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贾宝玉随那和尚道士遁入空门后,薛宝钗听得,哭得人事不知。王夫人叹道:“我为他担了一辈子的惊,刚刚儿的娶了亲,中了举人,又知道媳妇作了胎,我才喜欢些,不想弄到这样结局!早知这样,就不该娶亲害了人家的姑娘!”薛姨妈劝道:“这是自己一定的,咱们这样人家,还有什麽别的说的吗?幸喜有了胎,将来生个外孙必定是有成立的,后来就有了结果了。”又都百般劝解薛宝钗。宝钗思前想后,无可奈何,只好认命。
贾家日趋败落。贾赦、贾政、贾珍、贾蓉、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先后谢世,贾琏获罪,子孙流散。贾家下人一阵风似的被遣的遣,配的配,被官府发卖的发卖,充奴的充奴,家产土地被官府查抄,所有财物被债主和杂役洗劫一空。圣上顾怜李纨、薛宝钗贤淑端正,留下稻香村和蘅芜苑为其居住。如今的蘅芜苑已失去了昔日曲径通幽,麝兰芳霭,杜若香飘,绿窗油壁的景象,那迎门突兀插天的大玲珑山石也不知被什麽人拉走了。那奇花异草,名藤贵萝也被人挖了去。那杜若蘅芜、荩兰、清葛、金蓼草、玉蓼藤、紫芸、静芷、姜荨、纶紫绛、石帆、水松、扶留、绿荑、丹椒、蘼芜、凤莲都已枯萎,只剩下了五间清厦,那回廊、卷棚、小桥都已坍塌。只有那座玉石牌坊依然兀立在那里,龙蟠螭护,崇凉巍峨,远远地俯视着蘅芜苑。整个大观园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破壁残垣,荒凉肃杀,愈显得蘅芜苑茕茕孑立,凄怆冷落。李纨已随贾兰任所居住,只有薛宝钗和莺儿苦苦厮守蘅芜苑。
是年腊月,天寒地冻。腊八更甚,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彻夜未停。从昨晚,薛宝钗肚子就隐隐作痛,她感到肚里的小东西蠢蠢欲动。天一亮,薛宝钗便打发莺儿去城里请接生婆子。莺儿不敢怠慢,顶风冒雪而去。
莺儿自从贾家败落后,薛宝钗曾劝她另谋生路,但莺儿却不忍心于此时离开。二人相依为命,苦中挣扎,虽是主仆,胜似姐妹。莺儿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没膝的雪地里趑趄而行。路径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白茫茫的大地,无垠无际。乌云压着头顶,天地浑然,看不清道路,分不出东西南北。飞雪凛冽,寒风呼啸,冰冷刺骨,生冷的雪花打得她睁不开眼睛。莺儿每挪一步,都要奋力挣揣,跌跌撞撞,突然脚下一滑,跌进路边的井里。她惊魂稍定,死命地往上爬,却怎麽也爬不上来。手,抓出了血,膝盖胳臂磨破了,脸上划出了道道血口,终于力尽精疲。莺儿拼命呼救――叫了半天,只有呼啸的风雪和从井筒落下的冰块┉┉面对硬邦邦滑溜溜的井壁和黑咕隆咚的陷阱,她绝望地哭了。
不知过了多久,莺儿冥冥中见两个仙子飘然来到她的跟前,柔声道:“跟我们走吧。”莺儿不知如何是好,未及答话,仙拂朝她一挥,便不由自主地随她俩飘了起来,驾着云朵,来到一个所在,上书“太虚幻境”。两位仙姐道:“尔且在此稍候,待我们进去禀报。”莺儿清等在石坊门前,左顾右盼,浑身发冷,饥渴难耐,却又动弹不得。
却说薛宝钗在家腹疼一阵紧似一阵,左等右盼不见莺儿回来,心急如焚,实在支撑不住了,万一此时临产,又没有别人,如何是好?她突然想到栊翠庵,何不┉┉刚一出门,一阵狂风吹散了她的发髻。薛宝钗慌忙回到房中,重新挽好乌丝,又拿出母亲陪送她的金簪扦上。母亲曾用这把金簪为她梳理过多少次头发,日子再难,薛宝钗也未舍得拿它当钱。有时出门,为了体面,她才舍得戴在头上。
