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娇子贵贵子取贱名女婢义义婢获新生_红楼梦新续――梦圆红楼_奇书网
返回

红楼梦新续――梦圆红楼

首页
第二回 娇子贵贵子取贱名女婢义义婢获新生(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薛宝钗请刘姥姥给孩子取名,刘姥姥想取个穷名字,薛宝钗点头道:“就依姥姥的意思吧。”刘姥姥沉思了一下,道:“我看就叫‘坡儿’吧。一来图个泼辣的意思,好养活;二来也是在坡里生的,叫他长大了,也知道作娘的不容易,免得他忘了本,不孝顺。你看呢”薛宝钗听了,觉得极有道理,笑着轻轻拍着婴儿道:“就依姥姥的意思,叫‘坡儿’吧。坡儿,你可要泼泼地长、旺旺地长啊!喔,‘小坡儿――’”坡儿像听懂母亲的话,在薛宝钗的怀里蠕动了一下,咂巴咂巴嘴。刘姥姥又道:“大名呢,还得文化人起,我一个乡巴佬,也不会起什么大名,反正到上学还早哩,等上学时再起也不晚。”刘姥姥唠唠叨叨,薛宝钗那里搂着孩子已经睡着了――她太累了。正是:

济贫一个小盖盅,拯得贾家两性命。

世事难料多变故,善恶循环天自公。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苍白的太阳照在银光闪闪的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刘姥姥打扫完了庭院,生起了火炕,唤醒了青儿,熬好米饭,煮好鸡蛋,去唤薛宝钗。

薛宝钗搂着坡儿睡得正香,听得刘姥姥呼唤,长长地舒展了一下酸痛的肌体,深深吸了一口气,启明眸,开皓齿,深情地看了看身边正在熟睡的婴儿,对刘姥姥歉疚道:“我睡得好沉,姥姥起都不晓得。”刘姥姥道:“俺早起惯了的,睡不着。”说着,也来看小家伙儿。薛宝钗对着小坡道:“喊姥姥。”刘姥姥笑道:“这不忙,往后有他喊的。这小子命大,保准有造化,以后我还要享他的福呢!快盖好,别闪着他。”刘姥姥给孩子掖好被子。薛宝钗挣扎着要起床,刘姥姥忙按住她嘱道:“别动,三天不能下床!”薛宝钗道:“哪有那么娇贵。”刘姥姥道:“这可不是娇贵不娇贵,月子里最怕落下病。”薛宝钗坐起来,倚在枕头上。刘姥姥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红糖水,道:“快喝了,嗓子都哑了。”薛宝钗接过,沙哑道:“有个娘多好啊!”刘姥姥笑了:“那不咋地,要不都说,有个讨饭的娘,胜似做官的爹么。”

薛宝钗喝完水,身上有了力气。精神头儿也好了。青儿端上饭来,薛宝钗接过,刚放到唇边,突然一怔:“莺儿还没回来?”刘姥姥道:“是啊,光顾忙乎了,莺儿咋还不回来?”薛宝钗疑惑道:“是不是┉┉”刘姥姥怔了,催道:“赶紧吃饭,吃了饭让青儿去找找。”薛宝钗还在发怔,刘姥姥将碗又递给薛宝钗道:“光着急管什么用?先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饱了,有劲儿才能干营生。把身子骨糟蹋了,什么也干不成了。趁热快吃,说不定看天不好,正在接生婆家催呢,说不定也在往回赶呢。”刘姥姥连哄带劝,薛宝钗总算吃了一碗,又被刘姥姥强塞了两个鸡蛋。刘姥姥又催青儿快吃,撵着她赶紧去找莺儿。

青儿顺着薛宝钗说的路沿途寻去,不见莺儿的踪影,一直到了接生婆家。接生婆说莺儿从未来过。这可吓坏了青儿,见人就问,到处打听,都说没见。寻思再回薛宝钗家,路途又远,离自家反倒近些。她匆匆忙忙跑回家,想让爹爹和哥哥帮着去找。谁知狗儿正为板儿的婚事爷俩闹得火纸包烟。

官媒朱嫂来提亲,女孩是贾蔷的闺女香儿,花容月貌,文静贤淑。狗儿想答应,板儿拧着脖子不愿意,硬把人家朱嫂推了出去,气得狗儿要揍板儿。青儿夺下狗儿手中的扁担,将莺儿失踪的事一说,爷俩也着了忙,顾不得再吵,狗儿吼道:“回来再给你算帐!”跑去周家告诉了巧姐儿。巧姐儿又惊又怕,就和狗儿、板儿、青儿分头沿途寻去。边找边打听,找着找着,又找到了一块儿了。她们纷纷猜测,青儿道:“莫非钻地了不成?”巧姐儿恍然道:“最怕掉到井里了。”众人大惊。板儿道:“我知道有个枯井,在稻香村那边,路边上┉┉”巧姐儿道:“快领我们去!”板儿也不答腔,扭头就跑。巧姐儿知道,自打嫁周家后,板儿和她生分了,也顾不得和他计较。几个人跟着板儿,一气跑到井前。

