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换作其他人,墨斗的某些言论会被人嗤笑或是被人惧怕,但嬴政却完全接受良好人。
就像史书中的记载,他注定不凡,只有嬴政才有这种眼界和气魄定下两千年的格局。
墨斗曾经以为,嬴政只是将他最暴戾了一面掩藏了起来,或是当他君临下下,或是在另一个时间节点,嬴政的这种性情就会爆发出来。
但事实就是,嬴政从一开始就是那么的完美,没有残忍,没有暴戾……就像是老天爷将他最精致的作品送下人间,嬴政便是老天爷送给世间的礼物,世人皆该为之倾倒,也是墨斗心中最完美的君主。
所以,嬴政,你不要变,也不能变……
第22章
“或许孤也要变了……也该变了……”
在嬴政说出这句话后,墨斗在心中浮过千万种想法,而最后总结起来便是他必须阻止嬴政的改变,阻止未来那个千夫所指的暴秦,阻止那千万生民的哀鸿遍野。
墨斗说:“斗认为,公子不该变,更不能变。”
嬴政问:“为何,难道斗认为孤心软是对的?”
墨斗不为所动:“为君者,确实不可心软。”
嬴政咄咄逼人:“斗说这话不是自相矛盾?”
墨斗面不改色:“可问一句,公子之志在何?”
一直反驳墨斗的嬴政突然一顿,迷茫地抬头看向墨斗,他的……志向?
墨斗回视嬴政,等待他的回到,火光照在嬴政的脸上,他的脸立体而生动,一半明亮一半阴影,就像后世对他的评价一样,墨斗的心微微一动。
“孤……未曾想过……”
他的身边地位来得顺理成章,之前的各种想法对他现在的身份地位都不过是随手可做之事,而与此同时,嬴政要面临空白了十年的学业,虽然之前有墨斗的打底,但依然忙得晕头转向的,也没什么时间和精力想这种事情。
墨斗慢慢引导:“公子可是想做秦王?”
嬴政没说话,他当然想做秦王,但不知为何,被墨斗这么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心里有了一点不甘。
“若是如此,公子又何必心忧?公子乃大王长子,便是大王有二子,亦非正后所出,自不可能与公子争位,吕公上敬大王,下扶公子,况秦非弱国,便是公子拥碌无为,亦有公卿为大秦群策尽心。”
墨斗说这些话明明都些安慰人的,但嬴政越听脸越黑,眉头也皱了起来,恨不能干脆打断墨斗,好让他明白他嬴政不是这种混吃等死之辈。
像是看出了嬴政的不耐,墨斗换了了方向:“或是公子不甘如此,一如秦穆公、秦襄公、秦惠公、秦庄公……变法强秦,代代相传。”
没错,这才是他应有的所作所为,嬴政的眉头舒展开来,然而就像是为了打击嬴政一样,墨斗突然又尖酸刻薄起来。
“与赵相争,固守于西土,不能踏进中原一步……”
嬴政脸色一变,斥声道:“住口!你知道在说什么吗?!”
这是秦国的痛处,从晋国开始一直到赵国,秦国就像是被诅咒了一样,一直在跟他东边的邻国杠,虽然有好几次秦国都站在上风,但就是奈何不了这个国家,到现在,也只能隔着一个赵国眼馋中原。
墨斗没有被吓到:“这不过是事实而已,公子何必动怒。”
是啊,这就是事实,嬴政一下子就泄了气,只不过墨斗把它说了出来,只是当这件事被说出来时对于秦国不是一般的难听而已……
嬴政沉默了片刻,捋了捋墨斗说的话,然后发现话题早就偏远了:“所以你想说什么?”
“斗只是想说,大王和吕公说的话不尽然皆是对的。”
嬴政手指轻敲桌面:“继续说下去。”
“吕公说公子太过心软,斗不以为然,敢问公子,若是有人与敌国私通,公子会如何处置?”
“叛秦着,斩。”
“既然公子能下如此决断,又何来心软之说?公子是心善,心软与心善不可一概而论之。”
嬴政抿嘴,举了个例子:“当初孤推行曲辕犁时,有人故意搅闹之,孤不愿斩之,父王于此事不满。”
“那是因为他们本便不该斩,”听到这件事,墨斗反倒微笑起来,“秦国以法治国,自当依法处置。”
墨斗努力安奈住心中激动,看看这法制的光辉,依法治国,多么先进的思想!
“如此是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