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收徒_得道成仙_奇书网
返回

得道成仙

首页
第三章 收徒(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青城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主峰云霄峰,峰高数千丈,直插九天云霄,得名云霄峰,乃青城派之根本。此峰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玉清宫依势建于峰顶,与周围山林岩泉融为一体,浑若天成,相比峨眉山的秀丽景色,云霄峰则更具王者风范。

青城派门下弟子众多,人才济济,数百年来已逐渐取代般若寺,隐然成为正教领袖,实为当今世间第一等的大门派。现任掌门纯阳道人师兄弟共有五人,个个身负绝艺,道行深厚。尤以纯阳道人功法最为着名,据说他的一身修为已铸化境,高深莫测,已成不死之身。传言是否真切,数十年来倒也无人胆敢向他挑战验证虚实。

此刻,纯阳道人正端坐玉清宫后院炼丹房中,查看那婴孩伤情,观查良久,不闻一声。身畔侍立两人,自是周栖来、慧能二人。慧能暗看纯阳道人,只见他面目慈爱,一身玄色道服,顶戴金色道冠,颇有些道骨仙风的神仙气象。慧能心下暗赞不已,转思师妹之子,愁绪万千,又感心酸。

半晌,纯阳道人‘嘿’一声道:“毒已深入骨髓,难以彻底治愈啊!”慧能心中一紧,只听周栖来道:“还请掌门师兄慈悲。”纯阳道人点头道:“慧能师妹,合你我三人之力,恐难以奏效。这样吧!”向门外唤道:“清风,去速请你二师叔和五师叔前来,快去快回!”门外一道童应声去请。纯阳道人详问此事经过,慧能暗思现在有求于人,何况师妹之子命在旦夕,纵然是门派蒙羞此时也顾不得这许多了,当下只得将此事起因经过原原本本道来,从师父妙善法师临终遗言说起,慧玉接任掌门,慧岩揭丑,萧敬相救,议事厅血战,直至昨晚之事,单略去夜探上清宫一节,言毕。纯阳道人长叹一声,道:“真是冤孽啊!”低头不语。周栖来初闻此事,心中也是感慨良多。

不多时,道济道人与王伯志先后到此。验看婴孩伤势,都感棘手,师兄弟四人商议一番,周栖来道:“慧能师妹,我三师兄远游未归,因此疗伤之时,需劳师妹之驾。”慧能点头应道:“周师兄尽可吩咐。”纯阳道人接道:“这孩子周身筋络俱断,再加身中奇毒,原不易救治,所幸我派有一阵法可为,此阵名曰:‘颠倒五行阵,’顾名思义,需要五人才能施展,时间紧迫,贫道先传你歌诀,你只需依言极妥。”慧能点头应是。

纯阳道人曼声吟道:“四方取象,东位苍龙、西处白虎、南谓朱雀、北者玄武。苍龙者,东方甲乙木水银也,澄之不情,搅之不浊,近不可取,远不可舍,潜藏变化无尽,故言龙也。”移步东首,盘膝而坐。

又道:“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其伏不动,故称之为虎也。”道济道人依言西首坐倒。

接道:“朱崔者,南方丙丁火朱砂也,其气腾而为天,其质阵而为地,所以为大丹之本也,故得朱崔之称也。”周栖来闻言即在南首坐倒。

又接道:“上善若水。非铅非锡非众石之类,水乃河东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药不可暂舍,能养育万物,故称玄武也。”王伯志已端坐北首。

四人闭目端坐,运功布气,纯阳道人道:“慧能师妹,抱孩子端坐中宫。”慧能依言抱起孩子坐到四人中间。只见纯阳道人师兄弟四人各以双掌互抵,内息依次在四人体内游走,纯阳、道济两位道人一身玄色道袍登时圆鼓。纯阳道人道:“慧能师妹,请你以掌触孩子神庭穴,催以内力。”慧能依言而为,片刻,只听纯阳道人大喝一声:“起!”四人同时撤掌击在慧能身上,或击神庭,或击中府,或击天突,或击百汇。内息源源不断的流向慧能体内,慧能只感体内忽然多了四条内息,似奔腾怒江、排山倒海般涌入自身,在督脉诸穴中游走不停,最后汇集于天府穴停滞,初始尚能加以控制,不多时,聚集于天府穴的气息愈集愈多,左冲右突,终于经掌心老营穴汇入孩子体内。不满周岁的孩子哪里经受得起这般冲击?只见孩子‘哇’的一声自口中喷出一股鲜血来,这血呈墨黑色,点点斑斑溅满慧能衣衫。孩子登时大哭不已。盏茶工夫,孩子体内已经储蓄满身的真气,瞬间遍及周身诸穴。未及,纯阳道人道声‘收!’五人同时撤掌收功,各人俱感疲惫,调息一番。

