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金乌与麻雀(1)_智圣东方朔3:天怒_奇书网
返回

智圣东方朔3:天怒

首页
第二十章 金乌与麻雀(1)(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傅介子笑得直捂肚子:“那,您的店钱不要啦?”

歪嘴店主慷慨地很:“可以不要,可以不要!二位公子不知,自从当年东方大人住了小店,小店从此就没有断过客源。谁来临邛都要到我这儿来住一回,听我给他侃侃东方大人的事儿!我还一直想谢谢东方大人呢!这几个住店钱,免了!就算我了却一桩心愿!”

珠儿高兴得跳起来:“老店主,太好啦!”

歪嘴店主挺奇怪地:“公子,您怎么一高兴起来,像个女孩子?”

傅介子仿佛心里的想法得到了印证,更是一惊。

珠儿不高兴地说:“你这老头儿,怎么嘴一歪,看人也看歪了?”

歪嘴店主笑了起来:“公子,您别生气。你们到临邛来办什么事,找什么人,住进老夫的店里,算是对了。临邛五、六十年间,什么人我不知道?什么事儿我不知道?”

傅介子急忙问:“那你知道当年的县令王吉,就是和司马相如打赌的那个,后来怎么样了?”

歪嘴店主笑了起来:“哎呀,那王县令啊,后来可惨了,他害了相思病,人瘦得像皮包骨头!那卓王孙想,好歹他也是个县令,就对儿子说:咱在临邛这地方,不能太伤了父母官!于是老头子一发善心,就把卓文君留在临邛的那个胖丫头,嫁给了王县令做了小妾。没想到,不到一年,王县令便一命呜呼,归天去啦!”

珠儿很吃惊地:“这么惨?那他的儿女呢?”

歪嘴店主悲伤地说:“王县令临死时留下话,非要葬在卓文君家后山上那个乐乐亭边上不可。他的原配夫人特别生气,便把孩子和家产全带走了,只给那胖丫头留下五串钱。后来胖丫头没法过日子,再回头来找卓王孙,卓王孙就要死了,临死前又犯了抠门的老毛病,就说对儿子武君说:王县令死了,我不许你再让那个胖丫头回来!卓武君是个孝子,也就不违父命,不管她了。后来那胖丫头,不知是想卓文君想不开了呢,还是想王县令想不开了呢,竟然在夜里跑到乐乐亭边的王县令墓前,一根绳子吊死了!咱临邛地方不大,可净出这些稀奇古怪的事儿!”

傅介子悲伤地说:“天哪,难怪我怎么也找还不到老表叔啦哪!”

珠儿急忙安慰地:“好了,好了,你也别伤心,主人我还在这儿呢,难道我真的不管你啦?”

傅介子真情地说:“谢谢公子。”

珠儿问歪嘴店主道:“老人家,我再问问你,卓文君眼下还好吗?”

歪嘴店主又笑了起来:“我一猜就知道,你们准是来看卓文君的。差不多十年前,卓文君从长安回来了,还带了个姓东方的儿子。”

珠儿连连点头:“是啊!那是我哥啊!”

“哈哈哈哈!是你哥就对了!老夫还跟别人打了一个一千缗的一个大赌,等于把我这个旅馆加酒店都押上了,眼下还没见分晓呢!我早就知道,我准能赢。”

“你和人家打了个什么赌哇?”珠儿喜欢新鲜的事。

“我和临邛大酒店的张光头打的赌,说卓文君带回来的那个儿子,不是她和司马相如在一块儿生的!”

“那你就对了!恭喜你啊,老店主!”珠儿笑着说。

“可是下面还有一条,我说那个男孩肯定是卓文君和东方朔一起生的!”那张歪嘴非要加上这一句。

珠儿气得直摇头:“好啦好啦!我问你卓文君和我哥,他们怎么样啦!”

歪嘴店主认真地说:“那个男孩一开始很好的,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风流倜傥的,人人都说,又是一个司马相如。所以张光头才跟老夫打赌啊!”

珠儿追问道:“后来呢?”

