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听出同事的话外音,提防“温柔一刀”_听懂暗语,读懂人心_奇书网
返回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首页
第5章 听出同事的话外音,提防“温柔一刀”(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妻子在单位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每次出于礼貌,她都会笑笑,说一句:“其实只要业务做成了就好。”听了这样的话,对方显然再也没兴趣说下去,事情便就此画上了句号。或者也可以说:“那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通常情况下,同事怕你抢他们的客户,是不会让你帮忙的。这样一来,他们只能是对你的好意表示感谢,同时,也会由于你的热情而对你产生好感。

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听到“我这个客户真烦人”这句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喜欢吐苦水可以,把别人当成情绪的宣泄对象也可以,但是你要分清是什么人。如果是自己的知心好友,说说也无所谓,可是当自己面对有着竞争关系的同事时,这样做就会被人揪住小辫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客户面前参你一本,让你的日子不好过。

在工作中,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年轻人往往一时冲动,犯下无心之过。其实,聪明的人不会这样做。他们不会把对客户的抱怨挂在嘴上,更不可能跟有竞争关系的同事诉苦。不要以为自己的客户很烦人,其实哪个客户也不可能让人省心。想轻轻松松从客户那里拿到钱,无异于痴人说梦。客户是否棘手,放在心里就行,千万不要对着同事大发宏论,自己给自己惹了麻烦,还一无所知。

“我这个客户真烦人”这类的话,其实是一种灰色情绪的宣泄。同事这样讲的时候,表面上看是把你当成了统一战线上的人。其实,他所表达的意思远不止于此。对这种暗语,我们也不必视作洪水猛兽,完全可以来者不拒,轻松化解。附和就免了,热情一点,提出帮忙或者安慰几句,也会让对方识趣地住嘴,毕竟他们也会担心自己说多了被别人“告状”。这种话题属于敏感话题,如果不是对方主动提起,自己最好不要主动谈及客户,以防不小心被人利用。

想要听懂暗语,就得多花心思琢磨别人的话。不要为贪图嘴上的痛快,给自己日后的职场之路埋下隐患。说话只图痛快,无所顾忌,总有一天会吃苦头。当然,像“我这个客户真烦人”这类的话还有很多,学会在话语上“打太极”,巧妙应对,自然不会受到暗语的伤害。

07、这次也该轮到你了

在工作中,谁都盼着有好事落在自己头上。每当有什么好消息传来的时候,聪明的人总能沉住气,不动声色。这时候,就要考验职场人的功力了。

有一次,我应邀去一家公司为他们的员工作培训。下课以后,一个学员拉着我的手,非常热情地要请我吃饭。席间,他愤愤不平地讲起了这样一件事。

就在前几天,公司组织员工去旅行,由于名额有限,所以大家都很关心自己是否能去。当时,他的一位同事说:“去年和前年都组织旅行了,可是哪次都没有我们,我想这次怎么也应该让咱们去吧。就算轮不到我去,凭你的资历,这次也该轮到你了。”

同事的话让他感到高兴。于是,他附和了一句:“就是,我来公司好几年了,从来没有赶上旅游,怎么也该让我去一趟吧。”

谁料名单公布的时候,里面还真的没有他的名字。他气不过,私下里打听了一番。原来有人在背后告状,说他有怨言,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还把“轮到自己”挂在嘴上。这样一来,恰好犯了经理的大忌。经理向来认为应该奖励那些表现杰出的员工,哪里有“轮”的道理。过了一段时间,他才知道,原来自己说那些话的时候,恰好被经理听到了,怪不得这消息传得那么快。

听完这个学员的叙述,我开始帮他分析:其实,无论是升职、加薪、旅行或者其他的好事,当同事讲出“这次也该轮到你了”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在为你抱不平,也不是鼓励、支持你,职场中没有“轮”这种事,同事就是想探你口风,看看你的想法如何。别让你的怨气被对方发现,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的话让这个学员恍然大悟。

