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日救了好多人,若是老天开眼,给我些许福报,那我求他保佑你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我不后悔,其实我我心里一直……想做个闻名遐迩的侠客,而不仅仅是一把‘三少爷的剑’。
你看,他们没有人在乎那个不知名姓的年轻剑客的生死,他们谁也没问他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
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三哥。
我是个表里不一的家伙。我实际上就像现在这张仿佛烂掉、半边淌着浓疮的脸一样,也许这才是我本来的面目。
我不是没有想过要离开你。我想这总会有一个界限,无论是你对我的好,还是我对你的陪伴。
我害怕那日子到来,又有一些雀跃。我伤心你要离开,又贪求旁人的陪伴。就像你决定离家时,我表现得忠心耿耿,体贴顺从,可又不说一句阻拦的话;但当真踏上旅程,却又希望这旅程没有终点。
我毕竟是你的下人,少爷。
自相矛盾,古怪至极。
可到了这会儿,我又想全都作罢,只要再能陪你一朝一夕,一忽一刻……
眼泪从眼角滚下,他分辨不出是哪一半边脸上流下的泪水,它的是那张属于喻余青的精致美丽的脸孔,还是另一半边坑洼纵横的沟壑?
答案在火里,也在风里。
因为它尚未划开一道属于自己的痕迹,就一并被滚烫的气息蒸腾殆尽了。
烧吧。他反倒笑起来,烧得干干净净,什么也别剩下……
就让三少爷记得他那柄剑,永远是那副最好、最锋利的样子……
绝处逢生的诸人尽皆怔怔看着这奇景般地一幕,一时间谁都说不出话,甚至不相信自己已经真的死里逃生;薛三蓬地一声,滑跪在地上,动也不动。火烧到了廊亭——他们刚刚在对岸落脚的地方;木头焦黑,山火肆虐,纷纷黑絮一如此夜残渣。
原本从这个角落越过山顶,尚能看见主楼的飞檐和火光,可渐渐的便什么也不见了,只剩下滚滚腾腾的黑烟;尽目云层之外,隐约露出一道鱼肚白。
第三十五章捕蝉黄雀后
到得淳安地界,消息已经传得满城风雨。走街串巷,做小买卖的、洒扫街道的,挑担买菜的妇女,谁都得说两句前日里的大火,“映得天都红了!”
“吓死人咯,以为是要发洪的先兆呢,前些日子才淹了金陵,莫也发到我们这里……”
“听说是魔教搞的鬼,又与十二家作对。讨不到便宜后,一怒之下,居然把那座十二楼给烧了。”
“嗐!那群害人的东西!”
“那根本就是报复。还用说吗?他们在十二家的地盘上讨不到好去,这一次是大张旗鼓,要来清算了。“
“哈哈!偷鸡不成蚀把米!”
贝衍舟倒是毫不在意,哼着曲儿,一路走茶馆里坐地。文方寄怕他听了这么多闲言碎语,心情不好,战战兢兢地跟在后面。毕竟这些碎嘴里,到底没一句说得是好话,虽说“弇洲派”并不算十足的邪教,也没干过什么拿得出手叫得上口那种伤天害理的坏事,但到底做的东西相当“邪性”,因而也把他们算在里面了。江湖上总有人说,他们那本事完全是巫术,而并非真正的工匠。用了他们做的东西,那都是要倒血霉的。文方寄也是这么认为,所以听到家中叔父会用弇洲派的工匠感到非常惊奇。
和其他人走散之后,文方寄作为一个头一遭出门在外的雏儿,东西南北都辩不识。原本只是家族中跟着父亲和师兄弟们一起来十二登楼看个热闹,增长见闻,一路上也都跟着家人骑马坐车坐船,半点没有费心去记怎么走。眼下一个人零零落落地,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贝衍舟往哪里去,他也跟着往哪里去。两人仗着年轻,脚力又好,并不走官道。贝衍舟对山路捷径熟得跟自家后院一般,看一眼便知道哪里有路,哪里要绕远,哪里有溪流,闭着眼只管走,居然不过一天便到了淳安。文方寄心里十分高兴,他来时在这里打过尖住店,因此知道的确是回家的方向,心想贝衍舟果然没有骗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大半。
两人在茶馆里吃茶歇脚。贝衍舟一瞧便是大手脚惯了的人,连喝壶解渴茶也要最好的。只是穿着打扮怎么看也不是富家子弟,两人被火烧过,再走了一天山路,当然灰头土脸,也不惹人在意。茶馆里四座也都在说起火的事,声音不自觉便往耳朵里钻:“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听说十二家也折损不少……这下两边梁子结得大了,不会要起乱子吧?”
“他们也不是白白放火。据说那楼顶上藏着一样宝贝,几次三番魔教出手都得不到,这次倾巢而出,铩羽而归,于是一怒之下……”那人嘿嘿一笑,做了个劈砍的手势,“干脆来个玉石俱焚!”
贝衍舟没忍住,噗一下笑得好大声。茶馆里多少人正认真听这人说话呢,他这一笑,所有人便齐刷刷望过来。贝衍舟一副浪荡儿的模样,翘着双腿,也不惧那些眼神,一面将花生米扔嘴里嚼,一面挑着他那双眼挨个扫回去。那说话人见是张生面孔,便道:“怎么,小兄弟没见过啊,哪里来的?你笑什么?”贝衍舟还没答话,文方寄已经扑过去把他嘴按着,赔笑道:“没什么!我刚刚讲了个笑话呢,我这位大哥给我逗笑了!那、那个!您继续!别败了兴致,说得真好!”
这一茬过去,贝衍舟眯细了眼,笑盈盈瞧他,压低了声音道:“怎么,赶不迭堵我的嘴?你怕了,怕他们揍我,你被牵连?”
文方寄赔笑道:“怎么说呢,舟哥,我、我这不是怕惹出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
贝衍舟道:“你那眼神,我懂了,你是怕我下一刻就睚眦必报,恶从胆边生,拿毒药来把他们全都弄死。”
文方寄结结巴巴道:“我不、不是这个、意思。”
贝衍舟大笑起来。“你还真这么想!你到底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坏印象?”
文家小子不敢说话。贝衍舟便逗他:“是不是觉得我一路带着你,都只为了留待路上没粮时把你烤了吃?”
文方寄惊得睁大了眼睛,仿佛得知了原来他带着自己还有这样一层意思在;待看清了贝衍舟眼里戏谑的神情,这才闹红了脸,小声道:“这个我没有想过。”
贝衍舟道:“放心吧,你这种我清楚得很,骨头塞牙,肉又柴。不好吃。”
文方寄被唬得坐立不安,半晌问:“……你、你吃过?”
贝衍舟耸了耸肩。“没吃过人。不过我以前有一次上路,带上了打小和我一起长大的狗儿作伴。后来没了吃的,就把狗儿打死吃啦。”他顿了顿,以一种极诱惑的方式回味地舔过嘴唇,“不得不说,那味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