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伯英,元常_逐汉_奇书网
返回

逐汉

首页
第十二章 伯英,元常(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左侧那身着绛色袍服腰缠月白束带的中年男子,自然便是钟繇。

汉人衣冠右衽,也以右为尊,钟繇在自己家中,依然将右侧主位让于张芝,可见对他多么尊重。

两人聚会于正堂,没有美姬于庭间歌舞,也没有酒食宴饮,只有两方几案与笔墨。

除了炉中飘着袅袅青烟的香料,便是缥缈传来的素净琴音,雅致非常。

此时,二人正各自在白色缣帛上挥毫泼墨,不过擅长草书的张芝写的是楷书,而钟繇则在以草书行笔。

半晌之后两人落笔,钟繇叹道:“张公这一笔飞白,真乃开万世先河之绝唱。”

张芝捋着白须笑道:“元常这楷书工整严谨、简繁适度,依老夫之见,大有流行于世的潜质。”

两人相互恭维,却也离事实不远。

“张公谬赞了。”钟繇摇头,而后痛心道,“可惜,于张公这一笔飞白,我却是始终难得其妙,实在惭愧。”

如果有人看到钟繇刚才写下的那份草书,恐怕要骂钟繇谦虚过头甚至有点虚伪。

不过张芝却似乎赞同钟繇的说法,他轻轻一叹安慰道:

“书法一道,终究与心性相连,我乃山野逸民自然潦草一生。元常用笔工整,心思亦是如此,不然怎能胜任廷尉正之职。如此心性于仕途有大助力,你日后若有腾云直上之机,可造福于万民,所谓有得有失便是如此了。”

“但愿如此吧。”钟繇摇头苦笑。即便这段时间但凡有闲暇,便随张芝习练,可草书笔法始终没能突破瓶颈,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实在让他非常遗憾。

见钟繇有些失落,老者转移话题道:“老夫之后,于书法一道执牛耳者必是元常无疑,但元常百年之后,可知何人可独占魁首?”

钟繇笑道:“张公所指,莫非是那无名乡里少年?”

他倒不是闻琴弦知雅意,而是这段时间耳朵都要被磨出茧子了。

“然也。”张芝开怀笑道,“想来若不亲见他笔法,元常怕是会以为我言过其实。”

“一尚未及冠的少年郎能让张公称赞下笔有神,此等神人若不亲眼见识一番,必然心存几分怀疑。”钟繇笑道。

“你呀!”张芝也笑道,“倒是坦荡。”

正说着,那邀张楚到来的儒生进门禀报:“先生,学生去方才购墨,巧在南市遇到那日乡间所见少年,近来多次听先生提起他,我便自作主张以先生之名邀他前来,还请先生勿怪。”

“哦?还有这等巧事,刚还和元常说起他,当算你大功一件,何来怪罪,快去请他进来。”张芝笑道,仿佛他才是此地地主,不过以他知天命的年纪,倒不算喧宾夺主。

那门生正要出门,张芝又突然将其叫住:“你手上拿的是何物?”

“禀先生,我到南市时,见那少年正在这文清纸上习练一笔飞白,便特意将他墨迹带回,想着之后与先生观看。”

“哦?文清纸?将这纸留下,你去请他进来吧。”张芝吩咐道。

那门生恭敬送上白纸而后出门。

“妙哉,妙哉!我只知其精于隶书,却不知其草书笔力更甚!”

张芝仅一眼扫过那纸上笔迹后,立刻连声赞叹。

“这写法脱胎于老夫一笔飞白,又另有风骨于其中,绝无因循守旧之意,堪与老夫分庭抗礼,甚至犹有过之!”

老人说着直接站起身来,不住捋着长须踱步。

张楚这手脱胎于书圣王羲之的草书,让张芝如见至宝。

王羲之虽然自称不及张芝,但那大约是谦词,至少他自成一派不下于张芝,毕竟是万古独称的书圣,牛的一批!

钟繇听到老人如此评说,诧异道无以复加。

这位享誉已久,站在当代草书最巅峰的大家,竟然称有人草书堪与他并肩,甚至还要超过!

这话恐怕没人会信,反正他钟繇不信!

但起身来到老者身旁,只是看了一眼,钟繇便信了:

“势若蛟龙行云,形似惊鸿演舞,道法自然而独具匠心,此子草书精妙绝伦!张公先前对他那些夸赞,如今看来哪是言过其实,怕实有未尽之处。”

“我亦不知其草书得意若此,此子真乃当世奇才!”张芝两眼放光,一言定论。

“日月之行,若出期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诗文虽然质朴,却胸怀宇宙之机,气量宏大格局壮阔,非同凡俗。张公慧眼,此子大才!”

钟繇不比张芝,注意力全然被字体吸引,诗文内容他也在留心观看,而且他也早就注意到张芝手中的草书底本,那光华细腻质如白玉的纸张,平生未见,极是稀罕!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