薛宝钗忍着疼痛,趔趄着向栊翠庵捱去。外面风雪太大,路又滑,常人难行,何况一临产的弱女子。好不容易刚捱到玉石牌坊下,突然间腹疼难忍,体力难支,滑倒在地。薛宝钗强撑着,却怎么也站不起来。她在没膝的雪地里爬啊、滚啊……下腹象要涨裂了,浑身似散了架,每根筋骨都在嘎嘎地断裂着,疼得她大汗淋漓,泪水、汗水滚湿了一地。她呼唤着,渴望能有人拉她一把。但那嘶哑的声音在狂风暴雪中是那样的微弱,茫茫旷野,冰天雪地,只有凌厉呼啸的寒风和铺天盖地的飞雪。她绝望了,呼喊着:“老天爷啊!您睁开眼吧!为何给我这弱女子这样的下场?俺母亲乐善好施,吾兄虽有恶行,可也不该报应在我身上啊?贾家虽有人作恶,都已得到报应,何必赶尽杀绝啊?况我祖母积德扬善一辈子,宝玉偶有小错,也不至绝后!老天您若有眼,何不惩治那些横行霸道的恶人,反折磨我这弱女之流?即便贾家气数已尽,该此报应,您就看在苍生的面上,容腹中的孩子出世,让我再死不迟。救苦救难的菩萨!造孽的宝玉!救救我――”薛宝钗一阵剧疼,再也无力喃呢,昏死过去。
且说贾宝玉遁入空门后,整日诵经敬佛,暮钟孤灯。这日,正在佛前诵经,顿觉一阵心疼,忽听得薛宝钗喊“宝玉救我――”惊得他神魂出窍,看见薛宝钗在雪地里披头散发,痛苦万状,腹中胎儿挣扎无奈,奄奄一息。贾宝玉大哭道:“佛主慈悲!我抛弃红尘,虔诚敬佛,纵然弟子万般过错,吾已经皈依佛门,潜心思过,痛改前非。请看在吾祖母一辈子行善积德的份上,放吾妻儿一条生路,弟子将誓死效忠佛主,以赎前非!菩萨啊┉┉”
观音菩萨和如来佛主正在检阅“善恶录”,听得薛宝钗、贾宝玉呼救,大开慧眼,细观人寰。见贾宝玉正襟长跪,一心向佛,薛宝钗昏死过去。查看“善恶录”中并无二人罪恶。薛宝钗且有小善,贾母史太君积有大善,遂奏明玉帝,令薛宝钗复生,嗣儿降世。玉帝传旨阎罗,阎王回奏曰:“不归属下管辖,应由警幻仙子发落。”玉帝大怒:“令出多门,推委扯皮,给汝一个做功德的机会反倒丢了!回去恪尽职守,如有差错,严惩不贷!”阎王喏喏退去。即传警幻仙子,责问曰:“薛宝钗乃善良之辈,何遭此厄运”警幻仙子答曰:“早有判词,‘金簪雪里埋’,命该如此。”菩萨嗔曰:“‘金簪雪里埋’,埋金簪而已,为何连人也埋了?连无辜婴儿也不放过吗?如此,岂不违反善恶有报,因果循环的天理?整天情啊爱啊的,如此草菅人命,你这情啊爱啊哪去了?还设那么多这司那司的,不为天下苍生谋福,白食人间香火!枉列仙班!”仙子汗颜,玉帝训曰:“就依观世音所奏,以人为本,以善为准,速赦薛宝钗母子,谨严审定十二册。”警幻仙子诚惶诚恐,领旨谢恩,速速返回太虚幻境。
说来凑巧,刘姥姥初七晚上就辗转难寐,瞅着窗外白茫茫的,嘟囔道:“天亮了,还不起床,天亮了┉┉”青儿道:“姥姥,下雪了,是雪耀的。”刘姥姥不信,起来,躺下,躺下,起来,搅得青儿也睡不好。嘟囔急了,青儿就用被子蒙上头,不再搭理她。直到刘姥姥拿笤帚把子“嘭嘭”打了几下,青儿才揉着眼起床。一看,天真亮了。愣了一会儿,嘟囔道:“下这么大的雪,不能下地干活,做针线,又冻得手疼,还不让人睡个安稳觉┉┉”刘姥姥举起笤帚把子吼道:“给我起来!睡懒觉、喝大茶、喝闲酒不是咱庄稼人的营生!想学那些公子哥儿小姐们好吃懒做,没门!”青儿道:“大雪天的,起来干啥?”刘姥姥一边拾掇,一边唠叨:“跟我看宝姑娘去。过去咱穷时,史老太君、凤奶奶、宝二爷没少帮过咱,时下他家不行了,下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宝姑娘又是个双身子,咋过?给她送点米和棉衣棉被去。”
“好天去不成吗?”青儿道。
“好天还得下地干活呢!”刘姥姥道。
“晚一天去还不行吗?”
