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_别样花开(原名永不放弃)_奇书网
返回

别样花开(原名永不放弃)

首页
面试(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部主任看看燕夕,递给她一份自己的简历。

“请简单自我介绍一下。可以照着简历念。”

燕夕接过简历,微微一笑。

“我叫燕夕,23岁,是g大法学院今年的毕业生。喜欢旅游,体育运动,爱好写作,曾任职于校学生会,经常组织和参与一些学校活动。”

还是人事部主任提问:“请谈一下你应聘这份工作的理由。”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当一名秉公执法的法官,或者一个可以为民请命的无冕之王,我也是向个这个方面努力的。喜欢才有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我现在还没有任何经验,但我相信,我会努力的。另外,我认为做一名记者,最重要的是具备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二方面,我认为我还是具备的。洞察力我在工作中可以培养加强,责任感是我一直引为自豪的优点。再则,我是学法律的,作为法制报刊的记者,我认为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燕夕侃侃而谈的时候,面试者中一名精神矍铄的老者一直笑眯眯地看着她。

“作一名记者,可不象大家眼中那么风光。尤其是我们法制线的,不但要能吃苦耐劳,有时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因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不容推卸的责任。暴露不法分子的恶行也是我们的职责之一,所以,可能会有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甚至危险,这方面你怎么看?”一个三十五六岁精干的面试者问道。

“这正是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荣誉感。没有监督就没有不断的完善。有时尊严要靠汗水,泪水甚至鲜血来维护,我会感到非常自豪。”

“揭露和批判不只是需要勇气,还要讲究工作的技巧,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水准做后盾。面对不法分子的真刀真枪大家会睁大眼睛防范,但糖衣炮弹却不得不防。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处理?”

“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维护法律的尊严,为民请命,洁身自好。”

“在笔试的时候,最后一道题目你还记得吧,请简要陈述一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看到那个事例,我心情非常的沉痛。这是一个道德沦丧,法律意识淡漠双重扭曲下的悲剧。这二点也是我们应该提请注意和制定相关措施的方向。下面我简要谈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法律作为规范人类行为的一般准则,并非是人类产生时所带来的‘自由圣经’。按马克思的观点,法是阶级的产物,是以多元化道德冲突的协调者身份出现的。因为凭借‘良知’这样内在的道德自觉,并不能把‘私’控制在不危害他人利益的范围内,而必须借助外在的拥有强制力的规矩,其极端表现形式就是法律。

“当然,法律取代道德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并未就此否弃道德的积极作用。相反,法律的产生本身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往往成为法律的基础素材,而法律往往又巩固着某种道德;道德所不及的地方由法律调整,法律所不及的地方由道德调整。即使法律的强制作用也往往需要通过人的内在道德信念起作用,否则是一定存有缺陷的。只是这种强制作用使其更加直接迅速的确定且相对稳定。

道德与法律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

道德的下线,正是法律的上线。构成一条德与法的“地平线”。其上是道德的天空,其下是法律的地域。

我们的终极目标,我想就是消灭法律,回归道德的天空。”

几个评委交换了一下眼神。

“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报社在招聘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或者问题。”

“整个招聘过程比较严谨。就是有一点不知当讲不当讲。这其实和招聘无关。”

老者露出宽厚的笑容,“但说无妨。”

“好,那我就斗胆了。刚才来面试室的时候,带我来的工作人员,那个高高的小伙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对我进行了了人身侵犯,说明白些就是性骚扰。虽然这个和整个招聘过程无关,但我还是要提请各位领导注意,那名同志代表的不是自己的行为,而是整个报社的素质。谢谢!”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目光。

“好,请回去等我们的通知。”

来仁政这才向燕夕点点头。

燕夕出得报社,急忙打开手机。竟然有十几个未接来电。全是于洋的。燕夕笑笑,急忙打了过去。只一声,就传来于洋急切的声音。“夕,怎么样?”

“刚出来。跟三堂会审一样。感觉还不错。”

“真的呀,我就知道,我们小夕是最棒的!咱们一起庆祝一下,怎么样?”于洋高兴得不得了。

“看你高兴得,到底怎么样还得等通知呢。我有些累了,先回去休息下,再联系你。”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