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县人多地少,烧柴不足始终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个无法解决的大难题。所以,每年秋收结束后,人们都背着花筐拿着竹筢子,到田间及路边搂庄稼叶子和干草,用来烧火做饭。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张志华问李天明:“李天明,明天你有事吗?要是明有事,咱们去赶集吧。”
“不行,明天俺去搂柴火。”
“俺从来没搂过柴火,搂柴火好玩吗?”
“也好玩也不好玩。要说好玩呢,天高云淡,阳光就像春天一样明媚,秋风也像春风一样柔和,站在田野里一看,田野里虽然什么庄稼也没有了,倒显得非常广阔,让人心里感到特别的清爽。要说不好玩,就是有点累。搂到柴火心里很高兴,如果搂不到柴火,就没有意思了。”
“不管搂到柴火搂不到柴火,俺都和你们一块去,行吗?”
“当然行了,不过…搂柴火要跑很多路,你怕不怕累?”
“不怕,跑再远的路俺也不怕!”
大春和其他几个同学也要去。
“谁去都行!要去的,明天吃了早饭都到俺家集合好吗?”
张志华回到家对姐姐说,明天要和李天明一起去搂柴火,让姐姐给他借个筐和筢子。张桂清问李天明是谁。
“他是俺同桌的同学。俺早就跟你说过了,你咋忘了呢!”
“姐姐整天忙着上班,哪有闲心记那些事情啊。咱家烧炭,用不了多少柴火,你就别去了。”
“姐,你就让俺去吧!俺一个人在家呆着一点意思也没有,都快把俺憋死了!”
张桂清很清楚,弟弟虽然不是五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阔少爷,可也没干过太重的活。捡柴火看上去不累,实际上并不轻巧,东跑西颠的,不知道要跑多少路才能搂一筐柴火,弟弟未必受得了。
“你能行吗?你从来也没干过庄家院里的活,别搂不多少柴火再累病了,就不上算了。”
“谁说俺不行!你别总是门缝里瞅人好不好,这回俺非干个样让你看看不可!”
“姐不是瞧不起你,姐是怕你累坏了。好了,你愿意去就去吧。”
张桂清心里想:别看你现在兴致这么高,用不了半天就受不了了,不等到晌午就该哼哼唧唧地跑回来了。
李家和张家很早以前就认识。当初张家也很穷,因为没有土地,全靠给别人扛活维持生活。后来生活好点了,就租了几亩地种。也是张家和李家有缘分,张家租的地和李家的地仅隔着一条道,休息的时候,两家人不仅经常凑到一块唠唠家常,有时候还互相帮帮忙,虽然没有太深的交往,但关系一直处得不错。金县解放那年,张父和张母都进工厂当上了工人。从那以后,两家人就来往的少了。那时候李天明和张志华都还小,对过去的事情都一无所知。
第二天天气格外晴朗,搂柴火的几个同学一大早就都来了。李老太太瞅着张志华有点面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问张志华姓啥住在哪里。
“俺叫张志华,俺家住在西街。”张志华很腼腆,有点不好意思。
“俺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可就是想不起来了。咳,岁数大了,记性不如以前了。”又对孙子说:“你们一块去搂柴火,搂多搂少不打紧,千万不要打架,累了就早点回来。”
李天明答应了一声就和几个同学走了。到了田间四下一看到处都光秃秃的,沟边上的杂草和地里的棉花叶子都已经被别人搂的干干净净,不仅其他几个同学都立刻没精神了,连李天明也有点大失所望。刚开始几个人还都在一起,后来就各走各的了。还没到中午,其他同学就都没精打采地陆续回去了,田野里只剩下了李天明和张志华、大春三个人。
张志华刚开始还劲头十足,干了没多大会儿就腰也酸腿也疼,虽然想回去,但是,好像听见姐姐在说:怎么样?受不了了吧,看你还逞能不逞能,不准回来接着干。再看看李天明,一点累的样子也没有,好像越干越有劲头,为了面子,只好咬着牙硬撑着。又干了一会儿,张志华一看其他同学都走了,又立刻没精神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肚子也趁机凑起热闹来,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张志华再也干不动了,有气无力地往地上一坐就再也不想起来了。这时候,大春也泄气了,也紧跟着坐下了。