“这次也该轮到你了”这句暗语表达“你怎么看这件事”的意思,表面上是为你争取利益,实则静观其变,就等你开口露出破绽,然后乘机从中谋利。这句话就像是鱼饵一样,表面看起来很诱人,其实就等着你“咬钩”了。

如果你附和同事的话,以为抱怨就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就能获得对方的认同,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别人并不会理解你的抱怨,反而有一种“获得了证据”的满足。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对你加以敬佩和欣赏,即便对方没有利用这些抱怨之语的意思,也会因此而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当然,他们表面上可能会表示同情,实质上心里并不一定是这样想的,不要被这种表面现象迷惑。

下面案例中的小高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就很得当。

小高在一家经纪公司的企划部工作好几年了,由于做了几个漂亮的策划,得到了公司老板的重用。他对公司的运作规律非常熟悉,专题策划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当然,这也会引起某些同事的嫉妒。

眼看到年底了,公司又开始评选优秀员工了。如果被选上,自然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小高被选上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有一个平时很喜欢打小报告的同事对他说:“我觉得你早就该当选,这次也该轮到你了。”

可是小高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而露出得意的神色,他很自然地说:“哪里,你也很优秀啊,我等着听你的好消息。”对方一听,不好意思地笑笑后走了。

小高的回答是一句祝福的话,一句夸赞的话,更是一句应对对方暗语的话。这个回答不会伤害同事之间的感情,也不会给对方可乘之机。巧妙地应对同事的暗语,即便被别有用心的人无意间听到,也不可能从中挑出毛病来。行走职场,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小高就是由于没有忽略这一点,从而给出了恰当的回答。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运作的“规则”,合理也好,不合理也好,都是由上层领导决定的,旁人不容置喙。有能力的人,通常情况下会得到重用,也会得到应有的奖励和升职的机会,自己在私下里抱怨或者议论,根本无济于事,反倒容易给居心叵测的人以可乘之机。也许你在公司里论经验、谈资历、比悟性都比别人优秀得多,但是在评选的时候没有得到预期的“好处”,也别沉不住气。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相信自己的能力,终有一天会脱颖而出。

“这次也该轮到你了”并不是一句单纯祝福的话,我们要对这句暗语心知肚明。在回答的时候给对方留上几分面子,给自己找个台阶,不表露明确的态度,不说别人是非,不妄加评论,这样才不会惹出什么流言,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08、其实没你什么事

工作中,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当一个团队密切配合的时候,每个成员的行为都会对事件的结果产生影响。当然,有的人可能作用大一些,有的人作用小一些。当团队的工作出了差错时,大家会怎么说呢?如果你觉得错不在自己,会不会直接提出来呢?

在我看来,遇到这种事情,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不顾别人面子的人,有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吃暗亏。

同事小包曾经和我们一起策划一本畅销书,由于他的疏忽,把目录中一个本来删除的章节又加了进去。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这个团队遭到了老板的批评。当大家闷着头回到办公室的格子间时,小包对旁边的人说:“其实没你什么事,都是被我连累了。”听到这句话,同事的心情非常不好,他接着茬说:“是啊,要是你做事小心点儿,估计也不会是这个结果。你怎么搞的,还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怪不得人家常说你的脑子笨。”这位同事的话不巧被老板听到了,对他又是劈头盖脸一顿训。在老板看来,他这是在发泄对自己的不满,好像话里藏着老板稀里糊涂,不会处理事情的意思。这是老板难以忍受的,因而这位同事被批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上述案例中,小包所说的“其实没你什么事”只不过是一种客气的安慰,当然其中也有自责的意思。明白这句话透出来的意思,就不必过多地议论,抱怨就更不应该。这位同事不应该“给点儿阳光就灿烂”,没有细想就接对方的话茬,顺理成章地将事实变成了抱怨,不仅惹得小包不高兴,老板听了也感到不悦。一般情况下,有想法放在心里就好,说出来或多或少会惹麻烦。就算当时老板没有听到,有朝一日也会传到他的耳中,这样一来,抱怨引发的麻烦就更大了。