这时,孩子的哭声已微不可闻。慧能急忙伸指探试,所幸口鼻之气甚强。心知这孩子的性命已然得保。慧能大喜,对着纯阳道人跪了下来,道:“为了这孩子,劳得仙师及三位师兄大伤元气,贫尼不胜感激!”纯阳道人微笑道:“你我同属正教,同气连枝,这等本是份内之事,不足挂怀。”接道:“此子性命暂可无虞,剩下余毒,服用药物,再过半年可得痊愈。”慧能喜道:“如此有劳仙师了。”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周栖来道:“我自会配置药物,加以调理。”慧能谢过,纯阳道人接道:“只是这孩子周身脉络俱损,日久虽能长接好,但恐怕不能修行佛门道法,幸喜行走却是无妨。”慧能心下黯然,心想,凡事不能完美,或许天意如此,非人力可为,此事却没奈何。又向纯阳道人道:“还有一事,还请仙师慈悲。”纯阳道人道:“请说。”慧能踌躇道:“目下这孩子的双亲俱亡,非是我峨嵋派不容这孩子,只是我派祖师在开派之时就曾立下誓言,峨眉永不收录男性弟子,所以还请仙师慈悲为怀,收下这个孩子。”纯阳道人沉默半晌,眼望三位师弟道:“诸位师弟意下如何?”道济道人心中暗道,这孩子就算是治好蛊毒,也是废人一个,要之无用。遂说道:“此等事,还请掌门师兄定夺。”王伯志秉性耿直,眼见师兄眼望自己,大声道:“这孩子眼下年龄尚幼,又不曾断奶,这个、这个未免太过麻烦。”青城派上下弟子过千,却并无一名女弟子。对于哺育婴儿之事自然毫无经验。周栖来眼望纯阳道人道:“掌门师兄,贱内倒有养儿经历,至于奶水,我自会着人去山下采买两只奶牛,此事不足为虑。待此子长大些,我将他收录门墙就是了,习不得功夫道行,着他学习一些道门法理,远离些杀戮征战,未免不是一条正途。”纯阳道人诸人点头称善,慧能知道周栖来育有一对孪生子,时值幼儿之龄,闻言大喜,双掌合十道:“多谢周师兄成全!”周栖来连忙回礼,道:“这孩子可有姓名?”慧能道:“不曾有,还请师兄赐名。”周栖来略一沉吟,道:“此子生父萧敬乃魔道中人,身世不祥,未满周岁即痛失双亲,又遭恶掌中毒之苦,诸多灾难,自当百无禁忌,嗯,就叫做萧无忌吧!”慧能闻言称善。自此,这小小婴儿才有了自己的名字。

当下纯阳道人吩咐摆下素筵,一来款待慧能,二来庆贺周栖来新收弟子之喜。

膳毕,慧能告辞离去。周栖来怀抱萧无忌自回如意峰不表。

日月如轮,时光穿梭。弹指间已过数年,经过周栖来的精心调理,这孩子筋脉慢慢痊愈,虽不能修行武学,然身体生的倒是颇为健壮,百病不生。期间,慧能每年必来天福宫探望这孩子,见这孩子愈长愈大,心中自是欣喜不已,又见这孩子模样极像师妹慧玉之容,样貌俊美,暗思又有些许哀伤之意,忍不住便对这孩子疼爱不已,不经意间便有些放纵孩子。每回峨眉之时,这孩子总会吵闹一番,不惜离别这位慈爱的‘能姨’。每到这时,慧能总会慈言抚慰,许以下次相会之期,孩子方始作罢。

到萧无忌三岁时,周栖来便教他识字。四岁时,教他些粗浅的养身之法,以便强身健体。五岁生辰那日,萧无忌便正式行拜师之礼,成为青城门下俗家弟子。长到七岁时,周栖来便教以道门典籍,诸如《太平经》、《度人经》、《西生经》、《道玄真经》之类,此类经文往往文义深奥,艰涩难懂,周栖来善加诱导,顷之满腔心血,这孩子却不甚喜,只是惧于师父严厉,勉强习之,却收效甚微。这孩子空闲之时每每对众位师兄做些调皮捣蛋之事,同门师兄大都已成年,终日苦练修行,周栖来又是一名严师,生活枯燥无味,对此等孩童胡闹之事,就当是调剂生活之料,大多一笑了之。周栖来若是知晓,罚他抄《道德经》经文数十遍了事,并不加以严惩。周栖来所收弟子人数众多,却独对此子大感头疼。平日里,众多师兄对他疼爱有加,师父虽严,性却和蔼。真正让萧无忌感到惧怕的只有一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周栖来之妻,萧无忌的师娘吕凤娘。

