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静见对面走出一名猎户,心中奇怪,问道:“你是何人,半夜到此所为何事?”苏天运道:“将军可是董卓之女?”董静见猎户知道自己身份,心中更是奇怪,拔剑在手,喝道:“你怎么知道我的身份,难道你是叛军的奸细?”苏天运见董静惊慌失措,笑道:“将军不必惊慌。我乃一名小小的猎户,你又何必刀剑相向?我深夜到此,乃是给将军送信。”董静并不信苏天运言语,以剑指苏天运道:“刚才可是你在暗处装神弄鬼,说我利用羌人?”苏天运道:“正是在下。”董静见苏天运承认,更不答话,举剑便刺。苏天运见董静突然发难,并不惊慌,微微一笑,龙纹宝剑执在手中,一招便架住了董静的偷袭。董静冷笑道:“好个猎户!身藏刀兵,还敢妄称清白。你必是叛军一伙,如今又看破我的计谋,他日必坏我大事,今天你来送死,休怪本姑娘心狠。”说着,董静使出浑身解数,招招攻向苏天运要害。苏天运剑不出鞘,只是招架,并不还击。董静见连攻数十招仍不能伤到苏天运,心中大骇:“我自觉武艺有成,便小看了天下之人,没想到叛军之中也又如此厉害之人,剑不出鞘便能接住我所有杀招。若是不出此人,待爹爹大军到来,定要吃亏。眼下力敌不成,只能智取。”想罢,董静见苏天运只守不攻,便豁出性命,只攻不守,竟是拼了性命要杀苏天运。苏天运见董静抖擞精神,将所学本领尽皆施展,又见董静虽是女流,但也不弱于须眉,不禁心下赞叹。董静见苏天运神色间有轻视之意,心中杀意更盛。急攻之间,董静佯装力弱,脚下一软,似要跌倒。苏天运不知是计,伸手相扶,谁料董静用左手撑住身子,右手长剑直刺苏天运咽喉。苏天运大惊,身子急向后仰,董静长剑贴面而过。苏天运不待董静再攻,一连几个翻滚,脱离了战圈。董静见一击不成,心中暗叫可惜,见苏天运向后滚去,以为他要逃走,便又上前急攻。苏天运躲过董静的致命一击,已是惊得一身冷汗,如今见董静又持剑来攻,定要置自己于死地,不由得无名火起,龙纹宝剑愤然出鞘,只见白光一闪,董静手中长剑只留一半在手了。董静见苏天运有如此利器,大骇之下,急忙向后退去,唯恐苏天运上前来攻。
苏天运还剑入鞘,喝道:“我好心前来报信,你却不识好歹,不闻不问就拔剑相向,我只守不攻,没想到你却突施杀手,若不是我躲得快,早已死在你的剑下,我自问与你并无深仇大恨,你如此心狠手辣,与羌人何异?”董静冷笑道:“对待你这等叛国之贼,哪里需要什么仁慈!我虽然打不过你,但是你只是一人,我却有五百军士,更加上先零部的羌兵,你武艺再高,恐怕也插翅难逃。”苏天运听了董静之言,哈哈大笑。董静喝道:“你立时便要死无葬身之地,还敢发笑?”苏天运笑道:“我笑你身陷险境犹不自知,反倒想置我于死地。我若不救你,只怕这先零部就是将军的埋骨之地了。”
董静闻言也笑道:“临死之人还敢口出狂言。我倒问你,我如何身陷险境?”苏天运道:“将军说我乃是叛军奸细,可有凭据?”董静听后一愣,她确实没有证据证明眼前的猎户就是叛军奸细,只是见他深夜到来,又见他识破了自己的计策,所以才认为他是叛军奸细,如今被问及此事,竟是说不出话来。苏天运见董静不语,笑道:“将军并没证据说明我是叛军奸细,便要取我性命,如此莽撞行事,可是大忌。”董静强道:“我虽无证据,但你深夜到此,装神弄鬼,定然不是好人。”