“其实没你什么事”这句话只不过是当事者给你个面子,因此你也要给别人面子。理解了这句暗语,不要随意去抱怨谁,毕竟大家在同一个团队,日后还要在一起相处。要时时刻刻注意维护他人的体面和尊严,才不会被人讨厌,才有可能真正被人接纳。

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刚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我不小心忘记打印资料,给同事带来了麻烦,影响了小组交稿的时间。我立刻向同事道歉,说:“其实没你什么事,这都怨我。”同事宽容地说:“这事我也有责任,我们是一个团队,本来就应该事先提醒你一下的。以后我们多注意,别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显然,同事听懂了这句暗语,他并没有因此将所有的责任推到我身上,而是安慰我,并且主动把责任揽上身,这让我非常感动。后来,我们成为了知心朋友。

“其实没你什么事”是一句为你推卸责任的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都不应该接这句话的话茬。你接了话茬,就相当于你在努力地把自己摘出去。试想一下,都在一个团队里,怎么摘也是摘不干净的。再者说,大家都在看着,心里自然清楚这件事情谁对谁错,不必解释,不必抱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事情总会有一个明朗的结果。

在职场中,如果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关心和帮助,有助于自己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听懂对方的暗语,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团队目标一致,密切配合,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好。我们要把团队成员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看待。再者说,当团队出了问题的时候,就算是真没你什么事,你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不如积极想办法挽回,注意安慰同事,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尽自己所能来“救火”。同事会因此感激你,更会在你遇到类似困难时鼎力相助。

09、你的想法真特别

刚从学校走出来,我们总是怀抱着稀奇古怪的天真想法。但当我们走向社会,进入职场,同样天真的想法就会被视为幼稚。当有人对你说起“你的想法真特别”的时候,这句话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阿东的公司要在市内广场借助沿江休闲晚会的气氛,搞一次啤酒节。老板把宣传和策划的任务交给了阿东和他的同事。为了调动他俩的积极性,老板让他俩各写一份策划书,从中选出比较优秀的方案来执行。这是一件大好事,谁的方案最终入选,一定会拿到红包。

阿东自己有一个奇特的想法,他想搞一次啤酒知识竞猜,以此来调动现场来宾的积极性,让气氛活跃起来,加强宣传的效果。当他对同事说起这个想法的时候,对方笑了笑说:“你的想法真特别。”

听到这句话,阿东以为他是在夸自己的想法独特,便详细列了方案,并交给了老板。老板看过之后,夸他写得不错,后来真的按此执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事后,阿东拿到了大红包,还专门请自己的这位同事去吃大餐。

席间,同事有几分惭愧地说:“其实,当时我并不看好你的这个想法,我怕支持你的话,会挨老板骂,只好说‘你的想法真特别’。”阿东不以为然,新的想法自然是有风险的,不过已经得到了老板的肯定,这种担心也就没有必要了。

其实,同事这句“你的想法真特别”的暗语对阿东是一个很好的提示,只可惜当时他没有听懂。如果能领会的话,也可以为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找到一个很好的参考。

“你的想法真特别”表达的意思大多是负面的。就像上述例子中提到的那样,弦外之音是:你怎么会这么想?这个想法完全没有可行性,我可不打算参与,别找我一起背黑锅!

