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定十年,永宁郡王,太子太傅杨谷举荐武夷散人白玉蟾为太子诊治,进献“元阳丹”,在其调理治疗下,太子十年旧疾竟渐痊可。帝后大喜,金殿诏对后,厚赐白玉蟾,并封其为“紫清明道真人”,护国法师,命馆太乙宫。同时民间皆传言,太子为真龙转世,故有十年磨折,如今难满,此后自当诸事顺遂,而我大宋当兴。
且说太子病体初痊,便亲自上表向帝后请安,言道十年来缠绵病榻,致父皇母后慈心不安;如今既然天可怜见,令儿臣痊可,自当承欢膝前,尽忠尽孝云云。字里行间,真情流露,涕泗零落。帝后欣慰感动之余,当然又是温言抚慰一番,又嘱其好生调养,赐下珍品补药若干。
我身处别苑,不知道赵询究竟与皇后一族达成了怎样的共识,不过太子病愈后虽得特别恩准仍居于别苑调养,却是每日里进宫请安,与皇后母子感情看似极为融洽;而能上朝理事后与太师为首的杨氏一族也愈加同气连枝,进退默契倒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那位历史上“聪慧敏达”,不让须眉的杨桂枝杨皇后,我其实是颇有几分好奇的,因此在赵询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要我随他入宫请安时便半推半就地应下了。
换了男装,稍加易容,我扮作太子的侍从跟他一路入宫。虽然没有赵询八抬大轿的待遇,但因为是近身侍从的身份,也还混了匹马骑骑。南宋的皇城在城南的凤凰山东麓,俯瞰整个京城,不同于历代皇城的坐北朝南格局,南宋的皇城是独特的坐南朝北,倒是暗合了南宋一朝偏安江左、遥望北方的现状。凤凰山周围九里之内,布满了屋宇相连的皇室建筑。皇宫向外,依次是太庙,圜丘、太社、太稷、景灵宫等礼制建筑和国子监、太学、武学、御书院等文化机构,再外就是秘书省、两相第、太医局和尚书六部等行政机构了。皇城本是行宫所在,虽后多有修葺,但地理格局所限,并不如后世的紫禁城那样的恢宏雍容,屋宇宫殿也没有那么多,但雕梁画栋,小桥流水,曲径回廊,倒也有份江南的华丽精致。虽然对这八百年前的皇宫难免好奇,但因为扮作侍从的身份,我也不敢如何放肆地乱看,更没法随意参观,只能在心里暗暗遗憾。
说是太子近侍,但在太子给皇后御前请安的时候,也只能远远地在殿口等着。不过我原也不敢太过接近了,虽说只是夹杂在众人中扮作小小的侍从,又易了容,但那位皇后娘娘的精明仍是让我颇为忌惮,万一引起她的怀疑可就不是玩的了,因此还是远远地偷偷瞻仰一下就好罢。
这位皇后算来该有五十多岁了,但许是生活条件优裕,保养得宜的关系,以我5.0的视力一眼望去,也还直似三十许人。再加上长居高位,秀雅端丽之外自有一种高华气度,确是风姿无双,难怪当初能在美女如云的后宫独得宁宗的宠爱,又数十年荣宠不衰。看着她温言软语,细细询问太子的饮食医药,又谆谆叮嘱许多日常起居调养须注意之事,而赵询也是一脸感激孺慕地一一恭谨应下,落在眼中,正是一幅母慈子孝的感人图画。
然而,我心中却殊无感动,只是想起不久前曾与赵询在闲谈中偶然提及当年他智除权相韩胄的事。十五岁计除奸相,太子贤名正是由此而始,在民间广为传诵。但我无法忘记当我提及他这段“丰功伟绩“时,赵询本是轻松带笑的面色却是瞬间阴沉了下去,双眸更是幽暗若深潭,似乎连光线都被吸收进去,一点反光也无,更无法洞悉其中深藏的东西。沉默半晌,就在我开始觉得不安准备转移话题时,才嗤然一笑,道:“你真相信一个十五岁的半大孩子能有什么惊才绝艳的雄才大略吗?那不过是母后和史相送我的‘功劳’而已。”虽说着自谦的言辞,但话语中却是冷意沁人,“功劳”二字更是重得仿佛从齿缝中迸出来的,吓得我再不敢就此多说什么。