歪嘴店主话音低沉起来:“后来那孩子就不争气了,整天花天酒地、红男绿女的,卓文君想管他,已经管不着了;去年他突然和卓文君闹翻了,就走了,去峨眉山了!”

珠儿很是惊讶:“那卓文君呢?”

歪嘴店主同情地说:“卓文君可惨了,她一气之下生了病,从那以后就卧床不起。好在她的弟弟卓武君对她很好,还请了一个琴女,终日给她弹琴呢。”

珠儿急忙起身就往外走:“那就拜托了,老店主,我去看看卓文君,我这个仆人,就请你照顾一下,不许赶他走啊!”

歪嘴店主不以为然地:“怎么会呢?我还要等你回来,给我出个证明,我还想赢到一千缗呢!要是赢了,我就赢回了一个大酒店!”

珠儿边走边摆手:“老店主,您千万别再提您那个赌啦,要是弄明白了,您眼下守着的这个店,就是别人的啦!”

只听后面“啊——!”的一声,傅介子看得很清楚,老店主的嘴不由自主地,一下子歪到了另一个耳朵边上。好在他自己还明白,急忙用两手一齐捂住。”

赤谷城内,热闹非凡。

乌孙国王举行婚礼大典,赤谷城内,再次掀起热浪。到处都是隆重、热闹的气氛。王宫之外,漂亮的马匹列队迎宾。马背上,乌孙少男少女身着盛装,头戴珠宝,拿着大串大串的葡萄和一牙儿一牙儿的哈密瓜,分给前来参加婚礼的人。

东方朔和苏武陪着乌孙公主的彩车进了宫殿。乌孙人一派欢呼声。

另一队人马同时到来,简陋的毡车边上,却孤单单地走着一个卫律。

东方朔与苏武见到卫律,不由地一惊。

卫律看到东方朔,却狡黠地眨了眨眼睛。

乌孙国王头发已被染黑,显得还挺年轻。军须靡和翁归靡作为伴郎,分别接住东方朔和卫律,请他们两边坐下。

腊骄靡高声叫道:“诸位贵宾!我乌孙国承蒙大汉和匈奴两国厚爱,分别送来公主与本王成亲。大汉皇帝和匈奴单于的美意,本王全部心领啦!本王决定,册封大汉细君公主为右夫人,匈奴乌雀公主为左夫人。按照我们乌孙国的规矩,先把二位夫人分别送到左右两宫,由本王决定宠幸次序;军须靡和翁归靡!你们快快请汉家使者和匈奴使者入席,朕要请他们先喝喜酒!”

军须靡和翁归靡做出恭请之势,分别领着东方朔、苏武和卫律进了婚宴厅,在两条长几前对面而座。

卫律欠了欠身子,不无微辞地说:“东方大人,苏大人,没想到能在这儿相见呢。”

东方朔也一语双关地说:“卫律大人,你的腿够快的,什么时候你都跑在最前头。”

卫律脸一红,转移话题说:“东方大人,承蒙夸奖。苏武大人,你也好啊?”

苏武讽刺地说:“好啊,好啊。卫律大人,听说你这些年汉人在匈奴名声大震啊!”

卫律脸一红,只好说道:“都是东方大人一语道破,给在匈奴的汉人取了个好名字。二位大人不知,我的副手也是汉人,有个更好的名字呢。”

苏武惊讶地问:“噢?那他怎么不来啊?”

卫律皮笑肉不笑地说:“他的脸皮薄,不像我卫律这样,哪儿都去得。”

东方朔笑了起来。“卫大人倒有自知明。如今你我各为其主,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的副使为何不来?”

卫律诡笑一下,说道:“还不是他与二位大人也认识?!”

苏武更为惊讶:“认识?他叫什么名字?”

卫律笑声更响了:“哈哈哈哈!有谁像我卫律这么土气,入了匈奴,还要用卫大将军的姓,叫个汉人名字?那个人的名字比西域人还西域呢,他叫马马维奇。”

苏武摇了摇头:“什么?马马维奇?苏武可不认识。”

卫律放声大笑起来:“你怎么会不认识?要是不认识你们,他早来这儿吃酒了!他和你们不仅共过事,还可以说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呢!”