事实上,无论你的想法是否可行,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行。不妨细细体会当时的语境,自然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句听起来像是夸奖的话,同事会用一种无奈的语气来讲。

“想法特别”可以理解为“想法另类”。一个想法另类的人,在职场上的表现往往会被别人定义为“幼稚”。所以,当你听到同事说“你的想法真特别”时,一定不要沾沾自喜,这可不是什么夸奖人的话。也不要硬拉着人家加入你的计划,同事会把你这种行为视为拉人下水。如果你再坚持下去,恐怕对方就会断然拒绝了,弄得双方都没有面子。

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往往对这句暗语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有的时候,它可能暗示的是“你的想法真荒唐”,这样的结果就更让人难堪了。因此,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对方为什么会这么说。如果你实在不明白,可以试着请教一下,询问对方“特别”之处在哪里,看看能不能让对方指点一二。

老员工经验丰富,有机会的话,多像他们学习一定不是坏事。虽说想法可能是错的,可是年轻人都是在不断地摸索中变得成熟的,理解对方的暗语之后,可以恳请对方指点,这样事情将会办得更加圆满。

10、我只是随便说说

工作时,虚心听取同事的意见很有必要。碍于面子,有许多话同事是不好意思直说的,这时候,我们能否听懂暗语,就很关键了。

老王原本是工程公司的项目经理。有一次,他因为工程中的一点质量问题受到了处分,被降职为技术员。可想而知,他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当他去工地上指导工程技术问题的时候,还是时不时会流露出作为项目经理的优越感。

事实上,他早已经风光不再。碍于面子,同事们还是像以往那样尊重他。后来,工地上有个细节性的问题需要解决,按当时的职权范围,老王是不能直接做主的,他只能向上级反应,由项目经理决定。

也许出于习惯,他居然说出了事情的处理意见。大家愣了一下,没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有个技术员说:“我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合适。当然,我只是随便说说,您别介意。”

听了这话,老王立刻意识到,同事绝对不是“随便说说”这么简单。其实,他可能觉得这样做不合规定,又不好意思直接点破。意识到对方的这句“职场暗语”,老王立刻表明歉意,按照规定向自己的上级反映了问题。事情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老王也没有给自己惹什么麻烦。事后,上司说老王反映问题及时,他开始暗自庆幸,如果不是同事的一句暗语,可能此时他正在写检查呢。

在我们的工作中,听到“我只是随便说说”这句话的几率是很高的。其实,这话对方并非真的只是“随便说说”。看似轻描淡写地说了这么一句,已经表明了他并不认同你的想法,希望你能多找几个人来鉴定,让别人把你批判一番,其中最好有老板。

我的妹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曾经拿了一些零食在公司吃。她们经理最讨厌这种行为,可她刚进公司,不知道这一点。一天,当她把自己带去的一包话梅拿给同事们吃的时候,大家纷纷拒绝。有一位同事说:“我觉得在办公室吃零食被经理看到了不好。当然,我只是随便说说,你别介意。”

听了这话,妹妹不但没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觉得这位同事“事儿多”。后来,经理专门把她叫到办公室谈上班不要随便吃零食的问题,她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知道同事当时并不是“随便说说”。

如果当时妹妹听懂了同事的暗语,理解“我只是随便说说”所暗含的否定,估计就不会四处散发零食给大家吃了。

与同事的交流过程中,对方的话可是重要的参考意见。为了谨慎起见,一般人是不会“只是随便说说”的,他们说出这些话,往往斟酌了一番,甚至经过深思熟虑。特别是一些老员工,在给你提建议时,他们怕自己的意见会引起你的反感,往往用“随便说说”来结束,这样哪怕这话得罪了人,也是出于无心的。

我们对“随便说说”的话是需要“当真”的。就算是同事关系非常好,他们在提意见时可能也会加上一句“随便说说”。这时候,不妨细细思考对方的意见,想想这句话因何而来。既然对方表达了对你的关注,你就有值得他们关注的地方,他们关注的结果就是“随便说说”中说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需要我们去消化吸收。

