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夫人道:“如此甚好,可见这三年你有用心想过。只是像你师兄那般一下山,几年很难回来,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杨鹤道:“那我以后常回来吧。”
周夫人摇头道:“鹤儿,修道人耐不住寂寞怎么行?以后的日子长着,不必在乎那一两次的相聚。再说我灵宝派在中土也有几座别府,你自己也可以开府,将来总是要独立的。那时候能想着师父师娘,我们就很开心喽。”
杨鹤点头,周夫人继续道:“开府之事还远,但是你们身为灵宝派第九代弟子,天数在护佑这你们,将来是要做出一番大事来的,有些事还是提早考虑为好。”
杨鹤问道:“什么事?”
周夫人道:“这些事以前你还小,没和你说过,但现在你有十三岁了,有些事也该明白了。如今天下大乱之相已现,南方宋朝气数将尽,北方蒙古人已经兴起,眼看几十年内中原就要遭逢大劫,这也是天数使然。然则有些邪魔外道,借着蒙古人的势力杀伐盈野,明目张胆炼制一些伤天害理的法宝,以求反攻中原,消灭我正派众仙。算来,等邪魔外道的势力达到顶峰时,你仍然功德未满,那时在外恐怕会和他们直接对上,务必要小心。”
杨鹤大惊,问道:“师娘,什么是中原大劫?难道要死很多人吗?”
周夫人有些难过地说道:“是的,北方蒙古人贪婪凶残,将汉人不当人看,他日宋国灭亡,必将有一场生灵涂炭的浩劫!”
杨鹤道:“这就不能阻止吗?正派仙人那么多,就挡不住蒙古人吗?”
周夫人道:“挡不住的,鹤儿,你要记住,世上天意最大,神通不敌天数,法力不及气运。蒙古人现在占着气运,阻挡他们便是阻挡天数,天数之前哪怕圣人神通都不起作用,上清圣人曾经在商末之时试过逆转天数,可是却有四位圣人掣肘,最终失败,还失落了诛仙剑阵。即使天下众仙去阻挡蒙古人,那天数运转下,必然会有更多邪派高手应运而生,等到那时对于阻碍天数的众仙来说便是一场大劫了。”
杨鹤问道:“师母,我身为灵宝派第九代弟子,不也有天数在身吗?”
周夫人道:“我知你想说什么,你们身上的确有天数,但也要顺天而行,第一代祖师曾留下预言,你们第九代弟子必能赶走蒙古人。但是如今必然赶不走。你们的天数应在蒙古盛极而衰之时,那蒙古人在马背上得天下,却也要在马背上失天下,那时正是你们第九代弟子如日中天,成为派中支柱的时候,也只有在那时才能赶走蒙古人,光复华夏正统。”
杨鹤有些明白了,但还有疑惑,便又问道:“师母,如果我在外行道时遇到蒙古人杀人,能不能管?算不算阻挡天数?”
周夫人道:“当然要管,蒙古人虽然有这大势,但杀人是造孽的行为,他们造的孽会抵消他们的天数,因此他们杀人越多,气运流失越快。正派弟子无论如何都不能见死不救,佛经中也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总不会错的。”
杨鹤答道:“我明白了。”
从问道阁出来之后,杨鹤回到了入云阁,两位师兄外出未归,而萧宝乐和宁浩生都已经出关了,三年来修为大涨,身高同时也长。两人见杨鹤归来大喜,萧宝乐道:“哟!阿鹤,你回来啦!正好,我那群手下们送来了些新鲜水果,一起来尝尝吧!”
杨鹤此时仍然还沉浸在将来要拯救黎民的伟大任务中,有些心不在焉的,等看见两位将来要和他一起承担任务的师弟后才回过神来。抓起桌上的水果一口咬上去,鲜美甘甜的汁水瞬间充满了口腔,令他安心下来。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邪魔外道送上门来就是个杀字,受苦百姓出现在面前就是个救字,自己这一代有天数护身,又怕他什么?
萧宝乐比杨鹤小一个月,同为十三岁,却比杨鹤稍高一点,想必是比较好动的缘故,如今看上去和三年前比起来一点没变,还是一副活泼的样子。
宁浩生也有十二岁了,比杨鹤矮上半个头,和三年前比起来更为沉稳,举手投足间似有陈焕和司马鸿的影子。
如今三个师兄弟再次见面了,一别三年,众人心中都有不少感触,他们彻夜促膝长谈,一直持续到天明方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