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罗承续又问章胞:“章二哥。现在可以调多少人手来再开一块盐田出来。”
“我这里最多只有六个。”
“六个哪里够用。”周清云道。
“那就让那些孩子们去帮忙吧。”罗承续小心的说道。哪里知道这不说还好一说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几个头领纷纷的鼓噪起来。原来罗承续自收了徐家兄弟之后徐家兄弟们就不断的收入一些孤儿到岛上来。原本这是做善事,岛上的人也没有太多的意见。但是人一多就不一样了。这些孤儿力气小,做不了太重的活计。但是吃饭并不比成年人少到哪里去。于是商会里的人就觉得罗承续在赔本赚吆喝了。所以纷纷提出意见。但是由于罗承续比较忙,往往都只是应付一下他们的意见,孤儿依然在增加。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些人行为。
“安静,安静。弟兄们听我说。”罗承续不得不提高了声音才把这些人给安服了:“岛上年前所建之厂房乃是用于制作手工制品的。可惜弟兄们都没有那性子一天坐个几个时辰来制作小东西。但是这些孩子不同,只要给口饭吃。他们能够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边制作那些我要求他们制作的东西。所以放心。这些孩子一定会值回他们的饭钱的。”罗承续真为这些人的眼光而头痛,要知道后世很多人想找童工都不行,法律不准许。要知道童工们不过才吃一顿饭而以,连工钱都不要。这样的好工人哪里找啊。
罗承续是什么人,未来之人。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来增加商会的收入了。同时还能够给那些孩子找些事做。是个人就要刷牙吧,但是大明朝的许多人(除有钱人及贵族外)就只是用水而以,所以平时离得远一点还好,那一近了是臭死人了。一个人还好,一群人开会简直要人老命。以前自己做二少爷的时候身边的下人都对这些非常注意问题不大。现在对着一帮子粗人,那真是玩命的情况了。
大明朝也有人用盐来漱口,但是基本不用牙刷的,而那些盐也是颗粒更大的青盐。而目前商会并不生产青盐。所只要将牙刷作为一个手工业制品来普通消售。那么对商会的盐产品的产生不足没有任何影响。还有有另一个收入来源。所以虽然牙刷这个东东在小工棚时代里就被发明了,但是却因为没有市场远没有那些太阳炉、打火机、榨汁机什么的卖得好。但是胜在这个东西价钱便宜,产生也容易提高。只要节约成本的话,短时间之内不会产生任何竟争。只要自己的产量能够上去,那将来银子自然是不会少的。
罗承续的牙刷是用竹子、猪毛和线组成,由于非常的花时间,所以产量很低。如果让这些个老粗来做。那就是想砸自己的招牌。这些人粗手粗脚的,干这些细活一点都不认真。所以他们扎的毛反而不如这些个孩子来得好。
所以年后罗承续发动李二狗和徐氏兄弟们大量寻找那些孤儿,然后将他们送到岛上来。有明一代因为倭寇和各种自然灾难的原因四处都是孤儿。而这些人从小就得与生存的困难做斗争。所以一直是丐帮的生力军。虽然有养济院这样的社会褔利体系在帮助这些人,但是实际上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远远超过了这些社会福利体系的承受力。正如同后世的某中国领导人所说:无论多小的一个问题,放到中国被十三亿次的放大就是大问题。
没错,就是这个问题了,要知道后世中国是在完全放弃了农业税的情况下才解决了农村问题。而这个时代根本做不到,只要有农业税那么官员就有理由来压榨农民,而使得农民们承受灾难的能力被无限的降低。一但人口数量达到土极的极限或是碰上的天灾什么,人民就会流离失所。流民也就成为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无法解决的一个死结。而罗承续也没有想到他这样一个无心的举动为他将来为大明王朝带来了一些什么影响。这个影响之深远足以让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无数次的研究。
于是很快岛上的人口开始飞速的增长。是个人就会有家倦。平时武夫们流离失所。生活朝不保夕。所以都与家人保持着距离,但是现在岛上的生活越来越安定。那么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心思开始活络了起来。一个的呼朋喝友的,家中兄弟、父母什么的接来的越来越多了。加上不断被送来的孤儿。于是三月的时候商会人口已经突破了三百大关。其中孤儿就有六十多个。这些孩子要求低(吃饱就行),工作认真,手脚也快。很快就成为了罗承续的小手工工厂里的主力。毕近这个时代里招童工是不违法地,罗承续偷偷笑着。不过由于前一段时间里罗承续忙于商会里其他的事情。所以一直没有时间来解决销售的问题。大量孩子生产出来的小东西并没有及时的卖出去。所以才会有了那些粗人对于孤儿数量的不满。不过之前罗承续现在已经把商会的人力资料进行了一次整合了。现在多出来的时间就准备来捉一下销售的问题了。