东方朔心想,莫非那个狄山还没有死?不对啊。卫律这家伙狡猾的很,说不定他又从哪儿弄一个汉家败类来呢!东方朔想到这儿,便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我大汉地大物博,不仅英雄豪杰众多,蛤蟆臭虫也是应有尽有。苏武,你忘记了吗?那一年你与我在山亭上把支楞儿打了个全军覆没,对面的战壕里少了两只臭虫。卫大人,那两只臭虫要是喝了匈奴的马奶,眼下也该长得七八尺高了吧。”

卫律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军须靡和翁归靡这时准备停当,便走了过来,分别两国使者斟酒。军须靡一边给东方朔斟酒,一边笑着说:“东方大人可真会开玩笑,天底下哪有臭虫长得像人为么高的?要是那样,臭味还不能传几千里啊!”

东方朔更是大笑不止:“哈哈哈哈!对,王储,你说得对!我和苏武早就闻到臭味了,怎么,二位王储伤风了?”

翁归靡一边给卫律斟酒,一边认真地嗅了又嗅:“没有啊?这房子都是用最好的香熏过的,不会有臭味啊!”

苏武早已明白地大笑起来。

卫律只觉得无地自容。

此时乌孙昆莫腊骄靡走了进来。

卫律突然站了起来,对腊骄靡说:“昆莫阁下,匈奴与汉朝同为来使,同时送来公主,为什么您刚才先宣布汉朝公主为右夫人,后宣布匈奴公主为左夫人?”

腊骄靡笑了一笑:“卫大人,两个公主,总得一个先说,一个后说,不能同时说啊!”

卫律争执道:“那你为什么不先宣布左夫人乌雀公主?”

腊骄靡仍然笑道:“卫大人,我们乌孙和匈奴一样,左为上,右为下。这样就等于匈奴的乌雀公主已经位置在前了。如果再说先宣布乌雀公主,那不就太过份了吗?”

卫律红着脸争执起来:“不对!汉朝以右为上,你又先说细君公主为右夫人,他们才是风光占尽了呢!”

苏武见他将肚子里的气撒向乌孙国王,很是气愤:“卫律,你也太爱争名份。好吧,东方大人,您给匈奴汉人取的那个雅号,就让卫律大人排在第一吧!”

东方朔笑着点头示意。

卫律却怒而大叫:“苏武,我们两国相争,各为其主!我卫律是不是第一,那无所谓;可是我们匈奴的公主,必须排在第一!昆莫,你要是晚上入了洞房,不是先到我们公主那儿去,匈奴大军明天便会兵临城下!”

东方朔在一旁又大笑起来。

卫律不解地问:“东方朔,你笑什么?”

“哈哈哈哈!我笑面前这位老昆莫,您哪里是娶夫人哪!不管是在乌孙国,还是在匈奴国,挑个公马配种,也得看公马有没有兴趣啊!哈哈哈哈!”

腊骄靡苦笑一声:“咳!本王连一匹公马都不如呢!”

卫律不知所措。

外边突然来报:大王,不好啦!不好啦!

腊骄靡明知故问:“怎么回事?嚷嚷什么?”

一个乌孙校尉着急地说:“大王!小的们刚把乌雀公主送到左夫人的宫中,突然打进来三个凶猛的匈奴人,其中一个自称是呼韩虎,他说匈奴单于的女儿原来是他的老婆,他把众人打倒,然后把乌雀公主抱上了马,便向西北向飞奔而去了!”

腊骄靡跺着脚说:“那哪儿成?卫大人,你还让我到乌雀公主那儿来个第一呢,你们匈奴怎么出你反而,又派人将他抢回去了呢?”

卫律这回真的不知所措了:“这……这……”

东方朔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卫律大人,今天你可捞到了不少的第一:人家还没要,你第一个送了来;逼了人家第一时间幸临,你却派人在第一时间内把她抢走;你们匈奴办事天下第一不讲信誉;你自己还成了天下第一号汉奸……”

卫律也跳了起来:“都怪那个马马维奇没用处,连个窝都守不好,他才是天下第一号……没用的……汉奸,……告诉你们吧,马马维奇就是你们同一战壕的战友,名字原来叫狄山!”

