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雄割据 第一节 董卓之乱(3)_三国将星传_奇书网
返回

三国将星传

首页
第二章 群雄割据 第一节 董卓之乱(3)(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董静见苏天运一脸戏谑之色,本已心中不悦,但见他似是成竹在胸,只得耐下心来等苏天运将计策说出。苏天运见董静满脸怒容,却不以为意,道:“陇西乃是秦州重镇之一,东临泗水,南联群山,是别郡入境的门户所在。董将军留兵镇守此地,也正是此因。如今边章等人攻占城池,对陇西形成合围之势,一来能阻止城内守军出城求援,二来攻城之时可以犄角之势四面来攻,使得守军首尾不能相顾。董将军信中之计虽然可行,但需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小姐虽有羌族信物,但两军对阵之时又怎能辨认的清楚。边章马腾之辈世居西凉,多次与羌人交战,羌人皆畏惧之。此计若不能乱其军心,反倒长了敌军士气。若是如此,陇西不保矣。”

董静听了苏天运之言,虽然心中怀疑,但她原本是聪慧之人,思忖片刻之后,也发觉父亲计策确实有不妥之处,于是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如何能退敌军?”苏天运笑道:“我这条小计虽有取巧之嫌,但也必令边章之辈头痛不已。”董静道:“叛军不日便要攻城,小女子归心似箭,请先生莫要拖延,将妙计告知于我。”苏天运道:“陇西东有泗水,南靠群山,敌军只能于西北二地攻城,小姐可命人沿城四周挖掘长堑,引泗水灌之,如此敌军来攻之时,便只能弃马步行,如此,羌骑便无用处。小姐可在长堑掘好之后,于引水之处建一水门,待敌军强渡之时,将水门打开,如此便能以水攻之,虽不能退敌军,也能挫其士气,此其一也。羌兵性蛮,善使弯刀,即使下了马匹,其战力也不容小视。加上汉军久习攻城之法,二者相连,守军虽占地利,仍不免折损士卒。这其二,便是要在城池四周建起高约五尺的木栏。此栏须得贴墙而建,中间留有缝隙……”

董静插言道:“先生之法,我闻所未闻。历来守城之时,均用滚木雷石,辅以弓箭。先生却弃之不用,改建木栏,中间又留空隙,敌军攻城没有阻拦,岂不是能轻而易举的登上城墙?”苏天运笑道:“小姐此言差矣。大凡行军杀敌,必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请问小姐,现在陇西城内有多少守军,几员将领;而边章军中有多少士卒,多少将领。”董静道:“不瞒先生,陇西城内只有我与丈夫牛辅领兵一万镇守;而据探子回报,边章等人所率士卒至少三万。”苏天运道:“陇西守军只有一万,而叛军有三万余人。若是小姐,不知该如何攻城?”董静道:“若我是叛军将领,如见敌寡我众,必然以少量军士攻城诱敌,而以弓箭手在后射之,务求多伤守军,以降其士气,待守军士气低落,再以大军攻城。”苏天运笑道:“小姐之言也正是敌军攻城之法。守军若被此法相攻,小姐可有化解之计?”

董静一愣,道:“这……”苏天运道:“守军如要守城,必得站在城头,方能砸下滚木雷石。边章之辈,久与羌人作战,必知弓箭相克骑兵之理。如今他来攻城,军中岂能没有弓箭手?若是他依小姐刚才所言,守军必定损失惨重。叛军损兵可由羌人补齐,我军损兵以何补充?在下之法有三处妙用:其一,木栏贴墙而建,敌军虽能登城,却无进城之路,以此便可阻敌;其二,木栏高约五尺,即便城下有弓箭射来,但强弩之末势不能穿缟橹,如此守军士卒无损;其三,木栏中有空隙,可令军士手持长枪站于其后,待敌军登城,便乱枪戳刺,敌军进退无路,必然身死。如此可使士卒无损而敌军自退,陇西郡安能失守乎?”

董静听完,深服其论,喜道:“先生真乃大才,如此鬼神不测之计,定能使陇西不失。小女子先行谢过先生相助之恩。”苏天运道:“小姐不必多礼,在下也是为了秦州百姓才相助小姐。小姐可凭此计保得陇西不失,以待董将军到来,在下就此别过。”说着起身便要离去。董静见苏天运要走,连忙道:“先生慢走。”苏天运道:“小姐还有何事?”董静道:“先生若是离去,只恐秦州百姓又要受难。”苏天运道:“此话怎讲?”原来董静见苏天运智谋武艺尽皆上品,便有招揽之意,见苏天运要走,便以秦州百姓为由想将他留下。于是董静道:“先生虽有妙计保得陇西,但我父亲大军非一朝一夕便能到达,陇西虽占地利,但若敌军日夜来攻,攻先生之计亦不能保,若敌军攻破城池,城中百姓皆不能幸免。陇西若失,则秦州全境皆入敌手,不知要有多少无故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先生怎忍心弃百姓而去?”

