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青海行_狼魂虎魄_奇书网
返回

狼魂虎魄

首页
第四十九章 青海行(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他们自称“安多哇”,崇尚白色,以白色象征光明、圣洁、吉祥和幸福。

在一切礼仪中,以敬献白哈达为最崇高的礼节。

凡塔、镇、本康(十万佛像之室)、古庙及其他宗教建筑的表面上均涂以白粉,顶置白石,以示神光普照,导向光明与幸福。

从事农业的吐蕃人,不但在庄窠四角各置一块白石,且在筑墙时,用白石在墙面上筑上吉祥的符号,以表示新宅呈瑞,吉祥如意。

在每户院内,无论是嘛呢杆上的经帛,门顶插的“坚赞”(经幡),或主屋檐下挂的“贤布”(经幡),均为白布黑字,庄严雅洁。

帐房用牦牛毛布缀成,象一顶巨大的风帽,扣在地平线上。

绿色的草原,黑色的帐房,极其引人注目。

这种帐房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透风。

它的中心是“塔垮”(土灶),两边各有三五张毡子的地盘。

房顶高不足丈,四周垒着三尺高的盛满皮毛或食物的“卓尔吉”(毛布袋)和吐蕃木箱,这就是墙。

“塔垮”仿佛是一条泥船,船头上安置大锅,前舱是灶膛,做为燃料的牛羊粪由后舱淌进来。灶的两边都有出灰洞。

帐房门里的一席之地,便是主人的卧铺,睡时宽舒开腰带,蜷伏于长袍之中即可。

客人进家或帐房后,立马由女主人十分殷勤地献上糌粑、曲拉和酥油奶茶。

女子端茶时,双手捧碗过眉,低头敬献,显示出一片敬客诚心。

象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吐蕃人也好酒如命。都用酒款待来宾,先用无名指蘸酒三次,向空中弹去,称之“敬三宝”,然后开怀畅饮。每到酒酣灯红,便唱酒曲敬酒,歌声悠扬,音调婉转,比喻亲切,赞誉对方,往往饮到漏尽更残。

李继迁一行百人,在熟悉民情的桑巴的带领下,在一路酒香一路歌中,来到六谷。

早在公元前一二一年,汉武帝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第一次在此筑西平亭。

西汉末期,赵充国、马援等人先后在这一带屯田,兴修水利,开发农业。

建安年间,曹操设西平郡于此。魏文帝黄初三年,在此正式筑城、、、、、、

吐蕃强盛之后,将此地占领。后来吐蕃虽然衰败,七零八落,但中原王朝已经无力顾及到这里。

潘罗支一支,此刻据此为都城。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