说完,卫律急忙转身而去。

“哈哈哈哈!”腊骄靡看着卫律远去的身影,大笑起来。过了一会,他又转过头来说:“东方大人,苏武大人,你们那个小书僮,真是十天早知道,他怎么算得那么准?”

东方朔和苏武相视一下,二人纵情大笑起来。

午时大漠,爆炒之锅。烈日播火,戈壁敛热。

郁成国外,热锅上的蚂蚁爬得一团又一团。但凡有点断壁残垣投下的阴影,下边都要挤得成串成串的;更有些散兵游卒,在沙漠上挖一个仅有自己身体长的小坑,随着太阳的游移,他们还将堆在坑边的土堆移动着,唯恐晒破了皮肤。

这,就是李广利六千正规军为主的长安恶少兵团。

李广利躺在他的大帐篷下,昏昏欲睡。这时堂邑父和一个叫赵始成的军官走了过来。堂邑父穿着西域人常穿的白色长袍,一点都不像打仗的样子,倒像一个客商。

堂邑父不知李广利真睡着了,还是假寐,反正李广利没这么多讲究,便过去将他摇醒。“李将军,眼下我们军队里粮草已经没了,可郁成王还不出战,怎么办?”

李广利不耐烦地地睁开眼睛:“堂姨父,这点小事也要来问我?再让那帮子恶少到附近抢一点,不就成了吗?”

赵始成摇摇头:“李将军,四周的小城和游牧者,包括往来商人,全都让长安的恶少们抢得光光的,跑得远远的,到哪儿也找不到弄不到粮食了!”

李广利吓得一颤:“啊?他奶奶地,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不行!没吃的,就杀了战马!堂姨父,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本将军让你去杀战马,你敢么?”

赵始成摇摇头:“李将军,小的赵始成跟随堂大人在西域多年,再苦的时候,也没杀过自己的马啊!小的宁愿拼命攻城,死在这郁成国城墙之下,也不愿杀害自己的战马!”

李广利骂道:“他奶奶地,你倒是有种!好啦,你跟堂姨父大人,到郁成国门前,准备攻城!杀马的事,让虞常来干!虞常,虞常!”

虞常走了过来:“李将军,事到如此,能攻下就攻,攻不下,我们就撤吧!要是连马都杀了,怎么回长安啊?”

李广利想了一想,也是啊!可他还坚持道:“不行!杀上几十匹,先让士兵们吃饱肚子,一会儿太阳下去了,就玩命地攻城!”

虞常领命:“是!将军!”说完急忙走下。

没过半个时辰,西边传来一片喊杀之声。

众人抬头望去,原来是大宛军队从西边掩杀了过来。跑在最前头的不是大宛军队,却是汉军首领姚定汉。

姚定汉一边跑,一边嚷嚷:“不好啦,李将军,快上马!大宛的军队来啦!”

李广利倒是没有忘记盔甲,因为那是个唯它赐保命的东西,然后跳到马上,口中还愤愤地骂道:“他奶奶的,姚定汉,你是个摇着腚就跑的汉子!跟猪差不多!不许跑!都给我顶住,给我顶住!”

西边的汉军溃败下来,姚定汉仍然抱头鼠窜。

李广利咬着牙,不管他三七二十一,挥动大刀便杀了过去。他像杀猪的方法一样,专门砍向敌人的脖子。可大宛的马匹过高,许多敌人的脖子他够不着。而大宛人多是手持长枪,向汉人猛刺。长安的恶少们多是拔腿就跑的主儿,汉军好比溃了堤的水流,李广利的块儿再大,也没有办法挡住。转眼间便被溃军冲到了东边。

李广利一边被卷着向东奔走,还一边大叫:“姚定汉,你这个混蛋!别跑,我也站不住脚拉!你们这帮恶少,别他娘往回溜!再溜也溜不回长安!”