事后我细品他言下之意,也不由得悚然心惊――当年倒韩之举,料来应是杨皇后、史弥远与杨次山等人所谋划,而十五岁的太子,不过是个“正统”的傀儡而已。若是以皇后一族或是史弥远的名义来做,便脱不了后宫干政,外戚专权,勾结朝臣,结党营私的嫌疑;反之,如果是太子提出的话,则是名正言顺,匡扶社稷了。而太子在明,皇后和史弥远等人在暗,即便事败,韩胄也只会把帐算在太子头上,却抓不着皇后等人丝毫把柄,说到底,太子赵询尽管身份尊贵,也不过是后族与史弥远手中随时可抛弃的一枚棋子而已。你叫他如何不怒,如何不怨?赵询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对嫡母杨皇后及史弥远等人心怀戒惧,进而托病避事的吧。
想起这些堂皇之下的阴暗内幕,再看眼前这番母子天伦,只感到诡异莫名,连带着这外表金碧辉煌的皇宫内苑也觉得阴森了起来。屋角廊下的阴影处,似有无数鬼鬼魅魅蠢蠢欲动,直欲择人而噬,冷风吹来,我不觉激凌凌打了个冷战。
说起来自那日出言襄助后,我在太子别苑的富贵闲人生活便告结束了。赵询似乎正式接纳了我成为“自己人”,除了此次进宫请安外,非但府内幕僚议事不再避讳我,就是出府办事也每每叫我扮作随从,易装相随。我既然要公开露面,自然不便以真面目示人,因而除了易钗而弁外,必要的易容也不可少。桃花岛的人皮面具妙绝天下,其精微逼真处放眼整个江湖也少有能比,但我却一直不喜。且不说它不透气不透汗,长期佩戴难免对皮肤有所损害,单只想到要在脸上蒙上一块人皮,我便觉得恶心莫名,不寒而栗,因此虽随身携带了两张,却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打算用的。但若不用面具,每日易容的话,麻烦不说,也难以保证完全一致,时间久了,容易被人看出破绽。有见于此,我昔日在桃花岛上,多次实验之下,终于创出了一套独特的“面膜”易容法。
虽叫做“面膜”,但与现代面膜的效用并不相同。就是用石膏按想要的样子制成模具,在两层模具之间注入热水调制好的特制易容液,待其冷却后便成一层轻薄透明的膜状物,上至发际,下至颈线,与皮肤贴合无间。面膜下的肤色血管皆纤毫毕现,触手弹性手感也与普通皮肤无异,且透气透汗,易容液中还特别加有滋养美白的成分,长时间佩戴也不损伤皮肤。此面膜不溶于水,却会在加热后重化为液体,只要模具尚在,便可无限复制,健康环保,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放火,必备良品。想当年研究出来时,连一向眼高于顶的爹爹都啧啧称奇,让我很是得意了一把,只可惜这个时代没有办法申请专利。
如今既要抛头露面,少不得拿出来一用。换上男装,将眉毛改粗改浓,一双杏眼也变为狭长的凤目,鼻梁高挺,脸庞加多几分刚硬棱角,整个轮廓顿时变得英挺了一些,镜中映出的,已是一个翩翩少年。虽仍是俊美非凡,却与原本的面貌大相径庭。记得最初以这副面目出现在赵询面前时,他先是一愣,然后便是深深地注目,脸上神情若有所思。我被他看得有些局促,几疑脸上的易容有什么不妥之处,差点再掏出镜子来仔细打量一番。好在他很快恢复了常态,听完我为了外出行走方便的解释后,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含义不明的“也好。”,算是正式认可了我的男装扮相。
(感谢那些一直不曾放弃这篇文文的亲们,也为答谢在一周未更的情况下推荐居然过了140,亲们,你们的关心让我惭愧,所以,虽然在赶论文,还是勉力码了一章发上来,匆忙而成,别嫌粗制滥造哦,抱抱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