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宫内。武帝正与李夫人一道,听李延年唱曲儿。
李夫人大腹便便,已不能再舞。
这时,张汤领李少翁走了进来。李延年急忙停止唱歌,向李少翁施礼。李少翁手捧药罐,分明是又给皇上送药来了。
武帝笑道:“李大仙人,你看,你的干女儿都快生育了,你还给朕送‘伟帝’之药?”
李少翁笑了。“皇上,您不用瞒着小仙,小仙知道,您是个闲不住的人!是不是后宫又来了两位大美人儿?”
武帝笑了:“噢?昨天才到,你今天就知道了?”
李少翁却说:“可不是。一个月前,就有仙人告诉我,说李夫人将要生一贵子,而皇上身边还要来一个姓邢的,一个姓尹的美人。”
武帝并不觉得惊讶。“这两个美人儿,果然一个姓邢,一个姓尹。不过你的干儿子李延年在朕身边,你猜对这个,朕不以为你有本事。可你刚才说李夫人腹中的孩儿,肯定是个男的?”
李少翁叫道:“皇上,小仙敢跟您打赌!如果是女的,小仙就给皇上再造一种仙药,保您的后宫佳人都生龙子;如果生了男的,皇上可要造起通天台来呀!我也想在长安与仙人相会呢!”
武帝这回高兴了:“好!好!”他转念一想,既然你会算,就让你算个还未发生的事。“李大仙人,朕按照你的天书,发兵五路,征讨四夷。你再给算算,哪一路顺利,哪一路艰难一些呢?”
李少翁倒不磕绊:“皇上,昨晚小仙已算过一卦,这五路大军,闽越获胜最快,南越最为艰难;西南山高路远,时间可能要长一些;可东北的那个高句丽嘛,可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武帝急于找到印证:“噢?张汤,最近可有疆场战报?”
张汤答道:“回皇上,五天以前,各路来报,说他们都已抵达诸国,准备大兵征讨。至今还未见新的消息。”
武帝急着说:“快快催捉!一有消息,速来向朕秉报!”
张汤唯唯诺诺:“臣遵旨。”
武帝这时发现,李少翁除了手中有个药罐外,腋下还夹着一捆竹简。他有点惊奇:“李大仙人,你拿着竹简,是想给朕献什么计策么?”
李少翁眼中发光:“皇上,这是小仙新得到的《五行书》。”
“《五行书》?”武帝听说,董仲舒这些年就是因为研究这个,才学问大长的;也正因为他用阴阳五行推算世事,才被贬为庶人的。
“是的,皇上,这《五行书》何人所作,已不可考,大抵是神仙所为。”李少翁一边说着,一边将竹简呈送武帝。
武帝接过书来,打开一看:“嗯。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朕早就知道了。”
李少翁却说:“皇上,这金、木、水、火、土五行,在天为星,在地为灵,虽然天下人皆知,可其中的奥妙,天下人不晓,恐皇上也未必知晓啊。”
武帝不想多费脑子,便对李少翁说:“李大仙人,那你就择要给朕说说吧。”
李少翁侃侃而谈:“皇上,这五行学说,乃从周易之阴阳分化而来。天道原为太一,一分为二,便是阴阳;二生为四,便是四仪;四仪生八卦,八卦相叠,便是八八六十四象。世人只知道以此六十四象推算万事万物,却不知这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妙用。这五行,金能克木,木再克水,水能克火,火又克金,金回过头来再克木。如此循环,天下万物,无不在其之中。如果将此五行运算到八八六十四卦之中,那天下的演变,无所不能穷尽。皇上,这可是伏羲八卦之后,天下又一奥妙所在啊。”
武帝听得着了迷:“噢?有如此大的道理?李大仙人,你说,朕该如何才能读通其奥妙呢?”
李少翁没有正面回答。“皇上,这《五行书》,深奥无比,小仙道行也不足用,刚才所说的,也只是其中一二而已。皇上要想明白其中全部奥妙,必须找一个道行比小仙还要深的人,深入研剖,穷究其理,然后再给皇上您来讲授,那千秋万代之事,都躲不过皇上您的眼睛啊!”
武帝觉得他说得太玄了,便问道:“李大仙人,你说连你都不能全然参透,可你刚才说的,朕倒觉得头头是道啊。”
“皇上!小仙刚才说的只是皮毛,也是小仙琢磨五年才得出的道理!对这《五行书》,我就像木匠遇到铁块块,凿也凿不动,刨也刨不光,搞得我近日食不甘味,衣不离身,穷究死讨。可小仙不得不服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