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涛说:“不交出版社,我们没书号,不能上街销售。”
老何说:“销售权我们可以争取到。只要我们出书前与出版社协商,买一个书号,各种费用由我们出,自己包销就可以了。问题不在这里,在于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大了。”
晓涛现在拿人家工资了,底气不如从前在胡德处足,只好说:“那你说,怎么办?”
老何说:“我的意见,还是不用书号。不上街销售。我们自己找赞助,每个赞助单位我们给一个p作宣传回报。书出来了,我们派送给大家,谁要谁取。效果一样好。相信这样的书,要的人一定不少。”
晓涛还想争取一下,说:“你说的自然不错,但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你想,只有走销售的道,才能将《广州公共汽车线路手册》铺满全广州,需要的人才能买到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有了书号,还能够年年出版修订。作为一个长期项目搞下去。”
晓涛说的也没错,但他没有老何想的周到,想的多。
晓涛多从理论出发,老何则考虑到操作。
老何说:“任何一个策划,如果不好操作,不能操作,不能赚钱,都不能算是好策划。照你所说,铺满全城自然很好,可你也得想一想,需要投多少钱下去。”
晓涛就不说话了。自已显然是没有钱投的,给胡德弄去的3万元承包款都没下落呢?
老何对汤秘书长说:“就照我们的办法办吧。抓紧做好前期工作,立好项目后,赶快招人,找一帮会拉p人,四面出击,搞几十万赞助款是没问题的。”
老何说的前期工作,一是找到市一级与公交线路有关的主管单位,由它们下文件同意编辑,有一个“师出有名”的由头;二是尽快找到管理公共汽车线路的部门,拿到全市公交线路的线路图和站点名。
关键是前一个。既然编的是全市公交信息,区一级单位编,自然名不正。名不正,事就不顺。这个重要的事,由老何落实。
晓涛则负责后一个事。同时,晓涛还自告奋勇地说,要找一个地方让未来的大家办公。
晓涛知道,这事自己去找杨总,用书本上的宣传在星辰大酒店换一个房间完全没有问题。
告辞老何和汤秘书长。晓涛去找杨总。
到了杨总行政办,在硕大的办公桌前将自己承包胡德公司《全国不锈钢供求指南》失败的事全说给他听,当然,基本上归究于胡德逃跑。现在得从头再来,以争取他的同情。
杨总吃惊地说:“晓涛,我怎么是第一次听你说呢?我都不知道,你与胡老板居然发生了这样的故事?为什么一次也没听你说?上次在北京大酒店玩了一晚上,也没听你说呀?”
晓涛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只想等胡德公司好转,自己取得一点成功才说。没想到就越陷越深。”
杨总安慰地说:“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接着,晓涛将自己现在在南区作协工作的事告知杨总。顺便说出自己要在此找套房办公的事。
杨总听完后,说:“这事这么办,你看行不。一是你去作协拿个商函。将事说清楚,我批一下。二是拿公交部门的批文来,我批一下,两个办法都行,都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房。不过,话说清楚,电话费是你们的。你们可以安一台市话,也可以用我们酒店的电话。反正,发生的电话费是你们的。其它水电方面吗?我们免你半年。半年后,一切就得交钱了!”
晓涛说:“酒店的电话我们不用的,你们的费用太贵。市话不知道可不可安装,我们可以自己安装一台。这些事,我们不为难你。”
杨总说:“对了,你们不是用来办公吗?房间里的布草我们不给了。床被吗,我们也撤掉。”
晓涛说:“床被我来用呀?不用撤的。”
杨总说:“那你怎么办公?”
晓涛笑说:“我们会招些人,但那些人全天在外跑,不用来上此上班的。”
杨总说:“也是,人来的太多,人来人往的,对酒店,对客人也不安全。这一点我也要提出要求。”
晓涛说:“你放心好了。你这里只是个联络地点。如果有人上门来,打电话来,找得到便行。是这么个目的和想法。当然,在这办公也很享受。”
杨总就笑了。关于宣传回报的事,杨总提都没提。但晓涛想好了,必须在将来好好落实。
出了杨总办公室,下了楼,却意外在电梯口遇到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