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无垠的千里黄淮平原上,距离永城市区30多公里处,奇峰突起,一簇群山突兀而出。这是豫东大地上唯一的一处群山,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由十多座小山组成起伏嵯峨的山体群落。
秦汉时期,这里是泗水郡与砀郡的接壤地带,是当时帝国统治薄弱的境域,可以说是一个游离于帝国统治力之外的桃园。
逶迤起伏的芒砀山,是茫茫豫东大地的制高点,山外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山间林木葱茏。王引河从芒砀山主峰西侧由北向南流过,注入沱河。错落突兀的十三座山峰风姿绰约,遥相呼应,素有“仙女峰”之美称,构成浑然一体的美丽动人的风景。
在地理上,这只是一个小地方,没有五岳的博大、挺拔与峻奇,但是却不容忽视。以其独特的雄姿,镶嵌在这块大地之上,令历史对它千年传唱。
山前断崖,岩石紫红。
相传孔子周游列国在此避雨。于是这里成为圣地。
山上四季都有五彩祥云环绕,惊动天国。秦始皇疑为天子气,东游以压制之。于是这里成为卧虎藏龙之窠穴。是的,当年的秦始皇帝亲自来这里一游,并命令丞相李斯在一块石头上写了几个字,立在山上,用以镇压这里升腾的王者之气。
后来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轮番上演。
广袤的大平原静静地铺展开去,河流的低语不舍昼夜地流淌。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历史的深处。
有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山上,看风起潮涌,任云卷云舒。冷眼关注着帝国的风云变幻。
他就这样坐在山上,赏玩着山水,睥睨天下。为我们演绎着“成王败寇”的游戏。
是的,要成王,先为寇。
如果连寇都做不好,那么也就趁早打消念头,别想称王了。
寇本为王,山中的大王;王原是寇,寇之大者也。
王或者寇,其实同义。其实都是盗匪的本家。
寇是王的对头,又是成为王的必然阶梯。
王是寇的美其名曰而已。骨子里其实就是寇的行径。
要想成为王,那么先上山吧。
上山是寇,下山进城了,戴上王冠,就是王了。
这是必然的过程。
看来秦始皇帝的感觉是正确的。隐藏在山中的这个人物不容忽视。
虽然现在他过着落魄的流亡生活――没有职业,不敢回家。虽然此时他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任何确切的计划。
但是他悄悄躲藏在这里,并不是没有理由。
而且他并不是独自一个人。他有一群追随者。那是一群罪犯,是帝国的逃犯。其实,他们是一群无罪的劳工。
可是,当人们的劳动权力都不能得到保证,都面临着被要命的危机的时候,他们还有出路吗?逃吧。生活的艰辛已经令我们颜面尽失。纵使成为逃犯,但毕竟还是活着。因此,他们合伙逃亡了。
他们之所以躲在这里,是因为他们已经无处可去。
也就是说,这意味着他控制了这里,并且成为帝国的一个严重威胁。
据说,秦二世元年,刘邦奉命押送去骊山为秦始皇修建陵墓的刑徒,“徒多道亡”,已经无法完成这项任务,于是“到丰西泽中,止饮,”然后他做出了一件出乎别人意料的事情,“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是的,他要进山了。
他们借着月光,穿过草泽,从丰西而来。
潜伏在芒砀山泽之中,开始了他武装割据的自我流放生涯。
但是他们并没有立即动手,他俯视着这块无边无际的大地,静静地等待,等待时机成熟。
登临送目,旷野茫茫。
他想象着属于自己的未来从地平线后面一步步地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