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伯英,元常_逐汉_奇书网
返回

逐汉

首页
第十二章 伯英,元常(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但凡最终归于草书的书法家,大概都曾仰叹耸立在前的四座绝顶高峰,张芝、王羲之、张旭、怀素。

其中张芝于章草盛行之时独创一笔飞白,冲破章草藩篱,讲求书法血脉不断气脉通畅,可谓今草一脉开山鼻祖。

跟随那儒生离开南市一路北行,张楚依然处在振奋之中。他万万没想到张芝竟然在洛阳,而且主动邀他到府上。

问明那儒生,张楚才最终确定,那日在广安里称赞自己书法的黑衣老者原来正是张芝。

如今再想起他当时那番评论,张楚反倒有些愧不敢当了,同样的话在不同人口中说来,分量完全不一样。

这可能也是因为后世家里那尊老爷子,实在对张芝太过推崇。

老人家一向声称,推陈出新开宗立派的张芝,将草书拔高的程度,比后面几位草圣还要高。

能够见到老爷子推崇备至的偶像,张楚自然激动。

但如今穿越到汉末急需摆脱困境的张楚,直到此刻依然无法平复内心激动,显然不只是因为见到传说中的草圣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即将找到第一个大主顾!

带着区区一两百张纸便奔赴洛阳的张楚,为的自然不只是来卖掉这一两刀纸,而是要以这些纸张为样本寻找大主顾,尤其是那些世家豪门或者富商巨贾的订单。

恰好张芝不仅是书中圣手,更是个不差钱的主。

草圣张芝名头虽不如书圣王羲之那般如雷贯耳,但在书法界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不过在书法界之外,尤其在如今的大汉,名头比起父亲张奂可就当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张奂与皇甫规、段颎同出自凉州,因表字中皆有明字,又先后在对羌族作战中立下赫赫威名,被世人尊称为凉州三明。

即便晚年辞官于弘农闭门讲学时,也有弟子多达千人。

张芝祖父也曾官至太守,如今已从凉州敦煌迁到弘农的张芝家族,可谓世代两千石的顶级世家,能差钱?

张楚一路随那儒生前行,几乎穿过小半个洛阳城,才到达达官显贵们扎堆的步广里。

不过最后要进入的府邸,却让他有些困惑,门口牌匾上写的并非张府而是钟府,什么鬼?不是说张芝邀请吗?

见张楚面有疑色,那儒生主动解释道:“先生此来洛阳乃是应钟元常之邀,若非是这位书法大家,就是换成三公、大将军也未必请得动他老人家大驾。”

“那是自然。”张楚闻言点头。

这并非他在溜须拍马,张芝之所以人称张有道,便是因为朝廷数次以“有道”征召他出仕都无功而返。

而作为关西豪族,张芝也根本无须给那些多数出身于关东的三公、大将军们面子。

正如此想着,张楚突然愣在了原地。

他这才猛然意识到,刚才这儒生口中的另一个书法大家钟元常是谁!

钟元常——钟繇。

单从书法成就来说,这是位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的大家,楷书鼻祖!

在汉末三国这波涛汹涌的大时代,涌现出太多名臣猛将,张楚能够清楚记得表字的并不多,但这位曾持节镇关中多年的钟繇显然是个例外。

抛开他本人书法成就不说,他还有个因灭蜀而大名鼎鼎的小儿子钟会,想不出名都难。

紧走几步跟上那儒生,张楚抬头看了看天,心道老天爷你今天表现很靠谱,得表扬!

他当真是感觉今天鸿运当头,竟有幸同时见到两位书法界开山鼻祖级的人物。

其实,遇到两个书法界开山鼻祖很重要吗?

这种问题还用问吗

讲真,算不得大事。

但以书会友的同时,还能让干瘪的钱袋子鼓起来,这有很重要了!

现在可没有什么事比鼓起钱袋子对张楚来说更紧要了。

……

钟繇府中,正堂上两人正襟危坐。

居于右侧的是张楚曾于广安里见到的那位黑衣老者。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