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江桦看着朔染放下的报名表,他不由得想起他们初见的时候。
他刻意的找去她打工的咖啡厅,对着她在黑板上的画大肆评价,只为了见她一面,而那幅画其实没什幺了不起。
而朔染跟他想的也的确有些差距。
他们的相遇根本不是偶然,而是早就设计好的。
透过朔染的高中辅导老师介绍,他才知道这个孩子的。
刚知道这孩子的时候其实江桦是有所反弹的。
那是在某一次的同学聚餐,对方首先向他提起的。
(我可以拒绝吗?)
(拜託,我是说真的,他很有天分。)
江桦对着曾经的国中同学,表情十分厌恶。
(那不是我接受的理由,何况你从哪看到她很有天分?)
(你听我说。)
不顾江桦的不愿意,对方从初认识朔染开始娓娓道来。
当然就不再细说。
简而言之,朔染是个从小就有轻度至中度情绪及沟通障碍的孩子。
虽然日常生活打理没有什幺困难,但在和同侪及工作上常常与人有所摩擦,而他的国中同学是朔染的担当辅导老师。
他说,其实从他高一到高二这两年间,他们从来就没有过正式的谈话。
因为朔染根本拒绝谈话,一到辅导室就是戴起耳机看他自己的书。
就算好声好气甚至天马行空地展开话题,她唯一的反应,只是淡漠。
后来,他也就放弃了,他开始利用起和朔染的辅导时间来备课,两人在同样的空间里各自做自己的事,倒也不是很尴尬,偶尔他单方面的和朔染瞎聊几句。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直到学期末。
那时候他开始筹备下学期的新课程,他去收集了许多不一样的人物表情,课程内容是请学生们模拟照片中的人物表情,并将自己观察到的细微表情画出来。
和所谓的临摹有些巧妙的相似。
他在準备的时候,只是开玩笑的要朔染试试看。
当然,朔染那时候只是看了几眼,表情依然,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