在罗承续的设想里,将来的商会将走一条流水线生产手工制作加海贸的路子。但是现在海贸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成熟,所以只好背靠大陆,利用手工业制作来牟得生路了。而那些原本跟着他来的汉子们显然是不适合干这个的。而罗承续很快为他们找回了他们原来的工作,保镖。啊不,是商会武装部。而孩子们将统一来做工厂小工,书记人员或是一些其他的工作。那样十年之后整个商会里将都是自己教出来的孩子。那商会内部的团结将会非常的稳定。到那时自己无论想做什么事都会得心应手。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无论做什么决定都会有一大堆的反对意见。
而且将来商会要发展显然是需要强大的武力的。而前一世看了大量的小说的罗承续明白。这个时代里一支民族军队的威力。这些受了自己教育的孩子们就是其中最适合的兵员。眼前这些老粗们虽然身手好,但是脑子里全都是义气什么的。虽然镖行里也非常讲规居,但是对于罗承续心目中的那种完全视纪律为生命的近代军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而自己由于年纪太小了。所以在指挥他们的时候有心无力。所以罗承续才会想到利用这些孩子来建立他日商会的战斗力中坚。他相信将来自己指挥这些孩子还是比较容易的。
之所着急于组建武装部这个只会吞钱不会生钱的机构也是罗承续没有办法的事情。而做这个决定是因为张达潮老汉的一次报告。提到报告又要提到罗承续在新年之后的一些举措了。
新年之后罗承续的工作量急剧的上升。原本是去年的时候每天还可以花些时间陪一陪大伯。但是自元月之后二月开始岛上大量的工作就全面的展开了。而要知道岛上现在能够独立从事文书记录的人只有罗承续的三个白衣秀才而以,因此这工作量就海了去了。换作别人也就把些重要的东西记一记就行了。但是罗承续不同,他是一个未来过来的人。知道有的时候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就是通过数据来反应的,而工作的进行就是通过文书来记录的。将来自己在进行某些人的能力与工作态度评估的时候这些数据是重要的依据。毕近人是活的(也就是说会有观念上的误差),而且数据是死的(不会有主观上的误差)。将来如果内部出了任何的无法调和的矛盾或事情,都可以使用这些数剧来做为证剧。加上商会的“工作责任制”和“岗位选举制”这两种制度都是自己提出来的。所以为了将来怕出现岗位上的矛盾和工作当中的推脱现象。罗承续严格的每天象是监工一样去记这记那的。
比如:每天这些人用了多少柴煮了多少盐,几个人参与,参与的人都干了什么等等。放到其他的事务上也是一样,那些孤儿来了之后每天干了那些事情罗承续都会一一的作记录。然后就是帮助岛上的其他人作记录了,比如哪些人来找过自己。提过哪些意见,反应了什么问题。会议的过程当中发生了哪些事等等,罗承续都会一一的记下来。
如周清云一天的报告如下:万历元年,二月六日,睛。今天带着六个兄弟与三十个孩子在岛东北开出平地十一亩,计人有:……。管理人:周清云,完。
这样简单的简报能够给罗承续以合理的依据。罗承续虽然现在教他们的都是简体字。所以这些人学习起来远比学习繁体字要快速得多。由于这些人都不识字,所以目前还没有出问题。
除去这些之外罗承续还强迫着这些人做报告来给自己看。每人都要写,自己不会写就叫手下写。总之每天都要看到相关的名字的纸片。在这一方面罗承续从来都不节约。以至于章成几次的对他报怨都被他当成了耳边风。两个月来罗承续通过学校的办法已经教了他们几百个字了,虽然他们不一定都会写。但是作个简单的报告还是行的。而且这些报告还都是群策群力写出来的。每当看到晚上几十个汉子在一起抓耳挠腮的时候罗承续都有一种快感。但是这样也带出了问题,那就是岛上没有足够的书写工具。所以一般学习里的孩子们平日里都是在沙盘上练字的,但是商会里那些人的报造不可能用沙盘来进行吧。那一定需要文房四宝地。而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里居然贵得出奇。也不难看出古代为什么富人家里出才子的可能性比较高了。
但是这一点却被罗承续的固执给坚待了下来。章成每天的采购当中都会有墨和纸这一项。至于笔嘛,那好办,直接用芦管与鹅毛来代替。
所以商会里每一个头头都会有每天的报告送交。罗承续才能够清楚的知道每一天他们都干了什么,哪些足量,哪些不足。哪里要加人手,哪里可以减少投入。也能够知道周边的情报,才有了张老汉那重要的报告。所以当张老汉的那份报告被放在了几十份同样的东西里边的时候罗承续一眼就算出了其中的重要性。
内容如下:万历元年,二月十八日,大风。今日驾顺风号往小码头带货。途中有不明海船跟踪达半个时辰。因本船快,燧无踪。带回货物:……。随船人员:……。管理人:张达潮,完。
张老汉没有参加学校,所以不会写字。但是他的船上却有三个孩子在上学。所以这报告都是那三个孩子听张老汉口述而成。一次也就算了,二天之后,张达潮又一次报告如下:万历元年,二月二十日。晴,今日驾船往小码头,一船队连粽而行。计六百料大船一只,四百料小船两只随船而行。又因船快,无踪。带回货物:……。随船人员:……。管理人:张达潮,完。
显然有可能有某一伙强人出现在了舟山海域。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全部成果都被破坏。还有可能连命都没了。所罗承续才不得不在商会刚刚有一点点的转机之后就开始建立武装。这不是他计划里的设计,而是无奈的选择。因为他觉得自己人生的第一场生死大战也许马上就要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