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后,云州解除封锁,一封奏折也送往京城。
大黔朝,上京城,朝会。
“启禀陛下,臣请奏。”一位穿着靛蓝色官服,上面绣着大雁的中年官员手持笏板大步上前,躬身说道。
“爱卿所言何事。”皇上坐在龙椅上,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比起每月的朝会,他更喜欢待在炼丹房里,寻求长生。
“云州州牧李阎上书,崇阳仙人济世救民,于危难之际舍身就义,天降山岳,镇压妖魔。”
“恭喜陛下,天佑大黔!”
群臣听闻,纷纷贺喜。
“哦?”皇上来了兴趣,国师果然料事如神,真有仙人降伏妖魔。如果每个仙人都想国师和崇阳仙人那样,朕的天下必将千秋万代。
“国师,你说当如何封赏。”
国师站在下方低头沉思,位置赫然是群臣之首,位列宰相之前。
思索片刻,国师踏前一步,道:“陛下,此乃天意,无可授。”
皇上奇怪,但也没有问为何。
国师继续道:“此乃陛下宏德,天意所归,崇阳道友舍身为民,当令云州百姓广修庙塑像,感念崇阳道友之恩。”
皇上龙颜大悦,大手一挥,“就依国师所言。”
“众爱卿还有何事可奏。”
明眼人都知道,皇上想退朝了,都纷纷低眉不语,反正都是国师说了算,丞相说了都没用。
“陛下,臣还有一言!”一位愣头青出列。
老皇帝横眉,居然还有如此不懂事之人,心想你还是回家种田吧。
“云州州牧李阎素有贤明,保护百姓,与城共进退,州将军周作死守江陵郡,不惧妖魔,此二人皆为忠义之士。”
“臣谏言,当封赏!”
好家伙,国师才说了这时天意所归,全是陛下的功劳,你个愣头青立马跳出来说李阎周作二人有大功,这不是打国师的脸吗!你让皇上情何以堪!
群臣纷纷侧目观察国师,发现国师笑而不语,丝毫不在意。
其身后的丞相闭目养神,仿佛置身事外。
皇上愠怒,“你叫什么名字!”
愣头青丝毫不惧,道:“臣赵幼林。”
“云州州牧李阎,任职期间,妖魔恒肆,此乃大过,念其品性,守护百姓,功过相抵。”
“退朝!”
......
七年光景悠悠而过。
云州,历经妖魔,百废待兴。
“公子,前面那座大山就是崇阳山吗?”小道童背着书娄,脸上露出向往之色。
传说崇阳真君天降道法,招来大山,镇压了七年前肆虐云州的妖魔。
青年儒生打开折扇,轻轻扇了几下,笑道:“是啊,这便是崇阳山。据说州牧李阎为崇阳真君造了一具神像,走,我们去瞻仰一番,求个功名。”
“听说云州百姓家家供奉崇阳真君,比之三清道祖,玉皇上帝都要灵呢。”
“有崇阳真君护佑,公子定能金榜题名!”小道童恭维道。
话说老道士以身殉道,镇压虮狳,江陵郡城隍得崇阳二字,认为是上天启示,不忍老道士身后无名,遂记老道士道号崇阳,尊称为崇阳真君,这座山也命名为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