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团长,修那么多路,得多少时间,得花多少钱?”于得水首先提出了异议,他是政府要员中,唯一获准进入小会议室的,非军方人士。因为西河的经济大权,就操在他和小野俩人手中,打仗离开钱是玩不转的,所以小野让他也参与。他是管钱的,对石冠中的话,不能不提出疑问。
“我也觉得不大可能,如果主要地区都放部队,那得多少部队?人少了,不管用,人多了行,可是人在哪?”赵奎总算找到了说话机会,立刻接过话去。
“袁队长,你的说话?”小野把目光投向了袁国平。
“我到认为石团长的话是对的。不光修路,还要建碉堡,公路和碉堡连成网,八路的活动空间自然小了。有了碉堡,小部队也不怕被八路吃掉,这样就会省下许多部队。”
“好是好啊,钱从哪出不当家不知财米贵。”于得水嘟囔着说,“向老百姓要?他们谁愿意出?”
“不愿意的,死啦死啦的。”木村也感到这个办法可行,立刻表态支持,他可不管老百姓怎么想。
于得水不吭声了,他可不愿意跟日本人顶牛,反正主意小野拿,谁大谁小他精着呢。
小野自然心理有数,他也认为修公路和碉堡,的确是增强皇军实力,限制敌对派活动的好办法,但是于得水的担忧不无道理,这需要大笔的钱。像老百姓摊派、强夺能够筹到这笔钱,只是那样一来,老百姓的反抗情绪会十分强烈,等于为渊驱鱼,这不利于西河的长治久安。从心理上说,小野信奉唐太宗李世民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一个高明的统治者,不该把老百姓逼得无路可走。他们无路可走,当然要造你的反。这是个两难的选择,一个是近效,一个是远利,孰轻孰重不该轻易下结论。“这件事以后再议,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我认为,历次扫荡没有大获成功,除了战略上的,战术上的也有问题。”说到这,小野故意停顿了一会,看看大家的反应,他要从他们的目光里,读懂他的话有多少份量,下面的话如何进行,他才心中有数。这个方法,他是在丰臣那里偷来的。
果然,他的话音刚落,众人的目光就齐刷刷的落在他的脸上,有的还露出急切的表情。
小野暗暗的笑了,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他略略清清嗓子,语调缓缓的说:“过去的扫荡,我们只是占领了白天,黑夜仍旧是共产党的天下。虽然白天他们疲于奔命,但是夜晚是漫长的,足够他们休息,第二天又恢复了元气,最后弄得我们疲劳不堪,达不到消灭他们的目的。这次的扫荡,我们不但要占领白天,还要占领晚上,让他们没有喘息的机会,这样最后被拖垮的,不是我们,是他们。”
“小野太君,你这方法好是好,那得需要多少部队?”石冠中问,怀疑的目光投到小野的脸上,还有一点他没有说出,那就是:皇军和皇协军都怕黑夜。
“现在的部队足够了。”小野脸上露出自信的表情。“我们现有的部队,人数,战斗力是敌人的十倍,只要把兵力分配好,我们的对手将无立足之地。现在我的命令,这次扫荡的主力,皇军两个中队在中间展开,由木村指挥,两边,由皇协军的两个营负责,统一由石团长指挥,皇协军的另一个营,交由袁队长指挥,他们执行特殊的任务。治安队负责维持镇里的治安,三天后行动。”
小野的这个安排,大大出乎石冠中的预料,心理立刻像压上一块巨石,有点喘不过气来。多年的军旅生涯,官场的打磨,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实力。没有实力做后盾的官是水上浮萍,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因此在皇协军里,排长以上军官的任命,都得经过他的点头,有的他还亲自考察。因为他明白,抓住了军官,就等于抓住了部队,他必须把皇协军打造成自己的军队,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小野一下子抽出他的一个营,交给别人指挥,这等于剜他的肉,如何能不心惊。虽然这不表明小野不信任他,但是至少对他不太放心了,况且这个袁国平,从他进入西河那天起,他就发现,他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心理苦苦在思索,什么地方让小野起了疑心,他对皇军是一心一意啊?
