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觅生机勘河拜泥_极限总动员_奇书网
返回

极限总动员

首页
第九章 觅生机勘河拜泥(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陪伴的两位女士告诉我不用担心,她们领我顺着流淌成溪的冰川水来到一处边缘谷壁,这里的山体有个裂口,露出了一个洞,正好是潺潺小溪的归宿,“水再多,这个洞也装得下!”莫莉很肯定。原来这山洞是个水洞,里边有条从山肚皮里涌来的暗河,我们吃的鱼就是打这河里游来的。这河经过谷旁时就似在山墙上开了扇落地大“窗”,打这儿见了见光、透透气,在用鱼儿交换了“瑶池”来的甘洁“太液”后又拐进了山腹深处,也不知它从哪来,到哪去。

“鱼塘”里的水有些浑,以洞口照亮的水面观察,波澜不兴的它像是很沉稳,但往里黑沉沉的深处却有隆隆的低吼声传来。见河里出没的鱼群游的很快,我想下趟水去与鱼儿一块玩一把,莫莉拦住了我,说这河不是地下加热过的热河,水里很冷,要游等身体养养好后再游。我伸手试试水温,凉是有些凉,但并没到太冻的程度,为了做到亲身深入实地考察,我还是坚持自己得下趟水。莫莉见我嘴硬喊不怕冷,就同意放我先下河浸浸身子再看,说罢她自己就先涉入河中准备接应我。瞧她慢慢走下河里时被冷水激的微微打颤,没想到一向不用衣裳御寒的她会比我怕冷。待她一招手,我“扑通”跳入河里,虽是感觉到有些许凉意,可周身滑爽舒适,人一点不打哆嗦。这下让两姐妹奇了怪了,她们可都是自小在这河里裸泳惯了的,但刚下水时也会先冷得抖几抖,怎么我就这样…不正常呢!见了咱这状态,莫莉算是放下了心,不用怕冻坏我了。

在她俩的护卫下,我先在洞口的水中热热身,试试几招荒废久了的把式。这河表面看它平波无浪,实则水下涌流势还不小,所以顺流而来的鱼都显得游动迅速。我在洞口转游了几圈,想捉条鱼却一条也抓不着,顺水游的鱼滑溜的速度比我游的快多了。

“这样是捉不到的,我们捞鱼时都是排好了人墙才拦得住!你…省点力吧!”“哈哈哈!”莫莉姐妹俩笑我。

“嗨,咱身为灵长类,还玩不过这几条…傻鱼!”我赌气中掉转身体,迎着上游边划水逆行边想迎头兜条鱼捉捉。游着游着,几个曲折一转后,鱼仍未逮到,来自洞口光亮的反射已越来越弱,暗河渐渐成了黑水一条,幽幽中只剩头顶的洞壁上还星星点点闪着绿荧荧,这当口眼睛已看不出鱼,但皮肤却触觉到时不时有鱼撞上身来。

黑漆漆中的我忽然对这种鱼长没长牙齿担起了心,因为感觉到自个下边档里这…这没了裤头兜着的“鸟”一落了水…荡在河里前摇后摆的…能想象到会活似条“小鱼”,这感觉让我连带记起一句话:大鱼吃小鱼―哎哟,不知这往身上乱钻的鱼是否有利齿!“小鱼”可别让大鱼给咬了去!心念到此,我在水中慌急一弓身,手并往下划去护着,这时只觉那要紧器官连带着肛肠俱不由地一缩,估莫这下是缩成“蚯蚓”一条了,但蚯蚓不是连小鱼都会抢着来吞食吗,我心慌不减!

正在黑河中窘迫时,远处来水的上游弯流里闷闷的“扑、扑、扑通!”声越来越沉,重低音在深穴里震荡出一片惊悚,使人感到胸腔也被其穿透共振,连头皮都阵阵发麻,不知道那儿另会藏着什么万年河怪。虽然裸着身体的我并不怕河水这点冷,但“大鱼吃小鱼”与这“鬼叫”迫的人发慌,加之体力还未达标,我腿肚子抽了起来。

仓皇挣扎中我还想搞搞清:“你们这里面有…有魔…阿嗨…还是鬼?哎哟…鱼!鱼!它会咬…阿嗨…咬人吗?”我自到了这儿虽是天天吃鱼,可一直没去掰开鱼嘴细细瞧过。

怕我沉到河里去而抓着我又拖又托的姐妹俩也听不清我呛水夹着喘气在问什么,其实游到这鬼魅地带大家都一样寒凛凛心惶惶,不过她们还找话抚慰我,说她家自打老祖宗起就代代在这河里游泳,练耐力、练抗寒,那响声是一直有的,但“关”在里面从不出来,当然她家也没人敢再游进去查个明白,双方互不侵犯,两相平安至今,不会有事。

唉,除了响声算一怕外,没长“鸟”的她俩哪体会得到“大鱼吃小鱼”的另一怕呢!因前方伸手不见五指,我又腿抽了筋,大家就赶紧掉头撤退吧。

此河来路不明,深藏“杀机”,但我后来查实河里顺水游来的鱼总算没长咬人的牙,它们其实还“鱼品”很高尚,长年舍己为人,把最优的蛋白质提供给我们,并且确实游不断、吃不光!

