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里,文人墨客经常出没的地方,突然都张贴出一张帖子,上面写道:
鄙人陶逸,生于僻域偏邦,久慕中华文采。今不远万里而来,欲会中原人杰。恐无缘相会,特在十字街王家老店,设文擂一台。以文会友,以棋艺请教高明,云云。
这张帖子出现在别的地方,倒也罢了,好事者自会如期前往,持重者一笑了之。
可这帖子,出现在国子监和翰林院的影壁墙上,却是一石击起千重浪。
明说讨教,实则是要以一己之力,独挑中原文坛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
国子监和翰林院一片哗然!
一向温文尔雅的学子、风流倜傥的文人雅士,如伐树危巢的鸦雀,鼓噪起来。
连饱学自重的鸿儒巨子,也愤然而起,欲要一会这个狂徒!
一时间,王家老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房租一日数涨,仍旧趋之若鹜。所有的房间,一夜客满。
喜出望外的王家人,供奉神灵般地维护着陶逸。
并精挑细选了十来个眉清目秀、手脚利索、伶牙俐齿的子弟。由王遮风率领。供他驱使。
来人想见陶逸一较高下,须要通过三道关口。
这三道关口,便由这些子弟把持。
第一道关口,是对对子,每个前来挑战者,必得先对上一副对子,才能通过第一关。
对子就在院落里的墙壁上悬挂,挑战者可自行挑选,选好后对上,交给守门者验过,方能登堂入室。
王家的堂屋、客舍,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大厅堂内四周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字画。
这是第二道关口:所有的字画,落款和印章都被遮盖住。来人皆是自选自鉴,指出书画作者及书画名称年代。
选定验证后,才是第三关。进入内室破棋谱,解得残局破得古棋谱后,再备上百金同擂主一搏,输者留金,赢者任取书画。
后来,赢得价值千金的名家书画,已经不是重要的事了,击败陶逸这个狂徒,也不是主要目标了。众人听说,隔帘下棋的人,是西域某国的公主。
这家公主,富贵尊崇就不说了。单说她的人,是貌美如仙,才学高绝,最是仰慕中华文采和文士。最终胜者,弄好了,说不定要载美而归呢!
据说,对对子、鉴定书画、破谱下棋等,都是障眼法。真正的意图,是这个公主要暗中选驸马。
这个消息,比什么金银财宝名人字画,都更惹动才子之心!
王家老店,一时间,比琼林宴都热闹。文人士子如蚁如潮,成群结队,翻来覆去,个个中了状元,喝了御赐酒一样,熏熏然,飘飘然。
陶逸所作所为,很快深达九重,传入宫中。
赵官家闻讯,将赵普吕蒙正传来。一问三不知。
便又宣寇准和王禹称上殿询问。赵官家先问王禹称:“爱卿,朕闻京城来位狂生,欲要一擂打遍天下文人,是何意?是蛮邦夷域官方所为,还是他个人的一时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