“李天明,俺干不动了,咱们也会去吧。”张志华赖赖唧唧地说。
李天明和父亲李文翰都一个脾气,无论干啥从来都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别看其他人都没搂多少,可他已经搂了满满一大筐了。看看张志华和大春的筐,还不到半筐。
“你俩的筐都还没满呢,还不到晌午,俺帮你俩搂满筐再回去吧。”
如果现在就回去,大春也觉着不好意思,便点了点头。张志华尽管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地直叫,想想对姐姐说的话也只好同意了。三个人来到一个沟边上,一看杂草还少许多点,放下竹筐就搂起来。只到把张志华和大春的筐都装得满满的三个人才往回走。
张志华背着一筐柴火,累得呼哧呼哧的直喘,一路上歇了好几气。进了城以后,有心想歇歇,一看大街上人来人往,只好咬着牙坚持着。等到了家门口,虽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一想马上就要见到姐姐了,自己搂了这么多柴火,姐姐看了一定很高兴,立刻精神起来。
“姐姐,俺回来啦!”张志华进了门就喊。
中午,张桂清下班回到家一看弟弟还没回来,心想:弟弟搂了半天柴火了,恐怕早就饿了,肯定一进门就得吵吵着吃饭。张桂清洗了洗手就急急忙忙地做饭,等饭做好了,一看张志华还没回来,想去接接弟弟。还没出屋就听见弟弟喊姐姐,赶忙跑了出来,一看弟弟搂了满满一大筐柴火非常高兴。
“哟!第一次去搂柴火就搂了这么多,没想到俺弟弟还这么能干!”
“地里哪有柴火啊,两条腿都快跑直了才搂了这么一点,都快把俺累死啦!”
“这就不少了!知道干活就不错了,压根就没指望你搂多少柴火!”
“姐,都多亏了李天明帮俺,要不,光俺自个也搂不了这么多。”
“你整天念叨李天明对你好,他为啥对你这么好,他家是哪里的,长的什么样?”
“他比俺稍微高点,圆脸、大眼睛,长的很精神。是俺们班的班长,还是有名的三好学生呢。他家是城关村的。他对谁都很好,因为俺俩是同桌,所以,对俺比对别人还要好。”
“人家凭啥对你好,你是在吹牛吧?”张桂清既好奇又有点怀疑地问。
“俺干嘛要糊弄你?你就是不相信俺,不给你说了!”张志华生气了。
“姐姐不是不相信你,姐姐也希望你有个好朋友。你对姐姐说说,他到底咋个好法。”张桂清一看弟弟又耍小脾气了,赶忙解释了解释。
“他不仅帮俺做作业,还帮俺打扫卫生。勤工俭学种向日葵和大麻子的时候,俺干不动了他就帮俺干。有一回其他班的一个比俺大的同学欺负俺,李天明很生气,问那个同学为什么欺负人。那个同学仗着自己比李天明长得高,没把李天明放在眼里,对李天明说:碍你啥事了?你是不是想找挨揍啊!说着举手就打李天明,李天明也火了,两个人就打起来了。”
“你看看你,赶快把他们拉开啊!李天明挨没挨打?”张桂清提心吊胆地问。
“没有。李天明很麻利,只见他抓住那个同学的脖领子,一使劲就把他摔了个仰八叉。李天明不想打他,就是想教训教训他,问他还欺负不欺负人。那个同学挣扎着想起来,李天明摁着他就是不放。那同学一看打不过李天明,只好摇了摇头。李天明说,以后不准在欺负同学,你要是再欺负同学,俺对你不会再留情了。李天明撒开手后,那个同学爬起来就跑了。”
“唉,把姐吓了一大跳!万一李天明被那个同学打了,该多不好意思啊。”
“姐,李天明还救过一个同学的命呢。”
“还救过一个同学的命?他才多大啊就能救别的同学的命?你说说,他是咋救同学的命的。”
“夏天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说去护城河里学游泳。男同学都高兴坏了,呼呼啦啦地跑到护城河边上就脱衣服,一个男同学把衣服全脱了,正在这时候老师来了——我们老师是个女的,那个同学害臊了,扑通一声就跳河里去了。他不会水,偏偏那个地方的水又很深,跳下去就没影了。过了一会儿才冒出来,扑腾了几下就又沉下去了。同学们都吓傻了,都瞪着眼睛瞅着,不知道咋办好。李天明一看急了,连衣服都没脱,扑通一声就跳下去了!”
