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读谷史初识神秘_极限总动员_奇书网
返回

极限总动员

首页
第七章 读谷史初识神秘(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这家人的传世文物―家乘石头记,是从英国大诗人拜伦的一首诗开始的,渴望自己能摇身一变成“斑鸠”的拜伦在这诗里带着股羽化成仙的离世情结,几行句子翻成中文就是这样:

我多想远离这人群拥挤之处

对于人类

我只想躲开可并不仇恨

我的胸怀需要一个安静的幽谷

它的暗淡也许更适合一颗消沉的心

但愿赐给我一双翅膀

犹如斑鸠鼓翼自由归巢

我将在苍穹中展翅飞翔

飘然远去

得享安息

原来如此―这洞口题名“斑鸠巢”的出处即在这里了!

这首诗还是在七十多年前的1924年刻上去的,读了诗和接在后面的编年史,加上“导游”的详细解说,好几天后,我算了解了谷底这一家子的大致来历:

原来他们的第一代祖先是外面一个叫“达萨”部落里的一男一女两个农奴,因为私下里好上了,主人要拆散他俩,逼得这对农奴拿了头人一件最珍贵的法器―大法螺,逃了出来。那地方有个关于爱情的美好传说:如果两个相爱的人能见到圣洁灵异的“七瓣雪”,那这对情侣就受到了上天的赐福,哪怕有再大的磨难,他与她此生也永不会分离。这对两情相悦的农奴曾在谷口朝拜“神山”时恰好遇上过传说中的“七瓣雪”,正因为有了天降祥瑞,热恋中的两人才敢于为爱情而不顾一切。后来这两位被人追着一直逃到了那原先飘下“圣雪”的谷口,再没路可逃了,这时如被捉回去那肯定要被剁手挖眼后再“点天灯”处死,怎么办呢?这对宁愿殉情也不屈服的农奴牙关一咬,从上往下就跳,没想“七瓣雪”还果真灵验,两个人非但没死还由此而成了深谷人类的开山祖。

与冰窟般的谷口相比,完全是冰火两重天的谷底有沸泉天天喷涌,自然增湿保暖,就是不穿衣服也冻不死人。但是这地方只有朝天开了个口,其它地方找不到可供居民进出的门路,所以谷里除了落户了他一家外,再无外人到达,那要传宗接代怎么办呢?

从第二代起,他…她…他们就没办法…乱…乱来了,接下去儿孙们这么一乱…再乱,到后来己是快“乱”不下去了。

眼睁睁就要绝种时,1924年到了,山上又掉下来个男人,是拜伦的英国同乡,一个叫“李文”的牛津大学大学生,他是名登山爱好者,这一年跟着个嗜登山如命的铁杆哥们万里迢迢地赶到西藏,想来攀登珠穆朗玛峰,不幸的是攀爬中出了意外,那领头的哥们倒在了珠峰脚下,单身撤退的他在途中也于精疲力尽时一不小心栽了个跟斗,滑进了本谷。那年他正好也是22岁,恰和我“崩”下来时一样岁数。

李文坠落谷底时已头破血流奄奄一息,幸好这里还有“救命菩萨”住着,他才捡回了一条命。命不该绝的还有当地的“泥菩萨”自己,救下了一名外来人口之后,亏了这牛津高才生铆足了劲,濒临灭绝的达萨人才终于孕育出了新生一代,空降的李文为原已退化衰弱的人种贡献了修复和改良的重大作用。

自此以后,除了让子女带上了一半英国血统外,李文还在里面开了“牛津”课程,定了谷名叫“斑鸠”,规范英语作“谷语”,斑鸠谷的历史自此有了文字记载,这家史就是他作了调查整理后开始刻到山里石头上的。

李文是个在大学受教育的明白人,他知道如果闷在谷里走不出去,自己即便把儿女弄正常了,到了孙子孙女一代还不是又得不正常了,要想正常只有出了这闷谷才有可能。为此,他每日爬上山,于选准的岩壁路线上一尺一码地艰难敲凿攀附之阶,以备日后登顶出谷需用。在耗费了可贵的二十年时间和精力后,四十多岁时,义无反顾的他带上儿子拼着命想爬山出来。可惜啊,后来我才亲眼目睹这父子俩…唉,都已离山顶不远了,但最终还是出不去,在里面…壮烈了!

据石刻记述,李文本人曾勘察过全谷,他认为要出去能试着一搏的只有上山一条路,或许洞里那条河也水连山外,但里面怪声如吼呈现凶兆,又暗得什么也看不出,无法探测底细,他只能把此生最后的一次冒险机会仍旧放在自己熟悉的登攀上。

在亲手镌刻的岩书最后部分,他留下了对儿孙的告别嘱咐,这段遗言包蕴了这位前辈的良苦用心,十四行句子,翻译好用中文朗读也是一首诗:

神华缥缈,这儿原本是超凡脱尘的净土,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