这原是稻香村外的小井,日久不用,口沿儿都塌下去了。井边蒿草丛生,将井遮了。别说大雪弥漫封天盖地,就是平常也难辨出。茂密的蒿草蓬住井口,雪水结了冰,冰上覆了雪,实在难以发现。仗着板儿熟悉,才找到这小井。井口隐隐有滑落的痕迹,他们一阵乱喊:“莺儿――!莺儿――!”

莺儿迷迷糊糊,听得两个仙姐道:“仙子眷顾汝至仁至义,怕汝被无常误拘成为冤魂,故令吾先行唤来躲避。今已有人来迎接,汝回便是。”仙拂一挥,莺儿一阵眩晕,浑身疼痛,又听得巧姐儿、板儿唤她,赶紧呼救。巧姐儿听得井下有人哼哼,不知是呻吟还是应答,料定是莺儿。板儿脱下棉衣,让他们解下汗巾,接成绳索,递与狗儿,一手抓住,下到井底。好在是个枯井,板儿见莺儿奄奄一息,急忙抱起来,喊了两声,听得呻吟,匆匆拴好她,叫上面拔。狗儿虽然用尽力气,却因脚下太滑,并不奏效。青儿、巧姐儿便扯住狗儿的衣襟,板儿在下面往上托,狗儿在上面拔。“吭哧吭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莺儿拖出枯井。巧姐儿、青儿将莺儿抱在怀里,千呼万唤,莺儿睁了睁疲惫的眼皮,又昏了过去。

板儿赶紧吩咐青儿背上莺儿,巧姐儿在后面托着,板儿前面跑去报信。推开薛宝钗的门,嚷道:“找到了!”把刘姥姥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只见板儿满身泥雪,又见青儿、巧姐儿背着一个人,刘姥姥知是莺儿出事了,赶紧迎了出去,扶着、架着地搀进屋里。见莺儿满身污血泥水,不及细问,手忙脚乱地把热炕腾出一片。薛宝钗见状,吓了一跳,慌忙起床,刘姥姥忙道:“别动,你躺着,有我,你甭管!你只管看好孩子就行!”边说边把板儿、狗儿推出门外,给莺儿脱去带泥血的衣裳,用棉被盖了。摸了摸莺儿那冰冷的身子,掰眼看了看眼珠,又摸了摸脉,长长舒了口气,道:“都放心,没事儿。”吩咐青儿给灶加柴,让巧姐儿用温水搽拭莺儿身上的泥污。她沏了两碗热腾腾的姜汤,碗里撒了两大把红糖,用羹匙慢慢给莺儿喂下。不一会儿,莺儿便清醒了。迷瞪着双眼,看一会儿,闭一会儿,动一会儿。刘姥姥又煮了碗面条,荷包了两个鸡蛋给莺儿吃了,莺儿这才缓过神来,出了一身冷汗,脸上有了光泽,眼睛也扑闪扑闪地潮湿了。扑闪了一会儿,似哭,却没哭出来。说话,也没了力气;想挣扎着起来,刘姥姥道:“别动!好生歇着,别闪了汗,有话下去汗再说。”便用被子给莺儿蒙上头。板儿、狗儿才放心回家去了。

刘姥姥叫过巧姐儿、青儿,洗手净面,梳头整衣,找出黄纸、供香,叠了一堆香锞子,虔诚地给菩萨、保家客上了香,烧了锞子,带领巧姐儿、青儿给菩萨、保家客磕头敬拜。刘姥姥五体投地,头磕得嘭嘭山响,嘴里念念有词,许愿等坡儿百日之时,薛宝钗、莺儿再摆供还愿厚谢。

安顿下来,巧姐儿这才有了和薛宝钗说话的机会。俩人小声叽叽喳喳,一会儿笑,一会儿悲,一会儿看看莺儿,一会儿又逗逗坡儿。不觉天已过晌,莺儿也恢复过来,听得巧姐儿、薛宝钗说话,便掀开了蒙头的被子。刘姥姥按住道:“别闪了汗。”莺儿道:“我憋得慌,汗也下去了,老躺着不得劲儿。”刘姥姥伸手摸了摸莺儿的额头,确信已好,便不再阻拦。莺儿和薛宝钗、巧姐儿前前后后啦了一通,迫不及待地翻身起来,偎到薛宝钗跟前,抱着她娘俩,滚着泪花,看着孩子。刘姥姥急赤白脸地吼:“小姑奶奶,不要命啦?”忙扯过被子,一把把她仨围起来。