苏天运见董静嘴上不认输,笑道:“将军要少我无非是我说破了将军的计策,将军要杀人灭口而已。但将军若杀了我,便要死在这异地他乡了。”董静道:“胡说,先零部首领已经投降,又怎会加害于我?你分明是危言耸听。”苏天运笑道:“刚才将军说带了五百军士,不知他们身在何处,为何不守候将军?”董静道:“我劝得先零首领北宫伯玉投降,他宴请士卒,士卒大醉不醒,定是在村中休息。”苏天运道:“将军可知道他们现在在何处?”董静一阵语塞。其实她并不知道那五百军士现在究竟在何处,只是依稀记得酒宴之时北宫伯玉不断敬酒,口中称功颂德。董静平了羌人之乱,心中高兴,又见北宫伯玉如此言语,不由得多喝了几杯。朦胧中似是北宫伯玉派人将她送来此地休息,其余之事便记不得了。但当着苏天运之面,这些言语董静又怎么说的出口。正犹豫见,苏天运道:“看将军神情,必是以为平了羌人叛乱,不加防备,便令军士醉饮,现在更不知军士去处。”董静见苏天运看破自己的心思,脸上一阵发红,幸亏夜色已深,未被苏天运发现:“谁说毫无防备,我只是醉酒头痛,一时想不起来军士们到底在何处罢了。”苏天运见董静明明理亏却还强辩,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心道:“想不到董卓这等面冷心狠之辈竟有此刁蛮任性的女儿,她虽是刁蛮却颇有心计,但是涉世未深,不识人心险恶。董卓曾放过我五万黄巾军士,我也算欠了他个人情,今日见他女儿身陷险境,若是不救,她必死于此地,不如将她救了,也算还了董卓之情。”董静见苏天运若有所思,心中也犯了嘀咕:“看此人面目俊朗,一身正气,不似奸诈之人,他说我身陷险境,也不知是真是假。倒是酒宴之上北宫伯玉向我敬酒之时,面露轻浮之色。也不知他把五百军士带到哪里去了。”
苏天运已经打定主意要救董静,却发现董静正在发呆,刚欲出声叫她,忽然听到又脚步声传来,心中暗叫不妙,也不等董静回过神来,便将她拉进刚才董静休息的屋中。苏天运又恐董静回神惊叫,便用手将她嘴掩住。董静回过神来,见苏天运堵住自己的嘴,以为苏天运要轻薄自己,便猛挥一拳,正打在苏天运小腹之上。这一拳力道非轻,苏天运不加防备之下,只觉眼前发黑,喉咙发甜,一口鲜血吐在地上。董静见苏天运吐血,心中不安,刚欲道歉。苏天运却在耳边说道:“你若想活着走出此地,便要听我之言。我刚才听到有人往这边来了,你赶紧躺在床上,装作酒醉未醒,若是露出破绽,将军性命难保。”董静为了活命,只得听从苏天运之言,躺在床上,恨恨瞪了苏天运一眼,接着装作睡去。苏天运苦笑一声,一跃而起,伏于屋梁之上。苏天运刚刚藏好,房门便被打开,进来了两个羌兵。羌兵来到董静床前,用手推了推董静,见她毫无反应,其中一个羌兵道:“汉朝女人酒量不行,睡得倒死。这娘们脾气虽然大了些,但是却比咱们村中的那些娘们好看多了,真想睡了她。”另一个羌兵道:“别胡说,首领要留她做夫人,你要是动了她,首领要是知道了,你人头不保。你我将她看住便立了功,首领一高兴,还不赏给你我二人几个掳来的汉朝女人,你又何必动这泼妇。”“说得也是。到时候首领将她玩腻了,说不定还赏给兄弟们呢。说起来这女人也朕厉害,竟敢只带五百人来找首领,还拿汉朝皇帝吓唬首领,谁不知道汉朝早已内乱,哪还又什么平乱大军。亏这女人还说的像真的一样。”另一个羌兵答道:“首领也真能忍受这女人。不过听说汉朝人都把女人看得看低贱,可以随意打骂。这女人却成了带兵的将军,真是不简单。”第一个羌兵道:“要不首领怎么会要她做夫人呢。不过她这老不醒,这大半夜的咱们也不能老守着她啊。”另一个羌兵道:“那还不简单。将她手脚捆住,缴了她的兵刃,把门锁上,她还能长翅膀飞了不成?”“好办法。我去找绳子,你在这看着。”说着出门去了。