“你冷她不冷?”
“路上能走吗?”
“不能走咋了?还用八抬大轿抬着你去啊!”
青儿不敢再犟,赶紧起床。刘姥姥包了一床新棉被,两件新袄,盛了一袋米,将棉被和棉袄用包袱包了,拴成个褡裢样,自己背了,又拎了个小篮,篮里盛了几十个鸡蛋。让青儿背了米,知会了狗儿一声儿,赶向蘅芜苑来。
风雪虽大,却是顺风,在背后一个劲地推,倒帮了她娘俩儿的忙。几十里的路,象缩了似的,转眼就看到蘅芜苑了。来在玉石牌坊下,青儿累得实在走不动了,把米袋掼在地上,“累死我了,歇会儿吧。”刘姥姥也是上气不接下气,凑在牌坊下的一个雪堆前,也站住脚,喘喘气。
薛宝钗被仙姐儿唤入“太虚幻境”,似乎看见凤姐、林黛玉,可她们都不理她,那仙子也不言语,正不知何去何从,忽听得里面传出话来:“留下金簪,埋于雪下,放她去吧!”只觉得那仙姐儿用仙拂了她一下,翻转身来,顿觉一阵撕心裂肝地疼,不禁大叫一声。
刘姥姥听得一声惨叫,吓得倒退两步。只见雪堆一动,滚出一个披头散发、垂死挣扎的女人。刘姥姥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定睛一看,竟是薛宝钗。她慌忙扔下行李,急唤青儿,去拉薛宝钗。薛宝钗死死抓住刘姥姥,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刘姥姥拼命拉着薛宝钗,一挪动,失声叫道:“哎呀!老天爷唉!这……这……这咋整……”放下薛宝钗,手忙脚乱地解开包袱,将棉袄、包袱铺在雪地上,和青儿把薛宝钗架到上面,又摊开被子,让青儿扯着挡住风雪。亏得刘姥姥是过来人,给薛宝钗撤下裤子,叉开双腿,一看,已经破水,孩子正顶门,便安慰薛宝钗道:“宝姑娘,没事儿,别怕,有我老刘呢。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使劲!憋住气,使劲┉┉菩萨保佑┉┉往下,再使劲!好啦!哈哈,还是个小子!”只听得刘姥姥:“嗯――嗯――!”原来,孩子下生后,连着脐带,手指掐不断,扯不开。刘姥姥急了,张开大嘴,用牙咬断,随手挽了个结。也不知是腥是臭是苦还是咸,“呸!呸---”吐了两口。用袖子抹了把嘴脸,解开大襟棉袄,将婴儿揣进自己怀里,顺手掏了孩子嘴里的羊水。孩子哇的一声,响亮地哭了出来,向天地发出了做人真难的第一声呐喊。
孩子哭了,刘姥姥笑了,一屁股蹲在地上不能动弹了,只是望着薛宝钗傻傻地笑。薛宝钗也欣慰地笑了,想说句感恩的话却说不出口。想伸手抚摸一下自己的孩子,却抬不起手来,只是望着刘姥姥舒心地笑。青儿赶紧给薛宝钗穿好衣裤,用被子把她包好。
风停了,雪住了。天地是那样的白,那样的静。只有三个大人急促的呼吸和嘭嘭跳动的心声,还有一个刚刚诞生的小生命在刘姥姥的怀里做着甜蜜的梦。正是:
济贫一个小盖盅,拯得贾家两性命,
世事沧桑难料定,善恶有报天自公。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