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有余,她已渐渐地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周边的人事关系也大致弄清。那日,剪刀幸而没有落下,否则,死的又岂只是她一人,轻舞就得先为她陪葬!当阻止她自裁的那人怒目告诉她身处宫中的这些厉害关系时,她再也不敢这样意气用事了。怎忍心因了自己的没有生念而去毁了别人的前程?只好生生地接受下了这个角色。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那个自称为“六哥”的人。养伤的日子里,他几乎天天来宜心宫,清雪口上叫他六哥,心中却早已把他当成了子凡。
皇上、皇后确实十分宠爱明晨,比待自己的亲生孩子还好,这让清雪格外想念自己的父母和弟弟,那样冲动地去赴死究竟是对是错,她一时有些糊涂,也不知这里是不是自己的前生,还能不能回到后世。但渐渐的,清雪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多想丝毫没有用处,一点儿也于事无补,只能先安心当好这个明晨吧。或许,从在这里醒来的那一刻开始,夏清雪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十日前,宫中御医说可以尽除伤处的药迹了,当时,皇帝、皇后、六皇子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轻舞用面巾沾水一点点擦净了明晨脸上、手上的药膏,当那张干净、完整的脸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愣,这是明晨吗?金创药能够愈合伤口、去腐生新,难道还有美颜的功效吗?从前的明晨可没有这么清丽。因奇怪大家的目光,明晨只好拿过镜子照看,并没什么,依旧是从前清雪的模样,只是年纪轻了许多,那明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难道,她和现在的自己长得不一样吗?
这时,皇后上前万分疼爱地抚着她如玉的面庞柔和地说道:“真是女大十八变,最近没仔细瞅你,竟是越长越出脱了!
太阳越沉越低,湖面上的金色光芒也渐渐退去,这时,清雪感到了些许的寒意,毕竟已是深秋。
于是,收回遐思,准备起身离去,这时一个低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明晨,听说你变了模样,让我瞧瞧,还是不是那个不懂事、调皮的小姑娘了!”
明晨回头一看,竟是那日拦她剪刀,劝她活下来的人。此时,他的眼中已没有了当时的怒气,可目光却依旧咄咄逼人。这人身材健朗,浑身充满了英武之气,着一件深色、不像是朝服的长衫,发髻上的青丝束带随风翩翩。
“奴婢给二殿下请安,”明晨正不知该对那人说什么,轻舞恰好来了,这才知道,原来他是二皇子朱天臣,“公主,天寒了,早些回屋吧!”
“辣椒,你先回去吧,我和明晨有话要说,放心,一定不会让她冻着、饿着的!”
“是,殿下!哦,对了,公主已将奴婢的名字改为‘轻舞’了,那奴婢就先回去了。”
“明晨……”待轻舞走远,朱天臣轻声问道,“告诉我,那日你为何要自寻短见?”
“我,我不知道!”明晨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是吗?不愿说也罢,只是,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有死的决心,为什么没有生的勇气?”
望着眼前这俊逸真诚的面孔,两行清泪悄然划落明晨的脸庞,朱天辰一边温柔地轻拭,一边继续道:“幸好没有被人看到,答应我,那是最后一次,再也不要这样对待自己了,好吗?”
明晨委屈得已不能言语,朱天臣只好将明晨揽入怀中喃喃道:“哭吧,明晨,放声的哭出来吧,也许只有这样,你才能彻底化解开自己心中的郁结……”
第23章静中有变
当明晨意识到自己竟在一个并不了解的男子怀中时,立刻推开了朱天臣。
“怎么,还怕二哥吃了你吗?记住,我的胸膛永远可以让你依靠!”
明晨一听这话立刻抬起头,四目相对,她从朱天臣的眼中读到了兄妹之情,而他却望着明晨闪烁着泪光的双眼呆住了,残阳余照下,明晨竟这般的柔美和楚楚动人,恐怕谁见了,都会认真地去怜惜。
“谢谢二哥!”明晨很诚恳。
“二哥,你们俩在这儿说什么悄悄话呢?母后要大家一起去她那儿共进晚膳呢。今天,四姐回来了!”六殿下朱天侧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咦,明晨,怎么哭了,二哥从来不欺负女孩子呀……”
“没事,她只是想念自己的父母了!”朱天臣代答。
“明晨,你真的变了,从前可没这么多愁善感呀,最近笑得都比以前少了!”
“是吗?那你喜欢从前的我还是现在的我?”明晨拭干泪十分认真地问道。
“嗯,以前的你吗,太闹,现在的你吗,又太安静,我呀,都不喜欢!嘻嘻!”说完人就跑了,生怕遭打!
小小的家宴就设在皇后的未央宫侧殿,一屋子人有说有笑,唯有明晨默然。
“呦,这一摔,把我们明晨给摔大了,如今看着还真有些姑娘家的模样了,母后也该留心着有没有合适的驸马人选了!”四公主朱天雨笑着看了一眼明晨,又扫了一遍屋中的各位皇子之后,对皇后悄悄耳语。
声音虽小,大家仍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晨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忙道:“姐姐,明晨还小呢!”说完,竟不由自主的望向了朱天侧。
朱天雨会意,立刻转向六弟问道:“天侧,可愿亲上加亲呀?”
“哪和哪呀?姐姐,你可别在这里乱点鸳鸯谱,小心姐夫回家封你个‘媒婆夫人’!我呀,哪里配得上明晨?”
心,一落千丈,明晨默然。
“你呀,就省省心吧,皇上恐怕早就有了安排!”皇后的话打破了小小的僵局。于是,大家会意,都不再提此事。
明晨愕然,自己的未来早就被定了吗?
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年末,大亦朝开国至今已十八载。这十八年中,边疆的争界之战也是此起彼伏,但都可谓是皮毛,丝毫动不了大亦的根本。也就是因为战事越来越少,所以军心日渐涣散,不再似从前那样随时可以用兵一时。
当初跟着皇上打拼的老将们也都或死或告老还乡,唯有振国公崔猛依旧效力于御前,统领着京城的三万内御林军和城外的五万外御林军。他早就告诫过皇上应居安思危,可皇上大概是厌倦了战争,也看惯了四海升平,总是责他杞人忧天,一笑了之,崔猛一气之下就辞了官。
恰在此时,北疆八百里急报:梦亭关失守!那可是闯边破界的大门呀!紧接着,战报似雪片一般传入宫中,冯刘关失守!射雁关失守!灰印关失守!敌人如入无人之境,居然已到了嘉峪关长城,若嘉峪关亦破,京城危矣!
皇帝急招崔猛入宫,差的人竟报崔猛辞官后即去云游四海了,如今根本不知人在哪里!眼前,手底下的武将都太过年轻,如何担此大任?一夜之间,皇帝朱易的头发都急白了。无奈,只好朝堂上征将出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