董静在床上听两个羌兵言语早已气得怒火满胸,恨不得将北宫伯玉碎尸万段。这时见只剩一个羌兵,便想起来将他杀了,再去找北宫伯玉算账。董静悄悄握住放在身旁的长剑,争相偷袭羌兵,忽然见苏天运在房梁之上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董静已知其意,心道:“现在身处险境,若是惊动了其他羌兵,我便不能脱险,还是等逃脱之后再领兵前来报今日之仇。”于是董静又继续装作熟睡。不一会,出去取绳索的羌兵回来,与留守的羌兵合力将董静捆了个结实,又将董静长剑拿走,把门锁上,回去睡觉了。董静听得羌兵脚步走远,睁眼一瞧,自己已不能活动,又见苏天运不在房梁之上,便叫道:“你在哪里,还不快来救我!”一连叫了数声,也不见苏天运出现。董静心中害怕,泣道:“英雄赶快现身救我,小女子必谢他大恩大德,没齿难忘。”又叫了数声,只见房门打开,董静心中叫苦,以为羌兵又转回来。正害怕间,却是苏天运笑呵呵的从屋外进来。董静见苏天运现身,怒道:“刚才我叫你之时,你为何不出来救我?”苏天运笑道:“我有名有姓,又不叫‘你’,将军刚才‘你’‘你’的大喊,我怎知你是不是再叫在下。况且将军语气强横,不像是在求人,所以我并未出来。如今将军口气放软,所以我才出来相救。”董静怒道:“就算你救了我,日后我也要杀了你!”苏天运佯惊道:“既然如此,在下便不敢相救了。将军只好做先零部的首领夫人了。”说着就要离去。
董静这才想起自己身在险地,而且被五花大绑,动弹不得,见苏天运要走,急道:“你别走,请帮我解开绳索。”苏天运笑道:“我若替你解开,你便要杀我,我何必自寻死路。”董静道:“我不杀你便是。”苏天运道:“如果将军想让我替你解开绳索,须得答应我一件事。”董静问道:“答应你什么?”苏天运正色道:“刚才在下见小姐无故起了杀我之心,所以以言语相戏,请小姐莫怪。如今小姐身在险地,若不依在下之言,便有杀身之祸,料想小姐也不愿做这什么首领夫人。黄巾起义之时,我与小姐之父也有书面之缘,董将军对在下也略有恩惠。所以在下才冒险相救,还请小姐相信在下。”董静见苏天运满脸真诚,于是道:“我相信先生便是。”苏天运替董静解开绳索,董静问道:“先生可有逃生良策?”苏天运道:“首先要找到小姐所领的五百军士,方能勉强抵御羌兵。但我恐小姐所领军士已被北宫伯玉所杀,若真是这样,我还有妙计逃脱。不管怎样,现在先要寻找军士。”董静道:“可我不知我那五百军士到底身在何处。”苏天运笑道:“此处羌兵不少,我们可以询问军士所在。”董静疑惑不解。苏天运也不解释,从怀中取出纸人放在床上,咒语过后,纸人幻化成了被绑的董静模样。董静见状大惊,道:“先生竟会妖术?”苏天运笑道:“雕虫小技,小姐不必惊讶。若是不加遮掩,羌兵去而复返,定会露出破绽惊动羌兵,那时再走救困难了。”说完苏天运让董静离开房间,自己把门锁好,带着董静悄悄奔村口而去。