“哎呀俺的妈呀!他会水吗就往里跳,别救不了别人再把自己搭上!”
“你看把你吓的,他要是淹死了还能和俺一块去搂柴火吗。李天明会水,一个猛子扎下去就把那个同学拽出来了,游到岸上后,那个同学吐了那么多水,要不是李天明,那个同学肯定得淹死!”
“多悬啊!”张桂清还是半信半疑。“真有这么回事吗,你不是瞎编的吧?”
“俺糊弄你干啥,不信你问问老师去!”
“姐信,姐干嘛不信呢。唉,才多大啊就这么仁义,姐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听说这样的事。也就是你说,要是别人,姐说啥都不会相信。”
“李天明学习特别好,多咱考试都是一百分。别看他和同学们一般大,可他特别有劲,无论干啥活都比别人干的多。姐,你信吗?护城河那么深,他一口气能把满满的两桶里挑到岸上来!他心眼还特别好,不管谁有困难,他都实心实意地帮助人家。”
张志华滔滔不绝地一条一条地数道起李天明的优点来,张桂清动心了,她很想见一见李天明。
“李天明既然对你这么好,等下个礼拜天你把他带咱家来,姐姐做点好吃的谢谢人家。”
“行!下个星期天俺就让他上咱家来玩!”张志华肚子又咕噜咕噜地响了,“姐,快吃饭吧,俺的肚子都饿扁了!”
“光顾了说话了,把吃饭的事全给忘了。饭早就做好了,快进屋吃吧。”
有些事情,就像真是前世早已注定了一样,没成想姐俩这次不经意的对话,却引出一段看似美好确是一场悲剧的姻缘来。转眼就到了星期六了。放学的时候,张志华想起了姐姐说的话。
“李天明,明天就别去搂柴火了,上俺家去吧。”
李天明也很想去张志华家看看,连想也没有想就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李天明刚扫完院子张志华就来了,李天明连跑带颠地进了屋。
“奶奶,俺想去张志华家玩—会儿,行吗?”李天明对李老太太说。
“奶奶,您不用担心,俺俩就在家里玩,哪里也不去。”张志华说。
李老太太刚开始有点犹豫不决,一看张志华又老实又实在就答应了。
“天明,要记住,不管去哪里都要有规矩,见了大人要问好;如果有活就帮着干点活,不要只顾玩;说话也好干活也好都要稳稳当当的,不能毛手毛脚的;不要乱翻人家东西,记住了吗?”李天明说记住了。“去吧,早点回来。”
李天明和张志华出了大门撒腿就跑,不一会儿就到张志华家了。张桂清正在院子里晾衣服,一看李天明来了,也顾不上晾衣服了,就上下打量起李天明来。只见李天明不胖也不瘦,五官端正、头发又黑又亮、瓜子脸的、大眼睛双眼皮。虽然还不到成年,但是显得很成熟,看上去似乎比弟弟大不少。连张桂清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心里不由得一动,立刻涌上来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李天明虽然干啥都很利索,也很能干,而且还是班长,但是,最怕见生人尤其是像张桂清一样大小的女孩子。见了女孩子不知道说什么好,有的时候甚至比女孩子还腼腆。一看张桂清瞅自己的眼神与一般人不一样,立刻不好意思起来,赶紧低下了头。
“你就是李天明吧?”张桂清问道。
李天明手足无措地小声嗯了一声。张志华对李天明说,她是俺姐,你也叫她姐吧。李天明红着脸叫了一声姐。张桂清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一声。
“别在外面站着了,快进屋吧!”
