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猎,却不是为分种联姻,而是为凝聚、振奋民心,并旨在会盟明志、检验武备。
为此,整整准备半年多。
参加此次大猎的,分别是拓跋、卫慕、杂谋、那征、味奴、鱼各罗、细封、费听、米擒、德利、息玉、药女、麻尼则、御泥布和房当氏等。
这天清晨,天刚泛白,一声角鸣划开料峭春寒,咚咚的铜鼓声拉开盛会的帷幕。角号声一停,隆隆的铁蹄声,伴随着一声声呼唤:“官爷传箭!官爷传箭!官爷传箭......”
呼声追随着声声铁蹄,从李继迁的中军帅帐传出,伴随着马蹄声掠过眸子湖,飞遍黄河边,传遍整个地斤泽。在鼓角争鸣中,各路兵马族众,齐奔眸子湖畔――眼儿砦。
一时间,眸子湖畔,旄旗蔽天,铁蹄覆地,天空为之摇曳变色,大地为之震颤呻吟。
眼儿砦前面,有一块高地,宽敞平整。
平夏军就在这块平地上,堆土为坛,筑起来一个方圆五丈,高一丈的平台,做为会盟大猎的祭坛。
阳婆子在东方露脸的那一刻,各族帐的人马,已然聚集在祭坛之前。
人们神情庄重,肃立无声,静静地凝视着祭祀坛前的那两杆大旗。
大旗分左右,相距五丈,左边旗帜白旗黑字,上书平夏两个大字。
右边旗帜亦白底,绣着一只长翅的黑狼,迎风飞舞,曰天狼。天狼下绣一个斗大的李字。
两杆大旗,在晨风的舞动下,猎猎声响。旗上的天狼犹如苍鹰墨龙,在搏击长空,在翻江倒海。
李继冲刘仁谦,率领装备整齐的四千子弟兵,自南面开过来。
四千人马,全部是马军,二千为弓箭手,人人弯刀弯弓,远则弓箭侍候,近则弯刀格杀;二千为冲锋设伏手,全部是手持钢叉钩子枪。一枪多用,钢叉为三股,中间长两边短,可刺可扎可挡可扭,叉挡处两面有半尺长的倒刺,可割可拉可倒刺,粘上就没好,碰上准玩完。人人是羊皮斗篷,燕翅铜盔,冷锻锁子甲。铠甲里面是马皮软甲,滩羊羔子皮缝纫的皮袄皮裤,既轻柔又暖和。马皮靴子,水火不惧,寒冷不侵。铜盔内衬的是野兔皮,又暖和又不硌头颈。
两队人马之后更有一千铁甲军,由李大信破丑重遇贵率领。
铁甲军不仅人顶盗贯甲,马也全身披甲。
造甲法云:步军欲其长,马军则欲其短;弩手欲其宽,枪手则欲其窄。步人则直身行立,短则露足;马军则曲膝蹲坐,长则绾绊,马军甲裙所以独用过膝三寸。步人则甲身、腰圈、吊腿连成一片,名曰全装,而易为披带;马军则吊腿、拖泥遴作二段,名曰摘吊,而便于去取,故截为两段,上安结项四枚。遇敌则挂上吊腿,而用避矢石,退师则解入搭袋,而免被牵制。马甲分面帘、后搭、鸡项、荡胸、马身甲等部分。
整支队伍,乌龙搅水般地浩浩荡荡。
队伍到了祭坛前,队前的李继冲,一举大刀高喝一声:“定!”
人马应声驻足,如铁山屹立,似黄河冰封。正是坚甲利兵。
这支队伍一亮相,如绝世少女掀盖头,顿时吸引无数目光,赢得响彻云霄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