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才市场_重生我从实业做起_奇书网
返回

重生我从实业做起

首页
第二十二章 人才市场(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华国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建设人才市场,最早的人才市场在沈城,经过四年多的发展,现在的人才市场已经相对成熟。

此次招聘李古岩非常重视,这关乎后期计划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为了提高自己的招聘成功率。

不过在去境安市之前,李古岩还要去和杨老三、刘小七回合下,说明昨天晚上的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发现自己一夜没回。

李古岩步行来到了摊位前,只见杨、刘两人正在商量这什么?

李古岩快步走了过去,说道:“三哥、七哥你们已经到了啊!”

两人看到李古岩后,先是一愣,然后就是一顿逼问。

杨、刘两人昨晚睡觉前还去李古岩家瞧了一眼,看李古岩还没回来,以为是办事比较晚,就没在意。

可是第二天早上当来人准备去县里卖鱼的时候,发现李古岩还没回来,就隐隐有些不安,不过还是相互安慰的说道:“这可能昨天太晚没回村,估计就在肉店那边将就了一晚。”

可当两人来到肉店在询问完朱长志后,得知李古岩昨天并没有再回这里,就真的慌了,正准备着分头去找李古岩呢。

好在李古岩今天来的早,不然等三人走岔了还不知道闹出什么动静来呢!

李古岩把写有固定买主那张纸撕下来给了杨老三,嘱咐道:“这些都是长期客户,这些饭店的价格、要求、和最晚送达时间都写在上面了,如果我们的水产品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是到其他地方购买,也要给这些饭店凑齐了。”

杨老三看着纸上写的密密麻麻的文字,不过好在李古岩在编写的时候,分好了段落和饭店抬头,这倒不会搞错地方。

杨老三吃惊的望向李古岩,嘴巴张得大大的,不可置信的说道:“加上前天谈到三家饭店,现在我们等有十二家固定买家了,就这些给固定卖家每天就要小两百斤了。”

刘小七也在伸着头凑在一边看着,不过他小学都没毕业,好多字都不认识,不过听到杨老三这么一说也笑出声来。

虽然这两天生意还不错,可是总归心里不踏实,担心万一哪天卖不出去了怎么办,不过现在有了固定买家,也就相当于有了一群保底客户了,总能不让大家兴奋呢!

李古岩打趣道:“七哥,以后我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大的,你这抽空也要上上扫盲班啊,不然那边让去你签合同什么,看都看不懂,这不是开玩笑吗?”

刘小七摸着头,尴尬道:“好的,回去后我就和村里的教书先生学认字去。”

李古岩又把和纺织厂的事情说了一遍,让村里人抽时间把欠条到这到纺织厂拿钱去,同时李古岩也说道:“这两天我准备去趟市里,把合资公司的事情给办了,这几天就不回村里。你们在村里也找些靠得住的人帮忙,不要把自己累坏了。”

主要是李古岩担心他俩舍不得花钱雇人,把事情给耽误了,这可就因小失大了。

两人点头表示同意李古岩的意见,同时杨老三说道:“小岩,布料涉及上百万的货款呢,您那边要是有什么需要记得招呼一声,村里的事情我们会安排好的,你发放心吧。”

临走时,李古岩又把昨天写的水产品后续发展方向给了杨老三,让他回村的时候自行看看,不明白的地方等他从市里回来再和他们当面说清楚了。

李古岩又叮嘱了一些细节上的注意事项后,搭上了去境安市班车。

李古岩首先前往的是市里最大的服装市场,本来准备给自己买套“皮尔卡丹”的衣服研究下。

1978年“皮尔卡丹”这个法国名牌第一次进入华国市场,当时的华国一直将时尚视为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而予以批判,人们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依然保持着刻意的警惕,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陆陆续续又有很多国外品牌进入华国市场,众人也开始逐步接受这种时尚年轻的服装款式。

可能是境安市并不发达的缘故,在服装市场市场中并没有找到这个法国名牌,这让李古岩有点小失望。

好在李古岩也没纠结就在巷子里一家裁缝店,花了五十元买了套白条纹衬衫和一条深色西裤,鞋子也换成一双黑色布鞋。

换上行头后的李古岩,多几分成熟少了几分青涩,兜兜转转一个多小时后,李古岩找到了当地的人才市场。

人才市场里大部分都是周边乡村进来打零工的人。

八十年代还是国营工厂的春天,很多大厂遇到抢生产员工不够用的时候,都会在人才市场找一些短期零工做事。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