吕凤娘出身名门,是周栖来三师兄吕师道胞妹。吕凤娘自幼恃兄之威,生性骄傲,蛮横无理。嫁给周栖来之后,并不收敛。遇事蛮不讲理,对自己所生两子,不分青红皂白加以溺爱,两个儿子仰仗母亲爱护,自幼顽劣不堪,周栖来每要施以责打,两子便向母亲求救,吕凤娘对丈夫往往强词夺理,横加吵闹,不许丈夫教诲,只以自身功夫教与两个儿子。初时,周栖来尚与之理论,时长便敬而远之。儿子既不让自己管教,便转而用心教导萧无忌。吕凤娘对于丈夫如此疼爱萧无忌,向来颇有微词,却也无可奈何。对于师父家门之事,年幼的萧无忌心中常感忿忿,暗自替师父不平,待要寻机调皮,惧于师娘之威,往往眼看良机错失,却不敢下手捣蛋。

这一日午后,萧无忌端坐道房,眼看满桌的道藏经典,实难入读,闲及无聊,便想起后山草丛中多蝈蝈、蟋蟀之类的小昆虫,捉来玩耍十分有趣。一想之下,心痒难搔,不可抑制。偷眼房外厅堂,空无一人,知道现在正是师父练功打坐之时,于是放下心来,蹑步偷跑出去,穿过后花园,绕过制丹房,刚走到陶然亭,迎面碰见两人,要想躲闪,却已不及,只得垂手侍立道旁,口称道:“师兄!”

这两人正是周栖来吕凤娘所生的孪生兄弟,时年方十五岁,比萧无忌大三岁有余。兄长名唤周勿惰,弟弟叫做周需勤。这兄弟俩刚因小错被父亲训斥一番,心情不畅,正感无处发泄处,谁知就碰见萧无忌,兄弟俩顿起相辱之心。周需勤叫道:“小师弟,你这是去哪儿啊?”萧无忌素来跟这兄弟不睦,但迫于青城门派礼仪,当下只得拱手回道:“回禀师兄,小弟偶感风寒,欲向师父讨剂药吃。”周需勤见他神色如常,不似身染病痛,知道他在骗人,道:“嗯,这样啊!爹爹正在会客,此等小事我帮你便了。”说完向兄长暗使眼色,孪生子本就心意相通,周勿惰会意,道:“是啊!我们俩刚从爹爹处过来,他现在脱不开身。”萧无忌瞧见他们兄弟暗通眼色,知道并无善意,遂道:“不敢劳动师兄,我还抗得住。”周需勤道:“不必客气,走吧!”向哥哥瞧了一眼,上前携起萧无忌左手,周勿惰上前抓起右手,向制丹房走去。

萧无忌一挣,没有挣脱,不由自主随二人来到制丹房。周需勤支开当值道童,对萧无忌道:“请萧师弟在此稍候,愚兄进去给你配些药来。”恐萧无忌借机逃脱,向哥哥暗使眼色:看住他。走到内房,看着满屋的药材,心中思量,给这小子吃些什么药呢?四下打量一番,嘻嘻一笑,专门捡些巴豆、雄黄等大寒大热之药,不管什么名称,各样胡乱抓些放入药罐,掂起药杵捣击成粉末状,倒入一只碗中,眼珠一转,瞅瞅无人,松开裤腰,撒了泡尿,搅拌一番,团成数颗药丸。嘿嘿一笑,走将出来,把药放到桌上,一本正经对萧无忌道:“萧师弟,请服药。”言毕向哥哥瞬了瞬眼。萧无忌看着这几颗药丸,心道,这些药颜色怪异,气味刺鼻,闻之一股骚臭之味,定然不是什么好药,待要推脱,却无良法。僵持一会,周勿惰性起,上前扼住萧无忌脖颈,向弟弟叫道:“硬塞!”萧无忌登感呼吸不畅,周需勤忙抓药欲强塞,萧无忌极力反抗,正做没理会处,忽闻外面有脚步声走近,一个女声道:“谁在里面啊?”音落走进一人,周需勤一看,是母亲的贴身婢女小兰,小兰见两位公子正在此与萧无忌厮斗,愕然道:“大少爷,二少爷,你们怎么在这里?老爷正找你们呢?”周氏兄弟对望一眼,周勿惰道:“老爷叫我们什么事啊?”“好像是舅老爷家的小姐来了,老爷夫人唤你们快去接客呢!”周氏兄弟闻言大喜,心道表妹美若天仙,艳色逼人。心中恨不得插上对翅膀,立时飞到表妹身畔。当下周需勤道:“表妹现在何处?喂!你快吃药啊。”后一句自是对萧无忌说的,小兰道:“在前院迎客厅呢。”周需勤道:“你先去吧!我们随后就来。”小兰应声离去。

