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随军士去接其家小,其出了船舱,这边程普道:“起初还当他是个有骨气的血性汉子,没想到这厮,竟然如此不知廉耻。”
黄盖、韩当、朱治闻言,尽皆点头,面上俱有嘲讽之色。
孙策听了,笑了一笑,自己斟满一杯水酒,一饮而下。以手拭嘴,然后说道:“德谋此言,我却并不赞同。”
程普等人闻言,十分不解立刻问:“其先前拒绝主公饮宴邀请,失了主公面子。今却又来请求主公帮忙,岂非不要脸皮之人。”
孙策摇摇头:“其怎能不知如此做,十分有损自己名节。然其为了爱子之病,宁愿自己颜面受损,亦还是前来相求。可见其乃是非死要面子之人,乃是能屈能伸真豪杰也。若是公等也身处其境地,难道为了一点面皮,就罔顾自己爱子病重不成?”
程普等人听了,顿时无语。
却说黄忠随孙策帐下军士将自己的家小转移到旗舰船舱上层之后,对妻子与女儿吩咐几句之后,便独自来到孙策所在舱中。
黄忠来到孙策舱中时,孙策早已命人为黄忠准备了一席酒菜。
黄忠与孙策见礼,之后孙策变请其入席而坐。
却不料黄忠来到自己席位旁,并不入座,竟自将自己的酒盏斟满之后来到船舱正中,举杯对孙策道:“孙将军,黄某一届粗人,先前冒犯将军虎威,今特向将军请罪,还望将军见谅。”
孙策见状亦举杯对黄忠道:“黄壮士,爱子情切,乃真性情,我孙策最喜与黄壮士这种英雄豪杰相交。安有相怪之礼?”
二人饮毕,孙策遂对黄忠介绍程普等人。程普等人虽对其先前之举有些意见,但看孙策对其甚为亲热,也不好扫主公之兴,于是各自与黄忠见礼,饮酒。
众人饮了一圈之后,各自落座。孙策开口对黄忠道:“黄壮士,武艺惊人,不知在何处效力?”
黄忠闻言,面有羞色,叹息一声,兀自斟酒饮了一杯,之后开口道:“我黄忠自幼精习武艺,精通弓马。亦有投军报销国家之心。怎奈自己身为寒门之士读书不多,并非士族之人,没有门路为官。我又不肯甘为走卒,因此蹉跎半生,到现在仍是白身。”
这一番话说的程普、黄盖、韩当暗自点头。原来他们三人也皆是寒门之人,知道这个世道,寒门众人想出人头地,却是难于登天。他们三人原先也是处处碰壁,若非遇到明主孙坚,慧眼识珠。恐怕此时也会和这位黄忠一样,虽有一身本事,但报国无门,蹉跎半生吧。
三人遂对黄忠大生知己之感。于是心中对其间隙尽去,遂相继向黄忠敬酒。
而孙策听了黄忠之言,顿时如同醍醐灌顶一般。孙策心想:“我此时虽有两郡之地,但手下苦无良才,而前世手下人才济济,乃是因为重用江东士族,又有众多寒门之士慕名前来投奔。而今世,自己地处荆南,江东士族之人不可能为自己所用。自己又与刘表交恶,荆州士人集团定不可能帮助自己。而自己此时年纪尚有,未有威名,寒门之士定然不会前来投奔自己。那自己为何主动相邀,让那些人为自己效力。寒门之中不乏英雄豪杰,我若破格提拔寒门之士,一可以缓解现在我军苦无良才的困境。二可以先天下之人一步,获得取才不问出身的好名声,对自己将来发展极为有利。”
孙策越想越觉得此法可行。看见正在于程普等人饮酒的黄忠,心想这不就是一个猛将之选吗。其既然是白身,我何不招之为自己所用?
于是立刻开口对黄忠道:“黄壮士先前曾言,自幼精通武艺。壮士之前的一箭九星神技,我以知晓,却不知黄壮士还有何高深本领,可叙说一二,令我等知晓。”
黄忠听了,却不怎好意思开口,先前说自己精通武艺乃是事实,如今孙策又问,自己在说却难免有些自夸之嫌。
程普、黄盖、韩当三人听了孙策之言,顿时明白孙策对黄忠有招揽之意,亦都开口劝黄忠说说,令其等见识见识。
黄忠耐不住众人相劝,于是起身对孙策道:“黄某虽年愈五旬,双臂却有千斤之力。请孙将军取军中强弓两张一用。”
孙策等人听了颇为惊奇,心想:“我等已经知道你弓术如神,你在拿弓来演示,也显不出其他本领。”众人虽然不解,但仍命军士取两张弓来。
军士将孙策军中强弓两张拿来之后,黄忠将两张弓并在一起,一手持弓臂,一手拉弓弦。双腿并立,与肩平齐。口中大喝一声开。
只见黄忠双臂猛一用力,竟立刻将那两张军中强弓尽皆扯断。
黄忠将那两张断弓扔在地上,面不红,气不喘,对孙策抱拳道:“黄某,损坏军中器具,还请将军见谅。”
听了黄忠之话,孙策等人如梦方醒。孙策以手击腿道:“黄壮士真猛士也,些许器具,何须介怀,来,来,来。我敬壮士一杯。”言罢亲自为黄忠斟酒。
黄忠急忙逊谢。
待黄忠将酒印毕,其又道:“黄某还擅使一口家传开山刀,重六十斤。只是酒宴之上,就不便演示了。”
孙策忙道:“黄壮士,何必掉我等胃口。”遂令军士去将黄忠的开山大刀从船舱上层取来。
少顷,两名军士抬黄忠大刀来到殿中。
黄忠一手将大刀提起,便在船舱之中舞了起来。只见那六十斤的开山大刀在黄忠手上轻若无物。黄忠将其舞的虎虎生风。孙策众人看了竟有水泼不进之感。
片刻之后,黄忠舞完,持刀抱拳向众人谢礼。程普等人立刻持酒杯来到黄忠身前,皆赞黄忠好武艺,依次向黄忠敬酒。
黄忠将大刀交与军士,后将程普等人相敬之酒一饮而尽。舱中众人看了心中尽皆赞赏。
就在这时,孙策开口道:“黄壮士,如此勇武,若不为国家效力,却是甚为可惜。孙策年幼,新掌长沙、江夏两郡,正缺黄壮士这样的猛将,不知壮士,是否不嫌孙策年幼德薄,为我军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