其实,小野这样做,是出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帝王的制衡术,他不会让某个人的势力过分强大,尾大不掉是极为危险的,他必须有对手。二是战术的需要,只靠袁国平手下的特工队夜晚出击,兵力太丹薄。再说还有两点让他担心,一是石冠中对皇协军的控制,快达到了水泼不进的地步,就算他现在没有异心,谁能保证将来?人是会变的,再说西河的部队,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他小野,不能出现国中之国。还有就是他小舅子楚军,据酒井汇报,楚军很有可能知道那批军火的下落,正在四处找买家。这件事石冠中知不知情?如果知情不报,那就严重了,一个营的军火,非同小可,落在对手的手里,那会给西河带来多大麻烦?石冠中不会不知道它的份量。如果不知情,他小舅子也是个危险人物,一旦他们对楚军下手,石冠中会不会有所举动?听说,他特别宠爱茹夫人。小野的心思,石冠中哪里能知晓,所以他就是想破脑袋,也琢磨不出来,只能干着急了。
袁国平对小野的安排也感意外,他没有想到小野这么快,就让他插手皇协军的事情。说实话,他真有喜出望外的感觉。如果真能取代石冠中,成为西河投降人员中的第一人,他决不会客气。权利意味着什么,他早就清楚。小野对他的信任,他是从里到外感激的。可是他哪知道,小野之所以这么做,是官场平衡术的需要。
小野安排完了行动计划和时间,就把他们打发走了,单独留下了木村。他指着沙盘上,西河靠近外省的地方,对木村说:“你的部队,今天晚上就秘密出发,悄悄地靠近这一带,发现八路外逃,坚决消灭。如果没有八路外逃,就地潜伏,等到总攻开始,从外向里推进,我们要给八路设一个大大的包围圈,让他们插翅难飞,你的明白?”
“阁下,你刚才说三天……是烟雾弹?”
“是的,刚才宣布的攻击时间,八路一定会知道,我就是让他们知道。这就是孙子兵法上说的,兵不厌诈。”小野得意的说着,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仿佛已经看到,他的对手在不慌不忙地整理行装。“不能像轰麻雀似的,把八路赶跑,要包饺子,一个不剩。”
木村没有想到小野心机如此之深,对谁都留一手,心理隐隐感到不快,但他什么也没说,答应了一声就走了出去。
西河的春天,注定是充满了血雨腥风的,一场更大的风暴来临了,运河支队将面临严重的考验。
三
各种各样的扫荡消息,雪片一般的,从四面八方飞到了特委,飞到了运河支队,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去年秋天的那场浩劫,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鬼子的残暴,凶狠,使多少个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华北的抗日队伍,在那次扫荡中,损失惨重,这个教训,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特委给运河支队的任务是保存自己,寻找时机消灭敌人。那就是说,首先要保存自己,至于怎样做到保存自己,这本身就是个难题。谭洁提出像去年一样,先把队伍撤出西河,躲过敌人的扫荡再回来。问题是,这么多伤病员,往哪撤,没有一个像样的,稳定的环境,他们怎么养伤?再说带着伤员能否走出也是问题,从西河出去并不是容易的事,鬼子会像去年一样,敞开大道?但是谭洁坚持这么做,她认为现在的运河支队战斗力不强,面对强大的敌人,避其锋芒是最好的选择,许放等人也同意这么做。肖鹏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他派出了几路人马,查看通往外面的路是否通畅。说不上为什么,他总是感觉小野不会像高岛那样,把他们轰走了事。因为小野会明白,不抓住他们,消灭他们,扫荡结束后,原来的麻烦又会回来,如其那么做,不如想办法,一劳永逸的解决他们,换了是他,也会这么做的。因此,小野十有八九不会没有动作。他在考虑,撤不出西河怎么办?进山和鬼子捉迷藏是个办法,可是伤员不行,如果小野采取围困的办法,他们也必死无异。现在的山上,几乎没有东西可以吃,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进山也不是万全之策。最好的办法还是化整为零,躲到老乡家里,鬼子总不能把老百姓都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