正在此时,郁成国的南门突然大开,郁成王从里边冲杀出来。堂邑父和赵始成早在半个时辰前就做好了冒死攻城的准备,没想到这边还没进攻,西边的大宛已经攻了过来。堂邑父和赵始成约束好攻城部队,一部分人挡住大宛的部分人马,另一部分人等着攻城的命令。倒是那个杀马的虞常,早已丢下了马肉,拔腿就往东跑。

就刚才那么一会儿空隙,堂邑父已经戴上了盔甲,而且在盔甲之外,还罩上了西域商人才有的大大的黑披风。再加上他骑着那匹随之多年和乌骓马,远远地望去,就像沙堆里的一尊铁塔,屹立在黄茅褐草之中。

堂邑父还没有得到李广利总攻的命令,突然郁城国南门洞开,吊桥放下,白衣白马的郁成王亲自率领千余匹骑,从里面冲了出来。

堂邑们二话没说,拍马上前,想与郁成王交锋。不料郁成王并不与他对打,却让几百名亲兵围住堂邑父,另外的人马与西边的大宛人形成了沟通。

赵始成吃了一惊,再回过头来一看,原来李广利和长安恶少全部没了踪影。

年近六十的堂邑父,黑色黑马地奋力厮杀,先是挑下了两个郁成国的兵士,然后再向郁成王身边奔来。郁成王见了,又指挥几个卫兵向他包围,自己同时对准堂邑父放了一箭。堂邑父一刀挡过来箭,举目再看,自己周围汉兵少得可怜,只有赵始成还带着几个人,在与郁成和大宛的兵马血战。堂邑父这几天以来,一直梦见张骞在叫唤自己,于是他早已做好了与老友九泉相逢的准备。他现在唯一的希望是让赵始成突围出去。于是他抖擞精神,刀如鬼斧,迎战数敌,同时对已经打到了身边的赵始成喊道:“赵始成,你快走!”

赵始成早将几个大宛兵士挑于枪下,他一心只想救出堂邑父,没料到大宛兵和郁成兵如潮水般涌来。他一边杀敌寻路,一边也在大叫:“堂大人,别慌!我来救你!”

堂邑父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于是厉声叫道:“赵将军,你快走开!回去重整旗鼓,为我报仇吧!”

赵始成又是几番冲击,都被大宛的高头大马挡了回来。他的坐骑也被大宛人戳了一枪,不再听从指挥,竟然跟着别的汉马,一直向东奔去。赵始成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只见郁成王的几百人,已将堂邑父团团围在了中心,自己只好长叹一声,由着战马疯狂奔去。

堂邑父被郁成王和大宛的人围在中心。郁成王并不想杀死这位西域人都敬重的长者,于是命令手下的军士:“砍断他的马腿,一定要捉住堂邑父!”十余个手持长刀有人跳下马来,他们夹杂在大宛的高头大马之间,开始对堂邑父的那匹乌骓马实施惨无人道的斫杀。

堂邑父的那匹宝马,左蹄子突然失掉。但它没有倒下,而是流着泪水,将另一个前蹄跪下,没让自己的主人跌下马来。正在此时,又一只凶狠的长刀砍向它的右腿。乌骓马狂叫一声,用它那仅有右腿跳腾起来,跳得好高好高,连同自己的主人一道举起,想从十几个郁成人马上边腾越过去!

然而它只有一条前退和一条后腿了,它没能越过它心中的那个跨度,便訇然坠落下来,压倒在几个手持长刀的郁成国士兵身上,再也无法动弹。

堂邑父心里一紧。难道我的马也梦到了张骞么?为什么它也要拼出命来呢?都是我不好,我早知自己要死,何必不将这匹随我数十年的老马,先行放生呢?

堂邑父坐一自己那垂死的老马上,眼看着马肚子底下还有两个人还在那里蹬着腿儿挣扎,他却不知下面如何是好了。西域人对堂邑父的熟悉,就像熟悉经常给他们送来年货的骆驼货郎一样。他们决不会杀死这个慈眉善目的,何况这个老人突然穿上一件让西域人望而生畏、顿生崇敬的巨大的黑衣呢?

郁成王见到堂邑父已是走投无路,便让人用匈奴话大喊了起来:“堂邑父!快快下马受降吧!我们不会杀你,只想把你送回匈奴去!”

