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函谷关是最为可靠的守卫屏障,地势狭窄险峻,易守难攻,一旅之兵的据守,就可以将叛乱者阻挡在关门之外。
在这个大陆的战争史上,仅只二次被攻破。这是第一次。另一次是在此一千年之后的安史之乱中被乱军攻陷。
这次却显得莫名其妙。进攻者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似乎就是开关迎接。
或许是因为关内关外,都是帝国的土地,也就没有必要在此驻军。只是在危急时刻,在此置一守卫也是应急的措施,然而似乎没有。实在出乎一切人的意料之外。
更令人不解的还有周文进关之后,命令全军驻扎在戏水之畔。不知道他在顾盼什么。
这实在是一场令人不解的战争。本该守卫的,却关门大开。本应继续疾驱直袭,却在这条小河边停了下来。
看来他们是来关中旅游,而不是在作战。
命运常常就是这样决定的。
周文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越过潼关天堑,兵临咸阳。
帝国统治者荒谬乐观的幻想被击碎了。
二世皇帝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叛军,感到一种不真实的虚幻感,一时找不到御敌之策。只好傻傻地问:“怎么办?”
在危难之际,总会有人勇为承担。
英雄似乎就是为危难而生,就等在这个时刻显现。
少府章邯建议说:“既然来了,必有一战。这是避免不了的。而且时势紧迫,调动邻近的驻军已经来不及了。请赦免郦山役徒,将他们武装起来,组成紧急防守力量使用。同时迅速调动帝国附近战略区的军队增援。”
只好这样了。
二世皇帝于是大赦天下。并任命章邯为前线总指挥。
少府章邯来了。
在这个初秋的季节,帝国的临时应急部队与帝国的叛乱者遭遇了。
周文失去了进军的良机,现在他准备倒霉吧。他的好运也该到头了。
靠一时的侥幸取得的成果,总是不可靠的,经不起一点打击。
两军碰撞。周章军溃败。
章邯乘胜追击。又把他们从来路上赶了出去。让他们从哪里来,又回到哪儿去。但是这还不算完。章少府不会给他们喘息之机。穷追不舍。
陈王的西征军损失惨重。周章兵败,逃到曹阳后自杀。
经此一战,章将军不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夺回了要隘,收复了被叛乱者占据的土地。而且使他成为帝国最后的名将,也是帝国最后的希望。
此时,帝国的主力军也从北部边境调来平定叛乱了。
大军在手,章将军更加得心应手了。于是向着张楚政权发起了迅速的打击。杀陈胜,灭魏咎,向赵地进军。他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
英雄也许就是这样被炼成的。以别人的血,涂染自己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