李天明赶忙进了屋。正好张志华母亲还没去上班也在家,李天明看见张志华母亲又不好意思了。
张志华指着李天明对母亲说,他就是李天明,小名叫大柱。李天明先叫了一声大婶,然后给张志华母亲鞠了个躬。
“多懂事的孩子啊,你家是城关村的?”
李天明不敢看张志华的母亲,低着头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你爹是不是叫李文翰?”李天明又点了点头。“这就对了,你还有个奶奶对吧,前几年我们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租了两亩地,正好和你们家的地就隔着一条道,干活累了常和你奶奶、你爹、你娘坐在地头上唠家常。你爹和你娘、你奶奶都是好人,从来没瞧不起我们过,那时候你还小不记得这些事。你爹和你娘、你奶奶都好吗?”
“都挺好的。”
李天明一看张志华娘很和蔼,不怎么拘束了。张志华母亲还要说什么,张志华赶紧把母亲拦住了。
“娘,人家头一次到咱家来,您看您,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弄得人家李天明都不好意思了!”
“好了,俺不问啦,你俩玩吧。”张母笑着说。
张志华把柜子里的小人书全都拿了出来,对李天明说:“李天明,你愿意看啥自己挑吧。”
也许是遗传的关系,李天明和父亲一样特别喜欢看书。刚开始,让父亲给他讲《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里面的故事,到后来就自己看。遇上不认识的字和理解不透的话就问父亲。时间一长,不仅比同学们认得字多,而且,还认识很多生僻字。对一些非常难懂的古文,也基本上都能看懂了。到了六年级,已经看过好几部古典小说了。他特别喜欢古典名著和神话故事里的英雄人物,尤其崇拜关羽、张飞、岳飞、杨家将、包公那样精忠报国、英勇善战、大公无私、公正廉明的英雄和清官,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所以,也买了很多这方面的小人书。李天明顺手拿了一本就聚精会神地看起来。不一会儿张桂清就进了屋。
“桂清,那几年咱们家和李家处得很好,李天明又是头一次到咱家来,晌午做点好的,替娘招待招待这位小客人。”张母对女儿说。
“娘,让俺姐给俺俩做打卤面,再炒一大盘子鸡蛋!”
“瞧你那个样,是不是你自己馋了想吃面条和炒鸡蛋啦?没出息,就不给你吃!”
张桂清是个既稳重大方又很热情懂礼貌的姑娘,即使母亲不说,她也打算让李天明吃了饭再走。她明明知道弟弟是啥意思,却偏偏不那么说,故意气他。张志华心里明白,冲着张桂清耍了个鬼脸。
“你看看家里还有没有肉,没有去买二斤,给他们炒盘子肉。”张志华娘尽管对自己姑娘的为人处事很放心,还是又嘱咐了一遍。
“娘,俺知道。您不说俺也不能给人家吃大饼子咸菜啊!你姑娘啥时候小气过,您尽管放心好了!”张桂清边说边笑。
“李天明,大婶该上班了,你吃了饭再回去吧,回去代大婶向你奶奶、你爹、你娘问好!”