堂邑父被叫醒了。他再次向前望去,只见大宛的一名将军和郁成王在朝自己冷笑。堂邑父心想,昔日我与张骞大人,同是他们的坐上之客,今天沦回阶下之囚,倒也无妨;可是他们会把自己送到乌维单于那里。自己有何面目,再见到比自己要晚上两辈的乌维单于呢?于是他大叫一声:“张骞大人,堂邑父随你去也!”说完举起大刀,在自己的颈上用力一抹。

一股红色的血流,喷洒在那黑色的异国披风上。那血顺着披风,和他坐下的乌骓马的血,流到了一起。生命中的红与黑交织着,亲吻着,在战场的肃杀气氛中汇流着,犹如进入尾声的交响乐中的黑管和小号,在众器汇鸣的旋律中,旁若无人地互相依偎,相倾相诉……。

在乌骓马的身下,那个曾经砍断马脚的士兵,此时刚刚挣扎着探出脑袋。他只觉得头上一阵血雨,一直沁入他的眼睛。顿时,天地都成了乌与金的颜色。

西域人第一次见到,远远斜挂着的太阳之内,有一只金乌在翱翔,慢慢地翱翔。

…………

李广利和长安恶少们,如同被鹰惊吓了的麻雀,一口气飞了好几十里,才在一个有水的沼泽边停下。李广利勒住了马,发现自己身边的六千军马,只剩下不到千人。

远处又传来大宛兵和郁成王部队追赶的声音,汉军又是一阵骚动,有的人急不择路而逃,结果纷纷掉进沼泽之中。

正在此时,从北边跑来两个匈奴打扮的人,原来是呼韩熊与呼韩豹。他们看到汉豹看见汉军大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呼韩豹吃惊地问:“大哥,怎么办?”

呼韩熊见到西边烟尘四起,便拔剑冲了过去,边冲边叫道:“还等什么!摘帽子的时候到来!随我杀来!”

呼韩豹自不含乎,举剑冲了过去。

李广利身边的上千名精兵,仿佛是被唤醒了的睡狮,见有雄狮领阵,一股风地冲了过去。

乘胜追击的郁成王和大宛将领一看是匈奴人,不禁大吃一惊,急忙叫道:“匈奴人!匈奴人怎么和汉人一道,打起我们来了?”

正被他追得走投无路的赵始成看得清楚,那两个人分明是汉人穿上了匈奴的衣服,于是他一阵高兴,掉回马来,便向郁成王和大宛人冲了回去。

李广利终于看到部队不再溃逃,他也不管是什么人帮了自己,便把大刀一挥,喊道:“他奶奶的,没有退路了,不是被人当猪杀,就要回去杀猪啊!”

就连那帮子腿长脚快的长安恶少,也拿起了武器追了过来,那些脑小的恶少,居然从怀中掏出银盘金壶,叮叮噹噹地猛敲起来。

大宛军队以为汉军都是乌合之众,因此才敢继续追赶;不过一见到匈奴人,他们的腿便抖了起来。大宛的将军首先传令撤兵。郁成王也想让部队撤回来,孰料前头部队已被那两个匈奴人和赵始成三个缠住不放。眼看着沼泽地边上的汉军又杀了回来,郁成王只好命令部队放箭。

一时间飞镝长鸣,箭若飞蝗。正在交战的既有大宛人,也有郁成人,他们一听响箭,便往回跑。倒是一些汉兵不明就里,已被纷纷射落马下。韩豹熟悉这最初来自匈奴军臣单于的箭声,于是急忙放弃对手,拍马回奔。赵始成也是与西域打交道的老手,急忙将身子藏于马肚子下,那马身上带着几只箭,竟然也回到了东边。只有一个人忘记了他是匈奴人还是汉人,他只知道自己头上还有一顶难听和沉重的帽子没有摘掉,于是他趁郁成国将领回撤之机,一剑削去一个人的脑袋。正在这时,突然好多只飞虫一样的东西,一齐扑向他的眼睛和身体……

韩豹在远处大声叫道:“大哥——!”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