苏天运闻言,沉思不语,片刻之后,言道:“依小姐之见,我该如何?”董静道:“不如先生随我回陇西相助守城。待我父亲大军到来,我将先生推荐于父亲。家父求贤若渴,先生又是大才,父亲若得先生,必能如虎添翼,先生之才亦能施展,如此岂不两全其美?”缩于寻思道:“她如此言语,无非是想将我留住,我若不允,反倒让她笑话。况且董卓此人面冷心狠,轻于杀戮,又自视甚高,若无人进言,亦不能损伤百姓。倒不如留在此地,一来助董卓平定叛乱,解救百姓;二来能看住董卓,使其不滥杀无辜。”苏天运打定了主意,便道:“既是如此,在下就随小姐前往陇西。”董静见苏天运答应,喜道:“多谢先生!事不宜迟,先生这就随我上路吧。”于是二人骑马出了小镇,奔陇西而去。路上,董静见苏天运马上挂着长枪,问道:“先生还会用枪?”苏天运笑道:“在下粗通武艺,让小姐见笑了。”董静回想起在先零部与苏天运打斗之时的情景,更想将苏天运招在军中。

且说牛辅自董静离开陇西之后,日夜期盼,希望董静早日归来,谁知董静一去就是半月有余,而且音信全无。牛辅心中着急,日日派探子前去探查,谁知竟是毫无消息,牛辅盛怒之下,不知有多少探子死于其手。若非心腹将领胡赤儿苦苦劝阻,牛辅早已尽起陇西之兵前去羌地寻找董静了。这一日,牛辅又派了大批探子前去查探董静消息,没过多久,探子回报道:“禀将军,我们于城外三十里之处发现夫人正向陇西赶来,旁边还有一个年轻人。”牛辅闻言大喜,道:“快去备马,我要出城迎接。”军士备好了马匹,牛辅令胡赤儿谨守城池,自己领着三千人马出城迎董静去了。

董静与苏天运正赶路间,忽见前面尘土飞扬,似有大批人马赶来。董静心中紧张,问道:“不知前面是何人马,若是叛军,我二人怎能逃脱?”苏天运笑道:“此必是牛辅将军担心小姐安危,领兵来迎。”董静心中怀疑,远远望去,见人马举得是董字大旗,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喜道:“果然如先生所言,正是陇西守军。”二人正说话间,只见一人一马当先,率先赶来。董静一瞧,正是丈夫牛辅。牛辅到了二人面前,见了董静,喜道:“娘子这一去半月有余,却不差人送信,可把为夫急坏了。如今娘子平安归来,为夫便放心了。”董静笑道:“即便如此,你也不用亲自领兵赶来迎我。若是此时叛军来攻,谁人可守陇西?”牛辅挠头道:“我只顾娘子回来,并未想那么多。”董静笑道:“我知你惜我怜我,但父亲命你守城,切不可因我而误了大事。”牛辅笑道:“娘子教训的是,为夫记得了。”牛辅见董静身旁只有一个年轻人,却不见了临行之时的五百军士,心中奇怪,问道:“娘子为何只带一人回来,那五百军士去了哪里?”

董静道:“我领五百军士前去羌地,误中先零部狗贼北宫伯玉奸计,损了五百军士不说,还险些丧命他处。若不是苏先生相救,我与夫君再不能相见了。”牛辅闻言大惊,怒道:“蛮荒野人安敢如此,真是欺人太甚!待岳丈到来,定叫此贼身首异处!”董静道:“终有一日,要报此仇。我来引见,这位便是救我的苏先生。”说着,指向苏天运。牛辅道:“多谢先生冒险救我娘子,在下定当重谢。”苏天运还礼道:“将军不必客气。在下相救夫人,并不图什么谢礼。”董静道:“苏先生是来帮忙守城的。”牛辅闻言,悄悄示意董静过到身前,问道:“娘子,此人来历不明却冒险救你,不会是叛军的奸细吧。”董静道:“我当初也有此怀疑,但他舍命相救,又出妙计助我们守城,不像奸细。当初他救我之后便想离去,我见他是个人才,所以将他留下。此人若是能为我所用,必能助父亲成就大事,若是不为我用,放他离去他日必成祸患,待守住城池之后便将他杀了,以免日后多了强敌。”牛辅点头称是。

