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答录
广东佛山陈□□问:
身体毛病比较多的肝病患者,比如发脾气,脾胃不好,还有些性冷淡,是不是按摩太冲穴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成去病答:
太冲穴虽然作用强大,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的建议是:按摩太冲穴和行间穴清肝火,练“九一九式揉腹法”调理脾胃,用“紫微真人壮肾回春法”燃旺命门之火。
按摩穴位,随时都可以进行,“揉腹法”和“回春法”可安排在起床前和睡觉前进行。如果晚上练习后精神过旺,一时难以入睡,还可以用“数息法”入眠。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将肝、脾、胃、肾的问题解决好。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2。膻中穴,让心宽起来
【导语】
恰当刺激膻中穴,能宁心神,宽胸理气,解除心烦、心悸等症状。肝病患者多有心烦气闷等症状,因此,经常按摩此穴,再配合按摩厥阴腧、内关两个穴位,当可宽胸顺气,改善不适症状。
【正文】
一天夜里,我正与周公周游列国,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我惊醒。翻身下床,开门一看,原来是对面烟草局家属院的小周。“我爸气喘,你快去看看吧!”不等我穿上外套,他就惊慌失措地拉着我往楼下跑。幸好我这把老骨头硬朗,不然,这么猛地一折腾,没准闹出个什么毛病来。
小周的父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本来,这个病没什么可怕的。但是,他的烟瘾特别大,一天抽一两盒。所以,虽然常疗养,还是常犯病。
我到他家时,他因咳嗽不止而变得呼吸急促,脸色煞白。不能再等,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于是,我选中他胸前的膻中穴,有节奏地点按了几十次,再配合按摩肺腧、丰隆、内关三个穴位。几分钟后,他气喘平息——终于缓过来了。
其实,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气喘,只是按摩膻中穴的一个作用而已。对肝病患者来说,经常按摩此穴,更有神效。
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的正中线上,在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属奇经八脉中的任脉。任脉之气在膻中穴处吸热胀散——就像一群朋友在某个小区聚会,自然热闹异常,但是,一直停留在这个地方,就可能吵得小区周围的人心烦意乱——如果气滞就可能心烦不安、心神不宁。恰当刺激膻中穴,能宽胸理气,解除心烦、心悸等症状。肝病患者多有心烦气闷等症状,因此,经常按摩此穴,再配合按摩厥阴腧、内关两个穴位,当可宽胸顺气,改善不适症状。
一般用拇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力度以稍有疼痛感为宜。每次按摩持续10来秒即可,6次为1遍,一般每天按摩3~5遍。为了增强效果起见,按摩切忌用蛮力。体质好的朋友按摩时,用力可稍大些;反之,则要稍轻些。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按摩者的指甲不要留太长,以免按摩时擦伤、划伤皮肤。
当然,按摩膻中穴并非患者朋友的专利,女性朋友按摩此穴,还具有一定的丰胸效果。生产后乳汁不足的,也可常按摩此穴位,当然,再炖些猪蹄汤喝喝,效果更好。
###位,大效果,动动手就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求医问答录
湖北武汉曾□□问:
最近,我家那位由于失去了一次升迁的机会,整天闷闷不乐,按摩膻中穴能让他高兴起来吗?
成去病答:
闷闷不乐,是因为气下不能达于足,上不能传于头,全身上下气机不畅。《黄帝内经》说,“膻中者,为气之海”,膻中穴是容纳一身之气的大海。所以,按摩此穴,可以打开“气闸”,让全身之气通行无阻。《黄帝内经》还告诉我们,“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遇到不开心的事,多按摩此穴,可以让低落的情绪变得正常起来。
13。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导语】
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腹胀、腹泻、便秘的毛病得到明显改善,腿脚有劲,很少感冒,碰到厌烦事物也很少火冒三丈。
【正文】
(bsp;俗话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能有人对这句话感到纳闷:一个是穴位,一个是家禽,二者有什么关系呢?
鸡肉味道鲜美,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大量的钙、磷、维生素等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老母鸡的补益作用更高,能健脾和胃,补肾益精、滋血养阴,很适合病久体虚的人食用。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三寸,即小腿胫骨前缘外侧膝关节下四指宽处。中医认为,“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而胃是人的后天之本,经常刺激该穴,可补脾健胃,增强肠胃的动力,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调节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所以,该穴又被称为强壮要穴,它对人体的保健效果,更胜老母鸡一筹。于是,就有了“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这句养生保健的名言。
不少慢性乙肝患者朋友常常爱发脾气,不同程度地伴有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肠鸣等症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乙肝病毒使身体免疫能力紊乱,影响脾胃功能,肝火乱蹿。因此,建议大家每天抽出点儿时间多拍拍或按按足三里。
如何拍或按呢?根据我的经验,可按照先左后右的原则,先拍打或按摩左腿的足三里,后拍打或按摩右腿的足三里,由轻到重,各拍或按两三百下,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也可一有空就多拍拍、按按,不拘时间、次数。
建议老年朋友按摩完足三里后,还可以轻轻拍打两膝各两三百下,然后拍打两小腿肚各两三百下。
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腹胀、腹泻、便秘的毛病得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