周氏兄弟当下更不多言,周勿惰兴奋地从背后将萧无忌双手按住,口中叫道:“快,捏开他的嘴巴。”周需勤右手抓起药丸,弯腰左手紧紧捏住萧无忌鼻子,周勿惰哈哈笑道:“看你小子能忍多久!哈哈!”对于如此的凌辱于人,正是兄弟两个的拿手好戏,两人无比兴奋,均感有着莫大趣味。不多时,萧无忌就感全身憋气,双眼朦胧,感觉周身血管快要爆裂一般。不由自主张开嘴巴,周需勤瞅机塞药,萧无忌恍惚看见药将及唇边,脑中灵光一闪,猛然低头避过,脸颊磕在桌子上,鼻子登时吃痛,被撕开一道小口,鼻血长流。周需勤眼见药丸将入萧无忌口中,却没料到萧无忌居然能在间不容发之际躲开,只觉左手一空,收势不及,右手直接将药丸送入正自大笑的哥哥周勿惰之口,一时怔住。处于极度兴奋中的周勿惰只觉口中多了些异物,笑声为之一窒,吸气之时感觉此物顺滑之极,不由咽入腹中,咂咂嘴唇,唇齿之间只留些许骚腥之气,看见弟弟正惊讶的瞧着自己,满脸的怪异表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萧无忌低头看见鼻血滴滴洒落在胸前衣襟,不由心中大怒!瞟见桌上尚余几颗药丸,‘腾’地站起身来,怒中握起右拳直击周需勤左胸,左手抓起余下药丸便往周需勤口中塞去。他自幼脉络尽断,加之年幼,因此出手并无多大力气,但是人在愤怒中往往会迸发出内在潜能,使出平时万万不能使出的力量。周需勤感觉胸口大痛,张大嘴巴‘哎呦’一声叫出口,就觉口中多了些东西,不及多想,萧无忌又是一拳击到面门,‘砰’的一声正中嘴巴,周需勤仰头向后退去,不料这药丸甚是滑溜,借仰头之势已进入肚中。心中登时大感恶心不已,弯腰大呕。周勿惰此刻方始反应过来,眼见弟弟挨打,心中大怒,上前迈起右腿横扫萧无忌,左掌打在萧无忌右颊,一运力,将萧无忌打倒在地,一屁股骑在萧无忌身上,左右挥拳狂殴,口中叫道:“小杂种!竟敢暗算大爷!今天这便打死了你!”旁边正自呕吐的周需勤心中也是恼怒不已,起身上前起脚狠命跺了萧无忌几脚。叫道:“服不服气!”萧无忌用力反抗,却不能脱困,咬牙道:“不服!有种你们今日就打死小爷!以多欺少,好不要脸!”周勿惰此时感觉腹中有些异常,知道是药力发作,不知这药丸是弟弟用何物所制,但想来绝不是什么好东西。听见萧无忌如此说,心中更是恼怒,出拳愈重,狠命殴击。大叫:“这小杂种不服,打死他!”萧无忌只是闷不作声,双手护住脸颊,任由他们痛殴。不多时,身上已中数十拳脚,却并不出声讨饶。如此这般,周需勤见他慢慢不动了,怕真的就势将他打死,于父亲处需不好交待,又怕他气不过向父亲告状,落个以大欺小之名。拦住兄长道:“今天暂且饶过你,此帐日后咱们慢慢算!你尽可向爹爹告状。就说我们打你。”萧无忌喘着粗气道:“乌龟才去告状!”周需勤闻言放下心来,拉着兄长忿忿离去,自去漱口换衣见客。萧无忌感觉全身上下无处不痛,骨头欲裂,躺在地上半晌才慢慢抚桌站起身来,咬牙慢步走向自己住处不提。

回到住处,精疲力竭,支持不主,倒在床上片刻便即睡着,这一觉直睡了两个多时辰,醒来时天色已晚,口干舌燥,身上挨打处火辣辣疼痛,待要起床找些水来喝,一起之下竟没成功,感觉头晕的很,鼻息甚粗,一摸额头,原来竟真的发起烧来,歇息一阵,方起身下床,心中不免咒骂周氏兄弟,出门来到制丹房中寻些药物,当值的道童知道萧无忌和两位少爷不睦,说话就有些冰冷,萧无忌不以为意,回到住处,服下药剂,晚饭也不吃,又自昏昏睡去。

(注:本书至此出现的地名与今有很大出入,各山名也不尽相同。书中所言药理、穴道等,鄙人所知太过粗浅,且才识有限,常文不对意,自引以为撼。所幸此等乃是旁枝末节,于本书故事情节并无大碍,诸位看官对此不必深究。鄙人在此施礼谢过。)\');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