两人耳语完了,牛辅道:“苏先生救我娘子,又赶来相助守城,真乃我军之福。就请先生一同进城,商议守城大事。”苏天运谦道:“将军谬赞了。”一行人返回陇西。进了将军府,分主客坐定,牛辅问道:“不知先生有何妙计退敌?”苏天运道:“董将军信中之计已然失效,在下计谋不足言妙,实是班门弄斧尔。”牛辅笑道:“先生不必过谦,但说无妨。”于是苏天运将计谋详述一遍。牛辅听后疑惑不定,道:“先生之法闻所未闻,若弃滚木雷石之物,恐怕……”苏天运道:“将军不需多虑,在下计策虽然奇特,但守区区山城已然足矣。”牛辅还要再言,董静道:“如今大敌当前,相公身为主将,若不早做决定,待敌军来攻,悔之晚矣。先生计策我等虽未见闻,但却算无遗漏,若是不成,大不了死在此地,有什么可犹豫的。”牛辅见董静也如此说,便下决心道:“就依先生计策。今日天色已晚,先生可先去休息,明日再行商议建造守城之物。“苏天运谢过之后回准备好的房间休息去了。

牛辅见苏天运走了,便问董静道:“娘子为何硬要用此人计策,若是守不住城池,如何向岳丈交代?不如还用寻常守城之法,尚有胜算。如若不然,被敌军攻破城池,咱一家老小必然丧命。”董静道:“如今敌众我寡,若不用此计谋,敌军若与我军比拼兵力,我军可抵不住那三万叛军。但此计是否能成大功,我心中也有疑虑,幸而叛军还未围城,今夜可差军士将全家老小送往天水,如此便无后顾之忧。到时此人计策若是不成,便将此人斩于军前,以振士气。但夫君亦不能大意,暗中准备守城之物,以防不测。”牛辅喜道:“夫人果然足智多谋。”两人商议完了,便回房休息了。第二日,牛辅便依苏天运之言差军士挖掘长堑,并引水灌之,又在引水之处建立水门积聚大水。董静令人安苏天运之言沿城墙建造高五尺厚四寸的木栏,城中百姓见此,知道守军要力保此城,所以尽皆赶来帮忙建造,苏天运又告知牛辅给与钱财,于是城中百姓皆言要与守军同生共死。于是守城之物不日建造完毕,只待叛军前来攻城。

边章、马腾、韩遂三人于西凉聚集士卒,攻下金城之后,便举旗反叛,接连攻下秦州大部分城池,无奈兵力不足,又加上所率士卒乃是羌汉混杂,军纪不整,每攻下一处,羌人必要大肆搜刮,边章等人屡禁不止。气愤之下,边章率军回到金城,以重法整顿军纪,又于城中征纳百姓入伍操练,终于在一个月后才渐渐令军士服从军纪。这一日,边章、马腾、韩遂三人正在商议攻取陇西之事,探子来报道:“禀告将军,董卓大军日夜行军,现已到雍州境内。”韩遂惊道:“来得好快!若是董卓按此速度行进,不出半月必到秦州。若是我军还未攻下秦州全境,便只能转攻为守,我军兵力不足,难以全守城池,若董卓各个击破,我军危矣,边将军需早做决定。”边章道:“韩将军所言甚是。要拿下秦州全境,必先攻下陇西,之后天水可得。事不宜迟,即刻发兵攻打陇西。”马腾道:“我军军心刚定,要事贸然出兵,恐军士战心不强,不能成功。况且陇西郡内的详细情况,我军尚未探清,不如待探查清楚之后再行出兵。”

边章道:“寿成之言虽是有理,但我军已经延误时机,若是再等下去,董卓大军一到,大势去矣。寿成不必再言,明日即发兵攻打陇西。”马腾见边章不纳其言,郁郁而退。翌日清晨,边章集齐军士,训道:“如今昏君无道,宦官弄权,民不聊生。有义士张角等人起兵反抗昏君,却反被其害,如今我等为民请命,望众将士奋勇杀敌,振我军威。”马腾见边章如此言语,谏道:“将军此言差矣。如今圣上被奸佞之臣蒙蔽圣听,才不知民间疾苦。我等兴兵乃是为了铲除奸佞,切不可学黄巾贼军起兵造反。”边章叱道:“你懂什么!若是皇帝圣明,又怎会为奸佞蒙蔽,如今百姓苦不堪言,他去只知享乐不理朝政,要此皇帝何用!寿成再说此乱我军士之言,休怪我以军法处置!”马腾暗道:“身为人臣而不尽忠,以不义伐忠义,安能取胜?”长叹一声,退了下去。