如果同事的“随便说说”表达的是对你的不满,那么你就要检讨一下自己,同时向对方表示感谢。俗话说“人心换人心”,你识得对方“我只是随便说说”的良苦用心,体会了对方的暗语,也相当于在无形中接受了同事的帮助。在回答这句暗语的时候,你可以说“哪里,我觉得你的话很有道理呀”,或者“幸亏你提醒,真的很感谢你”。你还可以进一步和他探讨,究竟如何做更稳妥一些。这样对方会感到你为人识趣,懂得感恩,这样你们之间的关系自然会更进一步。当同事需要提醒时,我们也不妨“随便说说”,及时给予回报。那些不计个人得失、真诚帮助别人、愿意与同事同甘共苦的人,“人气指数”注定会节节攀升。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常抱怨人际关系复杂,知心同事难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是你自己想得太少,没有领会对方的暗语。因此,莫轻视了同事的“随便说说”,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对方的一片苦心。

11、大家都很关心你

职场之中,同事之间的交流往往涵盖各个方面,有的话听起来不错,其实暗含深意。当这种话出现的频率很高的时候,则成为约定俗成的“暗语”。

以前单位有位同事平时喜欢独来独往,每当大家去聚餐的时候,他往往拒绝参加。

有一次,天下着大雨,大家站在公司门口打车。由于是下班高峰期,车不好打。就在这时,这位同事开着自己新买的车停在了公司门口。

有人向他打招呼,问他:“我们搭你的车回家行吗?咱们顺路。”

可是这位同事非常冷漠,来了一句:“我还有别的事情呢!你搭别人的车走吧。”气得对方半天说不出话来。

不久,办公室里资历最老的员工找这位同事谈话,他说:“大家都很关心你。看你整天不高兴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

可是这位老员工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这位同事的回应,他只是非常不耐烦地说:“我很好,没有什么需要大家关心的。”

后来,这位同事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被老板请出了公司。如果那件事情大家帮他求情的话,可能处罚就会轻许多,他还有留在公司继续工作的机会。但是他太不合群了,所以基本上没有人帮他说话,而且离开的时候,也没有人送他。反倒有几个和他有矛盾的人,在角落里幸灾乐祸。

在上述案例中,老员工所说的“大家都很关心你”暗含别的意思,它其实是指:你实在太不合群了,很多人已经看你不顺眼了,再这么特立独行下去,你会越来越不受欢迎。可惜的是这位同事并不能理解,继续我行我素,离开公司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他依旧这样的话,想必在职场中一定会磕磕绊绊,走得异常艰难。

“大家都很关心你”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已经把你和大家放在了对立面上。试想一下,大家与你之间有了一条界线,这意味着什么?当然是你不合群,没有融入同事中去。一个不合群的人,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排挤,而且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很少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有一次我去报社,就听一个老员工对一位实习记者说起了“大家都很关心你”这句话。原来这位实习记者初来乍到,有很多问题不懂,好多事情需要学习,可是他却喜欢自己摸索,老员工的话显然触动了他。

等我办好事情准备离开的时候,这位实习记者已经在办公室宣布下班后请大家去吃饭了。看到同事们兴奋的样子,他自己也很激动。

过了几个月,我再去那家报社的时候,这位实习记者已经转正了。而且看他走进办公室和大家亲密打招呼的样子,一定是与同事的关系处得不错。

其实,这位实习记者很聪明。他敏锐地感觉到了“大家都很关心你”的真正含义。这句暗语无疑是在提醒他与大家距离太远,以至于大家都想知道他在做什么,都想关心他一下。这是一种友好的表示,毕竟与大家走得近一些可不是什么坏事。

在职场上,当我们听到类似的暗语时,不妨想想最近一段时间是不是有点儿“脱离群众”了。“大家都很关心你”的时候,也就是大家都很注意你的时候。你至少要让大家觉得你不是那种难以相处的人。给自己留点私人空间是对的,但是如果你把这“私人空间”留得过大,岂不是在心里就没有了同事的位置呢?

当你已经被同事提醒“大家都很关心你”了,不妨有所改变,与同事亲近一些。在工作中,只要稍留心一些,会发现这样的机会非常多。比如说中午可以与同事一起吃工作餐、下班一起泡吧、参加同事的生日聚会、和大家一起去看新上映的电影……同事看到了你的真心,估计不会再有人说“大家都很关心你”的暗语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