自打谷里住上人后,水洞口的河里几乎每天会排出人墙捉鱼,这条神秘莫测的暗河成了输送“斑鸠”口粮的流水线。但后来我即便日日在这河里嬉水捉鱼也没再试着摸黑往里游去,那深处悠长阴森,又有沉沉的不明音响在“鬼火”明灭的古洞里咆啸回荡―恐怖!我没手电筒,无法看到里面究竟是什么在作怪,想自己还有大事要做,不能为查怪而冒生命危险,何况人家早有“互不侵犯条约”,咱也不能坏了老规矩,明智的就该到此为止,别再往深里寻根究底了。

谷里的水资源可以说丰富多样,但太阳能资源短缺。深谷四面环山,看样子一年中只有六、七、八三个月才能在中午接受到阳光直射,其它时候都要靠雪山反光照明。正好那半山腰以上的雪是终年不化的,所以在谷底总会有一片均匀的冷光反射下来。

谷北角落里有一小块地,算是采光最好了,在那里我见着了十几株矮矮的苹果树,都是农奴先祖带来的苹果吃剩了籽种的,这儿即是有悠久历史的果园了。由于高原阻隔,这谷里的自产生物极少,只在水洞口长了些小花小草,其它地方连一只蚂蚁也找不到。所以这人工培植的苹果林就是本谷唯一的植物基地,靠它收获供“谷民”荤素搭配的水果。

“嗨,如在这儿放把火,山上倒是能瞧见!”我脑子里钻出个念头。转而一想,这么些“柴火”也不够发一天信号的,要是山顶没有人,或即使有人可他只仰瞻“神山”而不俯察深谷,那这把火也白烧了,而且还自毁粮田,干不得!我急忙收回危险意念。不过瞅着林木一番乱想时我留意到面前有几棵果树的长势并不好,这倒真是个隐患。

离开果林,走到谷南边缘的山脚边,那里有个永久背阴的大泥沼,我远远望见它就忍不住亢奋起来―自己摔下来那会就是靠了这块“软垫”缓冲才没有粉身碎骨!

这儿离热泉较远,原本雾就稀薄,冰冻的泥沼再把流雾中的水份抽了出来,在它上空造就了个一米多高的清晰透视区,一眼望去,就如把原该垂地的纱帐撩了一角起来。这泥沼比别处都冷得多,如果说沸泉近旁是四季如夏,那这儿可就是万年长冬了,人还没靠近它即会感觉到一团团的寒气压过来。领路的莫莉怕冻坏我,停下了脚步:“就这儿看吧,再过去冷得不行!”她是此行当然领导。

但我不甘心,“恩泥”在前,岂可远远一张望不致个敬就跑的道理!经过反复恳求并确实表现出不发一抖的良好状况,“领导”终于批准我走近去见一面该泥。

顶着越来越凉的寒气一步步走到泥沼边,我争气的在二女面前纹丝不抖,热流洋溢在身的我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脚伸进泥里去一亲恩泽,却不料这下那个冷就如触电似地从脚底板直冲头顶!“哎哟!”我大惊中速速抽回脚屈腿一跪,凑近这救命稀泥就是一拜,因动作连贯的快,那二女十有八九没发现我曾闪过一阵快抖。

顿首致意时,我瞧见眼前湿软灰泥上覆有层蓝荧荧的水膜,一簇簇空气中析出来的细小水珠丝薄裙纱般在这“蓝缎”泥面上飘来卷去,犹如一群隐去了身形的魔幻仙子在翩翩起舞,自然芭蕾优美绝伦!

从望远镜里观察,这个泥沼连接的山体高处有个晶亮耀眼的冰川,正是这冰川千万年来慢慢地溶蚀着山岩,把它化成了极为细腻的冰川泥一滴滴溅落,才淤积出了下面粉浆玉糊的泥沼。这个有万古历史深度的冰川泥虽说永世不见阳光,但饶我不死却正是拜它所赐呵!

莫莉、苏珊活动了一下身体,奋身跃进了泥沼,演示给我看那时“美救英雄”的一幕,一时灰泥横飞,美女如塑,惊艳的泥潭艺术使我大开眼界,也进一步理解了美人鱼为何吃相可以媲美北极熊:“这团泥冷,冷过了北冰洋!”我瑟瑟发抖中自忖要练到她俩这种爆发性抗冻本事还得多吃、多练……

这个山谷不是很大,在调查中用不了多久就能沿着山脚走完一圈。几天来,我了解了咆哮冲天又温情脉脉的沸泉,接触了神秘的山洞暗河,摸清了鱼和苹果的来历,拜谒了万年冰川泥。这一路见的大都是此前从未经历过的独特地貌,若我人在外边,那绝料不到这天寒地冻的雪域秘境里会深藏有这等景观,简直是大自然的奇迹!

生活在这儿不愁吃、不用穿,从来没有“阶级敌人”的踪影,不革命就已自动进入了“共产主义”。如能抛开凡思俗虑,无衣一身轻的生活于如云似烟的暖暖“牛奶”雾里,飘飘欲仙的有时真会把这误作天堂……

可惜这儿除了局部地区、局部时段外,总体来看不是天堂,非但不是,而且与人间的隔阂也难以逾越:我核查下来的情况仍同李文的结论一样,除了那条疑惧凶象的洞中暗河外,在这“大牢高墙”中我没找到其它豁口,就是用望远镜在可见的山体岩壁绉褶中上上下下一寸一寸地仔细扫描,也寻不着一条裂缝可以通外界,看来地震雪崩都没帮到忙,我要回家仍只好像李文一样拼死往上爬了。

从宏观来讲,这里是地球上一块大石头中的某个坑;以落难“坑”底的人眼来看,这四壁严严实实、又高不可攀,是个只有插翅才能脱身的深“井”,一个天造地设的…地牢!

仰望着那圈高入云端的大山,想想上天也真有好生之德,这百多年里从上跳下来的、滑下来的、崩下来的四个人个个没死,但却叫你活受罪,因为如没本事翻出这“坑”,即使自己活得下去,后代也传不下去,不知挨到哪年哪月,这绝灭的一刻总会来的……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