“谢谢大婶。晌午俺不在这吃饭,玩一会儿俺就回去。要不,回去晚了俺奶奶和俺娘该惦记了。”李天明赶紧说。
“你放心吧,你奶奶和你娘知道咱两家的关系,是不会说你的。”张志华娘知道李家虽然不是名门贵族,但却是个家教十分严格的人家。
“听志华说,你俩特别要好,哪能连顿饭都不吃就回去呢,你要是怕回去晚了挨说,姐送你回去。”
“大姐,不用特意做好的,吃点吃点现成就行。”李天明不好意思再推辞了只好答应了。
张志华母亲走了以后,张桂清就急急忙忙地洗衣服,洗完衣服就做饭。别看张桂清年龄不大,却是个心灵手巧干净利落的姑娘。尤其擅长擀面条,不仅面和得软硬适中,面条也擀得特别薄,切得也是又细又均匀,加上煮的时候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出锅后又柔软又劲道,特别好吃。这次虽然招待的是个小客人,可她比哪次擀面条都认真。炒鸡蛋和炒肉的时候,放得油也比往日多。到了吃饭的时候,不仅给李天明盛了满满一大碗面条,还把盛鸡蛋和肉的盘子特意放在了李天明的面前。
“尝尝姐姐擀得面条好不好吃,要是不好吃,姐给你拿馒头去。”李天明尝了尝说挺好吃的。“真的?你可别不好意思。你要是吃不好,让你大婶知道了,肯定得数落姐。再说了,你对志华那么好,姐心里也过意不去。”
“姐,俺没骗你,真得挺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点。你要是喜欢吃,下次还给你擀面条。”
李天明吃了一大碗面条,基本上饱了,刚放下筷子,张桂清拿过碗来又盛了一碗。
“姐,俺吃饱了,吃不下去了。”
“都快成大小伙子了,一碗面条才哪到哪。你和志华都正处在长个的时候,不吃饱能长个吗,再吃一碗!”
李天明只好又吃了一碗。吃完饭后张桂清想雇辆车去买煤和引火柴。
“姐,别雇车了,雇车还得花钱,还是自己往回推吧。”张桂清说自己不会推小车。“俺会,不用你推,你在后面跟着就行了。”
“小车可不是谁都能推的,你还小,算了,还是雇个车拉回来吧。”
“姐,俺不骗你,俺经常推小车,不会有事的。如果俺真的不行,你再雇车也赶趟。”
“姐没说你骗姐,姐担心…”张桂清心里想,李天明说得也对,看来他也很有把握,反正也没别的事了,不行再雇车也赶趟。“好吧,那就试试吧,姐这就去借小推车。”
张桂清到隔壁借了一辆小推车,又找了两条麻袋和一根绳子,把绳子拴在车子前面。对张志华说:“李天明在后面推,你在前面拉,这样李天明还能省点劲。”
张志华说行。张志华虽然嘴上说行可心里不服气,认为推小车有啥难的,非要试试不可。李天明不好意思不让张志华试试,把车襻递给了张志华。张志华把车襻往肩上一搭,双手抓住车把架起小车就推,还没走几步,就摇摇晃晃地撞墙上了。张桂清笑得前仰后合。张志华的脸刷的—下子红了。
“刮风下雨你不知道,难道连自己能吃几碗干饭心里也没数!要是牛能驾辕,谁还买骡子啊!”
“你就会嘲笑人,谁天生就会啊!”张志华嘟嘟囔囔地说。
“俺刚开始学推车的时候也这个样,练了好长时间才学会了。”李天明一看张志华抹不开了赶紧站出来打圆场,又对张志华说:“一回不行两回,推几次就会了。”
“姐姐跟你开玩笑呢你还当真了!姐知道,俺弟弟多聪明,用不了半天就能学会!不过,今天还得赶快去买煤,哪天再学吧。”张桂清一看弟弟抹不开了,赶紧解释,半真半假地总算把弟弟逗笑了,又对李天明说:“李天明,还是你来吧。”
李天明把车襻往肩上一搭,架着小车稳稳当当地出了大门。
“怎么样,服不服气?”张桂清一高兴把刚才的事全忘脑后去了。
“俺不行,你也不比俺强!”张志华瞪了姐姐一眼。
到了煤场装煤的时候,张桂清每个袋子里只装了少半袋就不装了。李天明知道张桂清是啥意思。
“姐,你是不是怕装多了俺推不动?你不用担心,装满了也没事。”
“李天明,姐没别的意思,你也别抹不开,少装点,轻来轻去就当溜达着玩了。”
“姐,俺心里有数,你就尽管放心吧。”
张桂清半信半疑就又装了一些,看看半袋多了说啥也不装了。
“姐,你不用回去了,就在这里等着吧,用不多大会儿俺俩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