村口的两个羌兵今夜奉首领之命把守出入路径,但是夜色深沉,两人抵不过困意,早已经睡得迷糊了。苏天运来到羌兵身前,轻轻推了推其中一个羌兵,道:“喂,别睡了,汉朝军队来了。”那羌兵睡得正香,朦胧中听到有人说汉军来了,翻了个身,含含糊糊道:“不是都杀了么…哪还有什么汉军……”说着又睡了过去。苏天运道:“看来北宫伯玉已将小姐所带五百军士全都杀了。既然如此,可再去寻找马匹,连夜逃出村子。”董静听闻所带五百军士皆被羌兵所杀,心中难过,想起当日北宫伯玉唯唯诺诺而又轻薄无礼的样子,心中由悲转怒,言道:“好个北宫伯玉!我真是小看了你!你杀我军士,又意图霸占我,待我脱得险地,定要报此大仇!”五百军士已没,董静身边只有苏天运一人,董静道:“先生相救之情,小女子没齿难忘,还请先生助我脱困。”苏天运道:“军士已死再寻也是空费人力。不如寻找小姐来时所骑马匹,再从村口逃脱即可。”董静道:“一切全凭先生。”苏天运带董静在村中搜寻,不多时便发现马厩,苏天运从中挑出一匹好马,交给董静道:“小姐先骑马从村口逃走,我在村中布置一番再来追赶小姐。”董静接过缰绳,谢道:“先生小心,我先走一步。”说完,牵马往村口去了。苏天运见董静走远,便来到事先准备好的放火之处。点燃之后,苏天运笑道:“羌人久欲侵我大汉,如今这把火便是尔等藩民的报应。”苏天运见火计已成,也急速离了村子,唤回乌骓踏雪,追赶董静去了。
北宫伯玉正在屋中做着美梦,忽然有人报村中起火。北宫伯玉大惊,一面令人前去灭火,一面派人去寻董静。过不多久,去寻董静的羌兵回报道:“汉朝女子所住的房子已经被大火烧毁,废墟之中无法寻找。”北宫伯玉道:“也有可能是逃了出去,你道村中再去寻找。”羌兵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回报称并未找到。北宫伯玉大怒,命人吧看守董静的两个羌兵抓来,问道:“我让你二人看守汉朝女子,你二人却在家中睡觉,是何道理?”一个羌兵道:“是他出主意,说将汉朝女子绑住,又把门锁上,这样她救跑不了了,就可以回家睡觉了。”说着指了指旁边的羌兵。那羌兵一看北宫伯玉怒目而视,连忙辩解道:“是他说半夜看守累人,所以我才出了这主意,哪想到会起火将那女人烧死,首领开恩,绕小的一命。”北宫伯玉见两人互相推卸责任,心中大怒,喝道:“你二人坏我大事,留你二人何用!”说着,用匕首将二人刺死。旁边又羌兵将尸体抬了出去。北宫伯玉心中恼怒,但片刻之后,便平静了下来,自言自语道:“奔来留她性命,是为了要挟董卓,谁想到她竟死于大火。幸好死无对证,别人也不知道她死在我这里。我可将计就计,嫁祸研种、烧当、封羊三部,令他们与汉军厮杀,我再从中取利。想联合起来对付我?我叫你们死无葬身之地。”说完又为董静这美貌女子之死感叹不已,却不知道董静早已逃离村落。若是董静知道北宫伯玉为她之死而感叹不已的话,定会气的暴跳如雷吧。董静骑马慌不择路,慌乱之间竟来到一片荒无人烟之地。董静见四面漆黑,辨不清方向,只得下马寻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取出火种燃了堆火,只等天亮之后再寻路离开。
