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者。”默默没兴趣分析身边的朋友所用一种难以界定的语气去评价自己的态度。她不在意――在自己的世界,默默可以躲避一切,不用担心会有人伤到自己,那里只有自己的心幻化出的缤纷大地――除却纷扰的人的大地。哥哥的电影有这样一句台词:如果不想被人拒绝,那就先拒绝别人。
默默坚持用自己的全力去看去笑去爱,去听去哭去悲哀。也许在这个世界,没有人有兴趣关注另一些无谓的人或事。虽然默默总是会幻想会有一个王子在她最哀感时出现,或者在自己强力微笑中读出心底柔软来,他也许还带着像发现了珍宝似发亮的眼神灼烧默默的热情,带她脱离或者与她沉沦。
默默知道这只是无稽。这个世界美丽的女孩子满街都是,这世界开朗热情的女孩子也是遍布天涯,王子或只是骑士书生又怎会看见角落中平凡的她?“我不是个有资格信仰浪漫的人。”虽然默默一直这么告诉自己,可是当看到一句话,一个场景,不由得又会在心中潜滋暗长起来。
浪漫有时也许是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晚上,和一个人坐在月光下的草坪上,不必说话也不会觉得冷清。
或者是这样:朦朦细雨中,昏暗的色调中突然露出一丝鲜亮,不必是玫瑰,也许只是一把遮风避雨的伞。
也许,默默心里想的只是淡淡的颔首,只是柔柔的抚摸耳鬓,只是痴痴的眼眸。
夫唯不争故无尤。或者说给于温暖的默默的世界里有这么一个永远闪烁着美妙光辉的地方:
“致还没出现在我面前的檀郎:
你能想像么,我们就这么肩并肩走在沿河的街上,或者就坐在河心的小舟?带着孩子在草地上追逐,或者在碧空下,骑上骏马飞驰。
你能想像么?我为你研磨,你为我画眉。或者我赠你以诗歌,你酬我以画卷。我们花朝出行寻春。清明出游踏青。重阳登高冬至祭祖。
我们能做这样的眷侣么?入世又出世,东方又西方。
我们去巴黎,去看《notredamedeparis》去读podelaire,我们去希腊,看看神庙的巍峨,我们去......也许是维也纳,也许是柏林,也许是伦敦,也许是翡冷翠...
我们去西安看看秦时明月汉家阡陌,去金陵去洛阳,我们去开封去临安,去新疆,去西藏,去内蒙古,去黑龙江,去云南,去......
你在哪里呢?我的梦?我的爱?我的你?
得了得了,当烟霞在黄昏最末蒸干了颜色,当漂亮的泡沫再也承受不了大气的压力而破灭。
得了得了,关于浪漫的幻想到此结束了,我该乞求谁来原谅这不着边际的憧憬,也许只能在若干年后说明在很年轻的时候,默默也充满过浪漫的幻想,如果有来世,我希望可以实现,今生......我要实际地面对现实!”合上日记,默默微微地笑了一下,很淡。
也许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默默反到达观了许多,至少是她以为的达观,至少在有那些唠叨着要默默买护肤品的大妈的贬损中,默默能微笑又意味深长的感谢她们的热诚与恭祝她们康泰――但愿她们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味,不会再如此纠缠――不过谁也不比谁更多一分智慧,大妈们读不出她的弦外音,目前还没有人去认真读过她的话一如她读不出他眼底的冷漠――她还是个活泼的女孩子不是么?就像任何这样一个年纪的女生一样。
自南京回来,已有月余。默默本以为回忆会因为时间而疏淡,谁知每一想及,鼻尖便犹如能再嗅见美酒的醇香,回味悠长――虽然既没去爬庄严的中山陵,也没有去参拜肃穆的明孝陵,可默默觉着南京的好却尽得了。
夏天,默默决定一个人上路,去南京――如果没有人愿意加入这旅程。
是徐志摩写的吧:凡要认识一个地方,非独一个人时不能深入。如果是那样,那就开始一个人行走――走遍城市的细枝末节,走遍山南海北,像是寻找,像是纪念,或者没有什么目的的,像是阿甘。也许走到最后还是一个人,但是可能在走的过程中结识不同的朋友,或者,或者可能,会结识一起走到终点的朋友,这又有谁知道呢?也许这就是行走的诱惑吧。
默默做出决定是在读了一个朋友的页面后。她在比利时的学校休假时前往巴黎,一个人,一个背包,从香榭丽舍大街横穿拉丁区,沿途,自己的心做伴,多一个嫌喧闹,少一个太冷清。不过,文末有些法式的罗曼:半路,一个背包客半途加入。她们一起去了双叟咖啡馆。呵呵,这就是巴黎,c’estlavie!
到南京的那天,一下车,便是瓢泼大雨。仿佛惟有洗去了上海的都市之气,才能平心静气的体会江南之美,金陵之美。
缠着当地的朋友介绍知名的湖光山色。朋友说玄武湖原是帝王游赏之所,要承载步辇随众,自然不小,风光也不错。可眼见要下雨劝默默择日再去,默默说不妨事便独自踏上旅途。山,终究是没去成,却不太遗憾。因着心大约都留在了金陵悠悠的湖光水色之间了。是的,有水的地方就有令人心驰神荡的魔力。
过玄关,一只小麻雀蹦到跟前。圆嘟嘟很活泼,丁伶伶地跳了几步,又扑腾飞到柳烟之间,不见了踪迹――比起同伴,住在这儿的小鸟,自在很多吧。
一阵风过,远处的荷塘泛起凌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脑海中自然便想起了这样的古诗,只适合江南,无关乎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