边章三人率领三万士卒,从金城出发,三日之后便到了陇西郡。边章令军士在离城二十里处安营。扎营完毕,边章留五千军士留守大营,自己与马腾、韩遂二人领兵二万五千,来攻陇西城。到了城边,边章发现陇西城外多了一条长堑,且堑中有水,骑兵不能渡过。边章与马、韩二人商议道:“我等率军来攻,谁想多了一条大沟,不知深浅。马匹不能前行,这一时之间到哪里去寻找渡河之物。”马腾道:“我等行军攻下多处城池,未见有人以长堑御敌。城有此沟,我军骑兵便无作用,若要硬渡,则需舍弃马匹。如果我军强渡之后,敌军有伏兵在后杀出,我军两处受敌,疾走不脱,必为所败。我料城中必有高人相助,设下圈套只等我军来攻,不如先暂缓攻城,待探查清楚,再行攻城。”边章怒道:“发兵之时你已口出烂言乱我军士,如今尚未攻城你又提退兵之事,折损士气,要你这胆小之人何用!来人,将马腾斩于军前,以正军纪!”韩遂急忙制止,谏道:“未破敌军便先斩大将,恐士卒心寒,望将军网开一面,饶过马腾。”边章并未起杀心,见韩遂如此说,便道:“若是再敢如此,定斩不饶。”马腾默然不语,心道:“边章乃鲁莽之人,不识计谋,不纳人言,他日必死于敌手。若是此番兵败,我与韩遂还是会西凉再另做打算。”

边章道:“韩将军可有方法渡河?”韩遂道:“我军随军携带攻城云梯,可叫军士将云梯搭在长堑两侧,军士以云梯为桥便能渡过,但马匹却过不得河了。此法虽然费时耗力,但也抵得上船只了。”边章喜道:“韩将军此法甚好。传我将令,命众将士将云梯搭在长堑之上,弃马渡河。”将令一发,军士纷纷开始渡河。牛辅在城中看得清楚,令将士打开水门。顷刻之间,大水冲下,渡河将士躲闪不及,慌乱之间相互拥挤,多有溺死水中者。边章大惊,急令军士上岸等待,过得片刻大水减缓,边章又令军士渡河。过得长堑之后,边章等人整顿士卒,来到陇西城下。边章见了城上布置,不禁哈哈大笑,对马腾、韩遂二人道:“刚才寿成说这陇西城内必有奇士,但城中建起了这许多木板,滚木雷石不能抛下,弓箭更是不能射出,如此怎能守城?我料此战必能拿下陇西城。”马腾、韩遂二人也道:“我等征战,从未见过此等守城之法,其中定然有诈,请将军莫要轻视。”边章笑道:“你二人如此胆小,怎能成大事。我料城中尽皆鼠辈,不敢迎敌,只龟缩城中而已,看我如何破他城池。”说着便令军士攻城。

军士抬云梯来到城墙之下,见城上并无滚木雷石砸下,纷纷架起云梯,爬上城头。奋力爬上之后却发现木栏与城墙严丝合缝,并无空隙进入城中,待要下去,梯子之上早已爬满了人。牛辅见敌军登城,下令木栏后的军士乱枪杀敌。攻城军士不防,进退不得,纷纷中枪掉下云梯。董静又令军士伸出探抓,钩住云梯,将之推到,攻城军士又死伤不少。边章大惊,忙令弓箭手向城头放箭,谁料木栏厚重,弓箭不能穿透。边章见自军损兵不少,却未能击杀一名守城军士,不禁大怒,令军士强攻城头,拆除木栏,但城头之上并无着力点,如何能轻易拆除,力拼之下攻城军士伤亡惨重。韩遂道:“若是再攻下去,我军只能是损兵折将,不如收兵回营,再寻攻城之法。”边章见攻城不利,队伍士气低下,只得鸣金收兵。牛辅见敌军退却,急令胡赤儿领兵追击。边章等人正率兵渡河,见城中敌军杀出,心中恐惧,急令军士渡河,慌乱间又有不少军士落入河中。胡赤儿率军冲杀一阵,见边章等人渡过长堑,领兵回城去了。

牛辅等人回到城中,设宴庆祝。酒席见,牛辅赞道:“先生守城之法果然奇妙无比,我军只损了几百军士便击破边章近三千士卒,可谓大胜。我敬先生一杯。”苏天运喝了酒,道:“将军先别忙庆祝,边章今日折了这一阵,必定回去另寻攻城之法,我料他明日必然攻城。”牛辅道:“他若再来,先生守城之法,定能再获奇功。”苏天运道:“不然,此一回边章吃了大亏,必然发现城上乃是木栏,明日若来,必然以火箭射到木栏之上,等木栏被毁再行攻城。”牛辅道:“如此该当如何是好?”苏天运笑道:“将军莫急,在下已有计策,待明日敌军再来攻城,定教他铩羽而回。”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