何是个眼光锐利的人,却又是一个精明到家的汉。
他说:“刘晓涛你厉害,但只是你一个人厉害。赚钱没问题,但你要赚大钱不容易,想不想知道为什么?”
晓涛喜欢他的风格,说话办事乐呵呵。这样尖锐的问题也让人很好接受。
晓涛说:“你请直说。”
老何说:“因为没有进入企业化经营。什么是企业化经营?说穿了,就是不能一个人打天下。”
晓涛很快领悟,并因为他的这句话,一直对他敬重。
老何什么也不管,他让晓涛将三个项目抓起来,什么先立项,什么就先运作。
一个项目运作后,再运作下一个项目。
晓涛设想的《广州公共汽车线路手册》是一本书,它用xy轴坐标原理,搞对号入座,人到了广州,要去哪里,只须象翻《新华字典》一样,找到这个地方名,便可以查到哪路车去,有哪几条公共汽车线路路过。很方便。编印成功后,市场上一定受欢迎。
晓涛想说服老何直接编印,交给出版社出版。主编就是刘晓涛。
晓涛想,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自己的大名就会让全广州城都知道。玲姐会知道,翠会知道,华女会知道,王老板会知道,吉鸿会知道,甚至躲起来的胡德也会知道。自己的事业也就有了一个小小风光。
老何这回却没有同意。
他对晓涛说:“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给了出版社,我们没有更多利润。二是交由出版社,它们也不一定出版,它们要考虑市场。我们认为好,它们未必看好。既使很看好,也有很多前期工作做,等到出版时,不知道会在何年何月了!”
汤秘书长也赞成老何的说法,说:“出版社出书是很麻烦,一审二审终审的,几个回合下来,一年两年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