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本县形成行业协会并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自然就能形成滚雪球效益,吸纳其他县同行加入,最终实现市级行业协会的成立。
李古岩的商业思路就是让大部分人共同获利,淘汰一小部分人。
李古岩苦笑道:“水产品行业协会,原订计划是由我来亲自操刀完成,不过现在背着十几万匹布一百多万的巨债,估计是没精力再亲力亲为地组建水产品行业协会了。”
但是水产品行业协会李古岩已经起头了就不会半途而废,但这个事情必须要一个信得过且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来办。
李古岩第一反应就是刘小七,他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比杨老三要强,可综合能力没有,需要时间锻炼和培养。
至于杨老三,李古岩压根就没想过,从村上开会就能看出来,他的控场能力太差。无法压倒其他人。
在李古岩的心中,杨老三最合适的岗位就是成为公司的财务大管家。
一个大型集团公司的财务大权也至关重要,李古岩不可能丢给不信任的人来做。
在公司资金少的时候还无所谓,等资金达到以亿为单位的时候,这里面自然而然就会涉及其他一些东西。
只要杨老三把财务这条线理清楚拧起来,不出岔子,那就是对李古岩最大的帮助。
“不管怎么做最终的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必须要把刘小七推上去,不然就是给他人做嫁衣,如果刘小七最终失败了,就用布料赚的钱砸进去,以资本的力量来扳回局面”李古岩咬牙发狠道。
在最初设想时,李古岩先辅助那些村民捕获更多鱼,充实自己的货源,再用货源优势冲击市场,逼迫其他鱼商与其合作,形成合作共赢模式。
不知不觉间李古岩已经写满了十几页纸的水产品商业计划书。
从行业协会的组成架构到各个架构之间的主要责任和意图。
再到操作环节的注意要点,以及如何实现三方共同获利及获利后的利润分配,对于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力也制定了解决办法。
李古岩甩了下有些发酸的手腕,叹道:“小七哥,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服装产业,华国从1981年就出现许多棉纺织生产企业产品积压的问题,部分棉纺织生产企业已经通过取消布票的方式进行促销,1983年12月华国官方也正式宣布布票取消,刺激市场购买布料,可还是出现布料大量积压。
对于布料积压问题,李古岩分析主要有两点。
第一就是销售渠道,八十年代国企的主要销售渠道就是国营商场和供销社,这两个主要零售端口均为国企。
八十年代的国企销售员,都是有正式编制,属于当代高级白领级。且工资和销售额完全不挂钩,完全没有销售引导作用,就是要买就买不买就走的销售套路。
第二就是生产厂商原因,生产厂商也是国营单位,为保证厂内工人有班上有工资拿,厂里的机械是绝对不能停的。
销售端口去化速度慢,生产端口还在不停生产,货物加压就是必然结果。
同时生产端口还无法通过大幅度降价来刺激消费回笼资金。
究其原因就是货物在仓库那就是资产,如果直接降价销售出去,那就是国有资产流失,这是要冒政治风险。
所以国营单位宁愿在那放着也不会降价出售。
反过来李古岩可以把那批进价五元每匹的布料卖六元,但是国营商场就只能按八元。
李古岩一边想着后续的计划一边记着笔记,不知不觉中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清晨醒来李古岩揉着酸痛的脖颈,骂道:“好不容易有机会睡在招待所的豪华房间,既然趴在桌上睡着了,真是没那享福的命”。
不过今天李古岩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