董静在火堆旁边休息片刻,见苏天运并未追来,心道:“我这一通乱走,也不知那先生能否找的道我。也不知道他在村中布置了什么。”正思忖间,听得马蹄声传来,董静望去,只见苏天运骑着一匹四蹄雪白的黑马正向这边赶来。董静大喜,叫道:“先生,我在这里。”苏天运来到近处,见董静情况,笑道:“小姐别来无恙。在下叫小姐上马先行,没想到小姐却只离先零部落三里之遥,若不是我在村中放了把火,羌兵赶来,小姐只能回去做首领夫人了。”董静怒道:“我已嫁为人妇,先生于我又救命之恩,小女子感激不尽。但先生若坏我名节,休怪我不念先生恩情。”苏天运道:“小姐莫怪。在下绝不再提此事。我虽在村中放火,但羌人甚多,不多时便会将火熄灭,到时候发现小姐不在,定会派兵追赶。此地离那村落甚近,不是久留之地,还是先到安全之地再行休息。”董静道:“先生所言甚是,但小女子慌乱之间已不辨道路,还请先生带路。”苏天运应允,仰观星辰,辨清了方向,带董静上马而去。董静见苏天运识得天文,又会道术,起了爱才之心,有心将苏天运留下,助父亲一臂之力。二人骑马赶路,途中不歇,过得半日,便回到了董静刚进羌地的无名小镇。苏天运道:“此地是羌地与汉界的交界之处,小姐一路向东,便可回到陇西。小姐已经脱险,在下就此告辞了。”董静见苏天运要走,急忙拦道:“先生莫急,小女子还有要事相问。”苏天运道:“小姐还有何事相问?”董静道:“先生与我奔波半日,请到前面茶棚休息,我再相问。”苏天运答应。董静与苏天运道茶棚中坐定,董静问道:“小女子承蒙先生相救,还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是何方人氏。”苏天运道:“不敢。在下姓苏名天运,字承天。乃是冀州巨鹿人。”董静道:“先生既是汉朝子民,为何要千里迢迢来到这蛮荒之处?”苏天运道:“我艺成之后,便遵师命下山游历,于途中听闻西凉边章、马腾、韩遂三人于金城发动叛乱,更接连羌人攻城掠地,便来此处探查。发现羌族先零部与边章等人来往甚密,更助其不少羌族骑兵。羌人性情凶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秦州百姓苦不堪言。且秦州之地,地势宽阔,骑兵更是如虎添翼。而秦州城池城郭不坚,多有破损,守城将领不懂兵法,多有领兵出城迎敌者,使城内空虚,被叛军首尾相攻,赶救不急,多为所败。我深入羌地,已探知羌骑作战之法,只待朝廷平叛大军一到,便助其平定叛乱,使百姓免遭战乱之苦。”董静听了苏天运言语,深感佩服,更想将他留下,于是道:“先生真乃忧国忧民之人。不瞒将军,朝廷平叛大军正是家父所领,不日便到。请先生先随我回陇西如何?”苏天运笑道:“只怕远水解不得近渴。如今叛军攻占秦州大部分城池,已对陇西成包围之势。陇西未失,乃是占地利所致。我闻守城之人乃是牛辅,此人武艺智谋皆属平庸,若叛军强攻,不出三日必然攻下陇西郡。陇西若失,天水不保。叛军以天水为根本,接连羌地,又占地利之势,以逸待劳董将军必为所败。”董静见苏天运贬低自己丈夫,心中已是不喜,又听闻他说自己父亲必备叛军所败,心中恼怒,道:“先生说家父必为叛军所败,但家父早有计策退敌。”苏天运道:“愿闻其详。”于是董静将董卓书信内容告知苏天运。苏天运思忖片刻,言道:“此计虽妙,却是饮鸩止渴,乃是下策。我有一计,可保陇西不失。”董静见苏天运轻视自己父亲妙计,冷笑道:“恐怕先生言过其实,小女子请问先生以何计退敌?”苏天运笑道:“小姐勿恼,待我将此计详细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