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刻写在石头上的铭文_秦汉之际_奇书网
返回

秦汉之际

首页
2.刻写在石头上的铭文(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但是这事并不是简单的仇恨之言,显示的是斗争的性质和方向的变化。自然不会轻易被放过。

始皇帝下令捕杀陨石地附近的所有居民,并就地销毁陨石。用无辜者的血,祭淬他的愤怒。

杀人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当年秋天,始皇委派的东方巡视员从关东返回咸阳。

夜间,华阴。

夜幕初降,车行急切。大道寂寂,四野空空,群山漠漠。只有渐行渐近的单调马蹄声。

星光之下,一个人站在路中间,衣袂灰黑,长风飘飘。

车子不得不停了下来。

他说:我是池君。这是8年前沉入江中的玉璧。请使者转交给秦始皇帝。

倏忽便已消逝不见,只留晚风萧瑟,落叶悠悠飘坠,转眼间铺满一地。

玉璧上刻着一句没有来由的话:“今年祖龙死”。

这个出没无踪的神秘人物会是谁?

真有鬼魅山神吗?

意味深长。夜色深邃诡秘。

无论是咒语,还是预言,都是一种警示,一种提醒,一种告诫。也就是说,意味着“该想想后面的事了。”那么,就该预为准备。

然而,执迷不悟的始皇帝,却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山精鬼魅也无非只知道一年的事儿!”不必大惊小怪。

而且又自我安慰式地自言自语说:“祖龙,是人类的祖先。”意思是说这与我无关。不愿正视现实,心存侥幸。也正是内心的一种虚弱。

无论你多么强大,但是谁也无法逾越生命规律。你虽然可以利用掌握的一切权利发出激越的声音――自颂其德,可是,别人却想的是另外的事情,他们有自己的感觉和评判,并不是你的权力和强势声音就能够代替一切人的观点。

虽然民众的愿望可以被强势剥夺而扭曲,但是因此而形成的社会矛盾却并没有消失,而是更为强烈了。于是这种积怨的发泄,就可能通过歌谣或是谣言的方式传播。从这个意义来说,所谓的谣言,就是民心的一种体现。之所以被称为谣言,是因为不是经过主流渠道传播的声音。

谣言之所以被人们乐为传播,就是因为更贴近人心,更切近实情,人们乐于接受,也乐为流传,从而在主流传播渠道之外,开辟出抒发民意的口头流传。“你可以囚禁我的手足,但是却无法禁锢我的思想。”

谣言之初,并不具备多么深刻的内容,但是经过传播的过程,民众各自加入自己的体验,丰富了内涵,于是更为深入人心,更具备了思想性,更加拥有了生命力。

这正如河流,当细弱无力之际,只是冲刷着河床,静静流淌。而当遇到洪涝爆发,就可能冲决河堤。于是圣人说,民心不可违也。因此先周之时,就设立采诗之乐官,其本意就是组织人到各地去采集民间的谣传与民歌。既是对文化的保留与发展,整理,也是听取民意的一种方式与途径。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