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蛊失传已久,道子也是根据症状判断,希望没诊错。”
“方才的汤,我嗅到了竹笋和草药的清香,道长可己有解蛊之法?有我能帮忙的吗?"
“是见雪岭的竹笋加几位药草熬制,”浮梦生将一张雪花笺递给东宫芙,“这是药方,每日按此剂量熬汤送服,能将此蛊压制三日,在此期间不会再有呕血与疼痛的情况。”
东宫芙接过药方笑问,“道长可是要回明月山炼丹解蛊?我想去打下手怎么办?”
“东宫小姐好意心领,道子一人足矣。”浮梦生笑道。
"哈哈,好的。"
“多谢先生。”谢霓羽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一些,“此番又给先生添麻烦了。”
“道子未及时发觉异样,小友被下蛊而不察,两位小公子或与小友有直接肢体接触,才会如此。”
“说来说去,还是敌人太狡猾。”东宫芙叹息道。
“时候不早,道子先带小友回明月山,届时会将丹药送至。”
说完,便去内室抱出杜若之,轻点了下头:“告辞。”
东宫芙笑着挥挥手,谢霓羽看了那红衣少年一眼,还想问点什么,终是没有,对浮梦生行了一礼:“多谢先生,再会。”
第37章梦淮川
有关羽衣族旧址的消息,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在修仙界不少人心中荡开涟漪,而某处坐落于崇山峻岭间,在万仞高峰上,临百丈沟壑深渊,远离尘世之地,依旧安宁如常。
此域抱山而建的亭台楼阁,飞檐张扬,却因多是青砖黛瓦,设计精巧,如同山林间晕染开的淡淡墨痕,烟波浩渺云卷云舒间,如丹青绘就的水墨之境,大气悠然。
流经这书卷气十足之处的一条长河,在晨曦与朝阳下波光粼粼,清澈烁金。
近神之地,一梦淮川。
梦淮川河畔绿草茵茵,不见花色,却有株桃花树,开着不应季的粉花,灼灼夭夭绽放在暮秋时节,有种繁盛热烈又妖娆的美丽。
桃花枝上挂了串半旧不新的风铃,空谷来风,铃声清越。
桃花树下有一桐木古琴,一青石桌,桌上一边放了个小博山炉,香烟袅袅,蜿蜒而上,缱绻消散,桌子中间摆了个茶盘,盘中盛着紫砂茶壶桃花粉瓷茶,桌子另一边最外沿,则是摆了一撂书册。
石桌旁边有一软榻,铺了层毛茸茸的白狐狸毛毯,斜倚在软榻上的男子,正是之前谢氏府中那位琴者先生,此时依旧面戴描金绘彩的哭脸狐狸面具,银白的长发未束,倾泻如雪瀑,发间左右各伸出支小珊瑚树般,顶端一抹红的玉白龙角。
琴者不只是比之前在谢氏时多了两只角,衣着也与化装在外游历时大相径庭,回归常服,便是身着白色的交领锦衣,护肩处有龙鳞状银甲,衣襟袖口腰封皆绣有缱绻飘逸的云气纹,绣纹是素净淡雅的蓝色,衣摆处则是堆雪湛蓝的海水江崖纹。
他懒洋洋倚在软榻上,一手枕头,一手轻摇白鹤墨尾羽扇,似在闭目眼神中,浑身散发着慵懒而从容的自信。
身着桃花纹云绫罗衣的年轻女子,正从左边走到右边,右边走到左边,不时还“唉”一声。
琴者依旧闭目,只是抬手在旁边的桌上摸了摸,才道:“寺月,茶。”
巫寺月翻了个白眼,上前沏好茶,砰地一声搁在桌沿。
“耶~风使小姐有何意见?”羽扇轻摇间,自是一派悠然自得。
“缪。”
“你来回踱步,不是想让吾问你么?”琴者睁开眼,笑道。
“属下不敢。”
“哈,此时不讲,下回吾就不想听了。”
“风花二人去了阆华宴,应该是黄泉君指使的,”巫寺月将茶杯移自鼻间轻嗅了下,茶烟里的茉莉清香瞬间消失,将杯子放回桌上,“结果他那朵彼岸花被扣下了,王若溪放了话,让鬼市拿观尘镜换。”
“嗯。”羽扇已被搁下,手头已多了本书。
“黄泉君肯定是要去保人的。”
“嗯。”闻者不为所动,悠然翻着手头那本《羽衣长歌》。
“主人!”平地起狂风,桃花簌簌如雨落了一桌一地一白衣,更有一小枝桃花被风折断,跌落在羽扇上。
皆成了离树随即枯萎的干花。
“啊,听着呢,寺月你继续。”
“我不明白,现在观尘镜可能在黄泉君手里,”巫寺月捞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为何你还能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