莺儿看着坡儿,笑道:“小模样真像宝二爷!”刘姥姥道:“可不是么,这个小祖宗可真惊天动地,差点儿搭上两条人命。就是真龙天子下生,也没这么蝎虎,说不定将来要当个比皇帝还大的官哪!”薛宝钗道:“姥姥别抬举他了,还不多亏了您老人家┉┉”莺儿也说了些对巧姐儿、青儿、板儿、狗儿千恩万谢的话。刘姥姥摆手道:“有什么好谢的,人生在世,谁还挂着无事牌?这也是咱们的缘份,要不,我怎么打头天儿就一夜睡不着,心里老鼓涌着到这里来呢!”巧姐儿笑道:“都说干娘是菩萨心肠,我看是整个活菩萨啦!”刘姥姥哂道:“死丫头!净抬举我!”巧姐儿道:“岂是抬举,您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您救过我不说,这又救了婶婶、坡儿,贾家有后,我娘家有人,我们都承情不过哩!”刘姥姥道:“你娘、史老太君、宝二爷待我有恩,还用你承情?‘姨疼外甥姑疼侄’,你就颠颠地高兴吧!”巧姐儿见都平安无事,看看天色不早,挂着家里织坊的事,便要告辞,刘姥姥便让青儿和巧姐儿一路做伴回家去了。

是晚,莺儿起床梳理打扮,恢复了原先的青春活力,只是身上有点疼痛,并无大碍,就和刘姥姥、薛宝钗逗孩子、啦家常,掉井的事就像没发生过一样。然薛宝钗却心存后怕,对莺儿道:“而今贾家气数已尽,我是贾家儿媳,生为贾家人,死为贾家鬼,命该如此。而你风华正茂,来日方长,还是另谋生路,别跟我受苦了。”莺儿正高兴,听得薛宝钗如是说,慌忙跪下道:“奶奶别生气,是我不对,几乎误了奶奶和小少爷的性命,都怨我一时粗心大意,跌落井中。以后我一定小心侍候奶奶和小少爷,若有半点差错,也不用您赶我走,我自处置。”薛宝钗慌了,伸手扶起莺儿道:“快快起来,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你为我母子,几乎丧命,谢尚未及,岂能责怪于你?你我患难与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的心境,我还不知道吗?我的意思是,你跟我吃苦受累,耽误了你的青春,害你一辈子,我于心何忍?”莺儿道:“若是繁华之时,奶奶撵我走,我无话可说,而今你正是用人之际,困难之时,我若离你而去,那还算人吗?我虽不识书达礼,但‘仁义’二字我是懂得的。奶奶待我不薄,我此时离去,岂不做了不仁不义之人?”刘姥姥也道:“莺儿说的是,宝姑娘你就依了莺儿的好心吧。”薛宝钗叹道:“自打家败以来,走的走,散的散,落井下石的,乘机偷摸的亦不少,时下似你这等人品实在难得。只是我薛宝钗无能无财,无以酬报。”莺儿忙道:“奶奶可别这么说,我莺儿不图酬报,只图得个天地人心!”刘姥姥赞叹道:“是呀,人生在世,讲得就是天地良心!莺儿这片好心,老天爷会保佑她的。等坡儿大了,一定找个好婆家。”

第三天是薛宝钗离床下地的日子,刘姥姥、莺儿帮薛宝钗起床梳洗完毕,薛宝钗下意识地簪头,猛然想起那支金簪,告知刘姥姥和莺儿,她俩急忙到牌坊下薛宝钗滚爬过的地上去找。来回路上,象篦头发似的翻来覆去地找了好几遍,也没见踪影。薛宝钗想起在昏迷中警幻仙子的话:“留下金簪……”知是找不回来了,叹了口气道:“别费劲了,也许永远找不回来了,命该如此!”莺儿道:“怪可惜的。”刘姥姥道:“找不回来罢,破财消灾。别说一把金簪,就是一座金山算啥?只要人平安就行!”

刘姥姥打发薛宝钗吃完喝完,又看着坡儿吃了奶,没什么不放心的了,便千叮咛万嘱咐了她俩一些话,告辞回家。一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正来在牌坊前,不慎脚下一滑,跌倒在地,昏死过去。正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欲知刘姥姥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